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开国大典
标题释义
开国:开,创建;国,国家。
大典:大,重大;典,典礼。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擎(qíng) 政府 典礼 委员 汇集 爆发 宣告 瞻仰 肃静 飘拂 选举 检阅 制服 距离 高潮 陆续 阅兵式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整体感知
任务一:结合文章第1段,简单报道一下典礼概况。
任务二:结合文章2-3段,画一画会场布置的平面图。
整体感知
1.结合文章第1段,简单报道一下典礼概况。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首都北京。
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宾。
人数:三十万人。
2.结合文章2-3段,画一画会场布置的平面图。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任务三:结合练习册第3题,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整体感知
时间顺序
场面一:群众入场(4);
场面二:典礼仪式(5-10);
场面三:阅兵仪式(11-13);
场面四:群众游行(14-15)。
第一部分
群 众 入 场
合作探究
结合课文第4段,完成下列填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 )来的群众队伍。( )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 )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火车就(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四面八方
早上六点
老早
一下
直奔
四五十
第二部分
典礼仪式
合作探究
现在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到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典礼仪式,感受一下会场的气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0段,边读边感受会场的气氛。
1.说说典礼仪式包括哪些程序。
2.说说作者主要抓住了哪些对象来写典礼仪式的过程。
合作探究
1.说说典礼仪式包括哪些程序。
合作探究
2.说说作者主要抓住了哪些对象来写典礼仪式的过程。
主席毛泽东与三十万人
点面结合
默读课文5-10自然段:
1.用“─”“~”分别画出点与面描写的句子。
2.默读画出的句子,圈画出句中关键词,体会人物感情。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面
合作探究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5.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6.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合作探究
“三十万”“一齐”“一阵”
合作探究
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地主、资本家、反动政府的压迫也让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危难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合作探究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2.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点
合作探究
3.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4.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合作探究
同学们,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现在让我们回读5—10段,读出大典的盛况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欣喜与自豪。我们推荐一名同学读毛主席的宣布,其他部分大家一起齐读。
第三部分
阅兵式
合作探究
1.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1—13段,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
合作探究
1.这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阅兵式。
气势恢宏 威武雄壮 规模空前 扬我军威
合作探究
2.说说文章是怎么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
这部分先对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以及飞机等各个阅兵方阵做局部刻画,由此组合出阅兵式的整体场面。
之后,描写毛主席向空中挥手的动作,突出了整个阅兵画面的中心。
合作探究
2.说说文章是怎么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
最后,又对群众欢呼的场面做了局部刻画。
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使阅兵式的场面富有层次感,既展现了阅兵场面的雄壮威武,又突出了毛主席的领袖地位。
合作探究
3.请你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此时此刻群众们的心情。
合作探究
示例1: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合作探究
示例2: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合作探究
群众把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还不能表达完内心的情感,这种反差突出了群众热情、自豪、喜悦的情感,也渲染了阅兵式雄壮激昂的氛围。
第四部分
群众游行
合作探究
庄严而壮观的“阅兵式”将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群众游行”队伍又将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阅读课文第14、15段。
合作探究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红流”指什么?“光明”又该怎样理解?
合作探究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写法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种写法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写作练笔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
提示: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