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16:1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到云南省迪庆州梅里雪山旅游时,有人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空气成分中(  )
A.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
B.氮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78%
C.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
D.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空气 B.高钙奶粉 C.蒸馏水 D.加铁酱油
3、“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4、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粒的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设备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氨气极易溶于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b
B.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减少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C.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D.该实验不能证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5、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冰上场馆,采用了CO2跨临界直接制冷技术,实现了CO2的循环利用。构成跨临界CO2的微粒与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水 B.水银 C.硫酸铜 D.金刚石
6、硒被誉为抗癌元素,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18 B.硒的化学性质与氧相似
C.硒离子符号是Se2- D.硒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
7、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跳远 D.种植太空蔬菜
8、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香”说明了(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9、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水、氨气 B.二氧化碳、石墨
C.氯化钠、硫酸铜 D.铁、汞
10、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食盐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补充人体需要的碘元素。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碘离子(I﹣)的核外电子数为 54
C.碘原子核外有 4 个电子层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6.9g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是4∶1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C.粥变馊——分子发生变化
D.液化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13、水可以变成冰,在一定条件下,水还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冰>“气凝胶冰” B.“气凝胶冰”中分子静止不动
C.“气凝胶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气凝胶冰”分子体积变大
14、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1个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15、今年初冬,严重雾霾天气频频袭击沂蒙大地,大气中含量增高容易导致雾霾天气,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倡导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减少雾霾
B.工业废气、汽 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
C.就地焚烧大量农作物秸秆会加重雾霾
D.为了减少雾霾的危 害,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16、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下列有关该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数目增加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二、填空题。
17、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________ 。
18、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
(2)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9、如图所示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图2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溴的化学性质与图1中 _____(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溴的符号为Br,请写出溴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请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元素的原子中_______不同。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相同。
③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1、请用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2、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_____ 。
(2)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 。
三、实验题。
2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2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1)进行步骤一操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 (写出一点)。
(2)步骤二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 。
(3)指出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_________ 。
实验二:
(4)如图所示,实验开始前,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因反应放热,加速降温,节省实验时间
B.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C.密封,防止装置漏气
(5)若实验操作过程规范,则可得出的主要结论是_________ 。
实验三:
(6)如图所示,烧杯①装入浓氨水、②、③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_________ (填“①”、“②”或“③”)中液体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_________ 。
(7)为了更快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对实验三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到云南省迪庆州梅里雪山旅游时,有人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空气成分中(  )
A.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
B.氮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78%
C.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
D.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
【答案】C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空气 B.高钙奶粉 C.蒸馏水 D.加铁酱油
【答案】C 
3、“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答案】B
4、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粒的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设备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氨气极易溶于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b
B.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减少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C.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D.该实验不能证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B
5、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冰上场馆,采用了CO2跨临界直接制冷技术,实现了CO2的循环利用。构成跨临界CO2的微粒与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水 B.水银 C.硫酸铜 D.金刚石
【答案】A
6、硒被誉为抗癌元素,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18 B.硒的化学性质与氧相似
C.硒离子符号是Se2- D.硒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
【答案】D
7、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跳远 D.种植太空蔬菜
【答案】C
8、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香”说明了(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D
9、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水、氨气 B.二氧化碳、石墨
C.氯化钠、硫酸铜 D.铁、汞
【答案】A
10、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食盐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补充人体需要的碘元素。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碘离子(I﹣)的核外电子数为 54
C.碘原子核外有 4 个电子层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6.9g
【答案】B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是4∶1
【答案】D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C.粥变馊——分子发生变化
D.液化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A
13、水可以变成冰,在一定条件下,水还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冰>“气凝胶冰” B.“气凝胶冰”中分子静止不动
C.“气凝胶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气凝胶冰”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C
14、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1个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答案】D
15、今年初冬,严重雾霾天气频频袭击沂蒙大地,大气中含量增高容易导致雾霾天气,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倡导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减少雾霾
B.工业废气、汽 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
C.就地焚烧大量农作物秸秆会加重雾霾
D.为了减少雾霾的危 害,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D
16、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下列有关该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数目增加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D
二、填空题。
17、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________ 。
【答案】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大量植树造林等
18、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
(2)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答案】(1)供给呼吸 (2)C
19、如图所示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图2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溴的化学性质与图1中 _____(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溴的符号为Br,请写出溴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答案】(1)AE##EA (2) 7 E Br-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请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元素的原子中_______不同。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相同。
③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1)分子 (2) 质子数##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21、请用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答案】(1)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2)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
(3)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22、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_____ 。
(2)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 。
【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三、实验题。
2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 关闭 
(2)关闭 打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1)进行步骤一操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 (写出一点)。
(2)步骤二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 。
(3)指出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_________ 。
实验二:
(4)如图所示,实验开始前,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因反应放热,加速降温,节省实验时间
B.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C.密封,防止装置漏气
(5)若实验操作过程规范,则可得出的主要结论是_________ 。
实验三:
(6)如图所示,烧杯①装入浓氨水、②、③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_________ (填“①”、“②”或“③”)中液体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_________ 。
(7)为了更快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对实验三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
【答案】(1)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或瓶口挨着试管口)
(2)沾污滴管或造成污染试剂
(3)试管底部接触灯芯了(或没有用外焰加热)液体的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4)AB
(5)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6) ②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7)将烧杯①放入热水中(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