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17: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词语积累: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拜物教:比喻对某种事物的迷信。如“拜手工教”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臻于至善:做到极致。 臻:达到美好的境界。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精巧。
技进乎道: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 《人民日报》李斌
1、
导入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作用。
2.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3.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它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常见的新闻评论有
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形式。
1、特点:
①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④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2、撰写新闻评论的一般方法
①要读懂材料。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②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③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④要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3、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1. 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2. 理清行文脉络,学习说理方法。
学习目标
本文原载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作者《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李斌。
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背景
1、什么是“工匠精神”(筛选信息,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研读任务一 理解工匠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2.为什么要坚守工匠精神?
(筛选信息,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
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任务二:总结方法,学习说理。
1. 新闻评论讲究有的放矢,直面现实。思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针对哪些社会现实问题而提出观点的?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误解。
社会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
2. 新闻评论注重行文的逻辑性。梳理《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辩证地讨论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的。
工匠精神
职业品质(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
生命哲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人生信念(技近乎道、超然达观)
企业
国家
社会
当代价值
思想品格(因热爱而付出,因追求而卓越,因有境界而笃实)
引出话题
总结强调
内涵
梳理文章脉络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3.这段话在论证上哪些特点?
(提示:从论证手法、句式修辞等角度思考)
小结:学会说理,先声夺人
1. 要联系现实提出观点,观点要鲜明且有引导作用。
2. 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谨,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层层深入。
3. 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说理更加透彻。
4. 借助整句和排比、反问等修辞,增强语势。
学习任务三:学以致用,写作新闻评论
1.参照新闻评论的写法,从本单元的人物通讯中任选一篇,基于其呈现的事实,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2.学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观察思考身边的典型现象或事例,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二选一。
1、速读文本,标画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词。
第一段: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第二段: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第三段: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第四段: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第五段: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表现。
2、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开宗明义,引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寻因溯果,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1):引出话题,提倡工匠精神
(2-4):工匠精神的概念、作用、内涵等方面来论述“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必要性。
(5)立足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倡导工匠精神倡导。
4、作者的中心观点(即论点)是哪一句话?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5、如何理解该论点?
该论点的核心意思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6、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拓展探究1
“工匠精神”是否只适用于手工匠人和工业相关企业?其他行业是否也需要工匠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第九景”张秉贵、“人民科学家”钟扬等优秀劳动者身上能否体现“工匠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要入脑,走心。
拓展探究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将如何贯彻“工匠精神”。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写法分析
①引证法(道理论证):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写法分析
②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③类比论证: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④假设论证: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写法分析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