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专题一字音、字形、书法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专题一字音、字形、书法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18: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专题一 字音、字形、书法鉴赏
一、字音
1.字音误读类型。
分 类 示 例
形声字误读 “酵(jiào)母”常被误读为“酵(xiào)母”,“咯(kǎ)血”常被误读为“咯(ké)血”。
形近字误读 “饮鸩止渴”中的“鸩(zhèn)”常被误读为“鸠占鹊巢”中的“鸠(jiū)”。
分 类 示 例
多音多义字误读 “关卡(qiǎ)”常被误读为“关卡(kǎ)”,“角(jué)色”常被误读为“角(jiǎo)色”。
方言习惯误读 “粗犷(ɡuǎnɡ)”常被误读为“粗犷(kuànɡ)”,“憎(zēnɡ)恨”常被误读为“憎(zènɡ)恨”。
2.对归纳出来的四类容易误读字音的情况,可采用如下识记方法。
(1)形声字误读——谨防声旁误读。由于从古至今语音的演变等,很多形声字声旁的读音和整个字不完全相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形声字都能根据声旁来推断读音。同学们在识记过程中不要轻易误信“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老话,谨防声旁误导。
(2)形近字误读——看清细微差别。形近字误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如“庇护”的“庇”容易误看成“屁”而错读为“pì”;又如“璞玉”的“璞”容易误看成“蹼”而错读为“pǔ”。
(3)多音多义字误读——学会据义定音。同一汉字,意义不同,有时读音会发生相应改变,因此,要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判定读音。如“押解”中的“解”意思为“解送”,读音为“jiè”;而“瓦解”中的“解”意思为“分开”,读音为“jiě”。
(4)方言习惯误读——注意日常矫正。由于方言习惯的影响而误读的字需要我们注意寻找方言与普通话字音的规律性区别,注意日常矫正。
二、字形
1.造成错别字的几种原因。
(1)音同误写。如:“金(碧)辉煌”常被误写为“金(璧)辉煌”,“再接再(厉)”常被误写为“再接再(励)”等。
(2)音近误写。如:“如法(炮)制”常被误写为“如法(泡)制”,“言简意(赅)”常被误写为“言简意(骇)”等。
(3)形近误写。如:“草(菅)人命”常被误写为“草(管)人命”,“无独有(偶)”常被误写为“无独有(隅)”等。
2.辨识易混字的方法。
(1)根据意义辨识。如“穷困潦倒”的“潦”,常与“缭”“撩”混淆。“潦倒”是“颓丧;失意”的意思。“缭”是“缠绕”的意思,如“缭绕”“缭乱”等。“撩”有“撩拨”之意,如“撩逗”等。这就要求我们以义为纲,据义辨形。
(2)根据形旁辨识。现行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而形旁是表意义的,这就可据形推义,由义辨字。 如“干燥”和“急躁”。“干燥”包含“干”的意思,燃起火常常会让空气干燥;而人“急躁”时常常会跺脚。
(3)探索词源辨识。如“针砭”的“砭”是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或石片,不能写为“贬”。
三、书法鉴赏
1.汉字字体演变。
印刷体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鹿

2.各种字体的特点。
字体 特 点
篆书 笔法瘦劲挺拔,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隶书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长方形,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楷书 从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整,结构整齐,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偏旁假借,“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大小兼收,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3.常见书法大家作品展示。
课堂练习
1.(2019·兰州·第2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譬.如(bì)  狭隘.(ài)  怪诞.不经(dàn)
B.俨.然(yǎn) 摇曳.(yè)  锲.而不舍(qì)
C.炽.热(zhì) 冠冕.(miǎn) 自惭形秽.(huì)
D.妖娆.(ráo) 斡.旋(wò)  拾.级而上(shè)
D
2.(2019·天水·第2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娉.婷(pīng) 箴.言(zhēn)
宽宥.(yòu) 拘泥.(ní)
B.秀颀.(qí) 濡.养(rú)
脚踝.(huái) 稽.首(qǐ)
C.桑梓.(zǐ) 诘.难(jié)
渲.染(xuān) 豢.养(huàn)
D.桥堍.(tù) 戏谑.(xuè)
纶.巾(lún) 游弋.(yì)
B
3.(2019·天水·第3题)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孜孜不倦 馨竹难书
相得益彰 附庸风雅
B.断章取义 娇揉造作
形销骨立 如雷贯耳
C.佝偻提携 取义成仁
千钧之力 朝朝暮暮
D.置之不理 锐不可当
信手拈来 战战兢兢
D
4.(2019·定西改编·第1题)阅读文段,完成(1)—(4)题。
  真正疯狂了的艺术家是徐渭。徐渭善诗、书、画、戏剧、军事。他胸怀奇才不得伸展,于是以诗书画来表现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晚年渐成疯狂。他内心的愤郁和苦痛已经只有在强度的自虐.中得到发泄。袁宏道说他:“晚年诗文益奇。”他的书法,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干忽湿,时时出人意料,故意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在“醉酒巫风”的笔致中显出fèn shì jí sú的情绪来。草书字之间、行之间,密密麻麻,幅面的空间遮碍得全无盘桓.呼吸的余地,行笔时线条扭曲盘结,liàng qiàng跌顿,是困兽张皇奔突觅不得出路的乱迹。笔画扭成泥坨、败絮,累成泪滴、血丝,内心的huáng huò与绝望都呈现在这里。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节选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1)请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自虐.( nüè )  盘桓.( huán )
nüè
huán
(2)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fèn shì  jí sú




liàng qiàng


huáng huò










(3)根据文意,下列书法作品是徐渭作品的一项是( A )
A    B   C    D
(4)给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B.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C.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D.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A
D
5.(2020·兰州·第2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修葺.(qì) 恪.守(kè) 怏.怏不乐(yàng)
B.矗.立(zhù) 拮.据(jié) 戛.然而止(jiá)
C.干涸.(hé) 哺.育(fǔ) 强聒.不舍(guō)
D.桑梓.(zǐ) 愧怍.(zuò) 锐不可当.(dàng)
A
6.(2020·天水·第2题)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成吉思汗.(hàn)    冠冕.(miǎn)
摇曳.(yì) 广袤.(mào)
B.自惭形秽.(huì) 掺.杂(cān)
中.伤(zhòng) 器皿.(mǐng)
C.战战兢.兢(jīng) 旌.旗(jīn)
惘.然(wàng) 睥.睨.(pì nì)
D.觥.筹交错(gōng) 沆.砀.(hàng dàng)
锱.铢.(zī zhū) 荣膺.(yīng)
D
7.(2020·天水改编·第3题)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治裁 琉璃 大发雷霆 白手起家
B.盘桓 愧赧 根深蒂固 名副其实
C.麾下 狡辨 轻歌曼舞 裨补阙漏
D.笑涡 流盼 无精打彩 歇斯底里
B
8.(2020·定西·第4题)书法是独特的汉字艺术。小明同学想用四个字概括启功书法的特点,请你帮他再补两个字。
  启功先生的书法清楚,清秀,清朗;用笔有法,干净利落,毫不含糊;笔画清劲,结字清秀;章法清朗,气息清新,令人神清气爽。他的书法正确,端正,即学书路子正,方法正,笔正心正结字正。他的书法刚劲有力,又绵里藏针,刚柔相济,骨力内涵。他的书法文雅,雅致,有意蕴,有品位,富含书卷之气,无粗俗、狂野、怪异之气……
  启功书法的特点:  清  、正、刚、  雅  。
清 
雅 
9.(2021·定西改编·第1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作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作“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要觅食人肉。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jīng huāng shī cuò。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了。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dǐ yù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②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jīng huāng shī cuò




dǐ yù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遂.( suì )  窜( cuàn )






suì
cuàn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传统节日”“觅食人肉”“吓得逃跑”“风调雨顺”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
相同。
B.在画线句①中,加点词“殷商”“祭祖”“热闹”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
形容词。
C.根据文意,文中提到的“春节”“元旦”和“年”的日期是同一天。
D.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C
10.(2021·定西·第2题)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图1
图2
图3
图4
D
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
古韵。
B.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
笔画。
C.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11.(2021·甘南州·第2题)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萌.发(méng)栅.栏(zhà)五彩斑斓.(lán)
B.感慨.(kǎi) 咀嚼.(jué) 眼花缭.乱(liáo)
C.蓦.然(mò) 由衷.(zhōng) 箪.食壶浆(dān)
D.飞窜.(cuàn) 树梢.(shāo) 目不窥.园(guī)
D
12.(2021·兰州·第1题)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liáng),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在一番庄严肃(mù)的感觉之中,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
桥(liáng)  梁    肃(mù)  穆 
(2)“神谕”中“谕”的意思是( A )
A.告诉。 B.知道。 C.表明。 D.比喻。
梁 
穆 
A
13.(2022·省卷·第1题)北京冬奥,惊艳全球。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下面是展板一“浪漫奥运”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多少人也由此领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深情,感受当代中国的自信从容和      生机。“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见证运动员汗水与激情的比赛场馆,则是将科技、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具象载.体。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1)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中。
提示 要用正楷工整、美观地书写;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要掌握所给汉字的框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万众瞩.目(shǔ)  篷勃  熔合  载.体(zài)
B.万众瞩.目(zhǔ)  蓬勃  融合  载.体(zài)
C.万众瞩.目(zhǔ)  篷勃  融合  载 .体(zǎi)
D.万众瞩.目(shǔ)  蓬勃  熔合  载.体(zǎi)
B
(3)给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 无处不在。
B.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D.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
(4)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 D )
D
14. (2022·兰州诊断·第1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春”字。这个字形体不定,但基本由“艸”“日”“屯”三个部件组成。《说文解字》中说:“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日”指阳光,带来了春天万物的生长。“春”由“屯”“日”“艸”组成,形象地体现出春季万物苏生的过程——大地冰封严寒,草芽悄.然地积聚生机,艰难破土,在阳光的普照下焕发出强旺的生命力,最终春草màn yán,遍布原野。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之间体现出一种微妙、神奇的韵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国人从春天中体会到的,是一种bù qū bù náo、雄浑旺盛的生机。这份阳光下的磅.礴生机,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遏,这就是春天的精神气象。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màn yán
蔓 延
bù qū
不 屈
bù náo
不 挠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悄.然  qiǎo     磅.礴  páng 
qiǎo 
páng 
(3)参考下面的知识链接,结合语境,原文“ ”处应填  止  。
止:停止;拦阻,使停止。
制: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
(4)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人与自然之间体现出一种微妙、神奇的韵律”中“微妙”“神奇”词性相同。
B.“草芽悄然地积聚生机,艰难破土”中“积聚生机”“艰难破土”短语类型不同。
C.第1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D.“这就是春天的精神气象”一句的主干是“这是春天”。
止 
D
15. (2022·兰州改编·第1题)下面是小明同学为“讲好黄河故事”主题活动准备的开场白。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黄河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甲]
  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途同归,百.虑.一.致.[乙]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异彩纷(chéng)  呈 
(shū)  殊  途同归
(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三章》)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百虑一致:  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3)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 , B.! ;
C.!  , D.。 。
呈 
殊 
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