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会变的线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会变的线条》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0-24 21: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继一年级下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在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线条造型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中不同种线条带来的美感,学习用线条来装饰画面,
教学目标:
1.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秩序与变化的美感;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2.开展对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的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感受线的美感。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用线造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陶罐。
教学难点:
在画面中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线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界当中无处不在,并且给我们视觉上美的享受(课件播放自然当中的线),那么谁可以告诉大家都有哪些不同的线呢?
生:(种类)有直线、斜线、曲线、波浪线、折线、漩涡线等等;(形态)线有长短、粗细、疏密之分。
师:你说的非常全面,请坐。
师:不同线的类型和形态组合成多样的线条纹样,产生不同的动感和韵律之美。其实,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线条的美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表现力-陶罐》。
二、欣赏彩陶、了解构造
1、课件出示各种陶罐。这些就是我们老祖先那时候用的彩陶,是他们最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你们来猜一猜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生:盛饭、盛水。
师:你真善于动脑筋,请坐。这些陶罐还真是要用来烧水、煮饭、存放食物的呢,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碗筷、冰箱、凉水杯等等。请大家再好好看看它们,外形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还有的呈倒三角型,形态各异。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陶罐跟人一样具有不同的形态,给人不同的美感。那么你说这么多形态各异的陶罐光秃秃的好看吗?
生:不好看。
师:对呀,太单调了。于是聪明的祖先就开始用一些线组成花纹纹样进行装饰。观看下面这个视频,看看都有哪些线或者花纹呢?
生:网纹、锯齿纹、三角纹、圆圈纹、鱼纹、蛙纹、鹿纹。
师:观看仔细,总结全面,请坐。那么新石器时代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彩陶文化,像用这种大量以圆点、曲线、弧线或者是叶形等组成的图案是仰韶文化最大的特征,到了马家窑文化,图案构成丰富繁密而多变化,装饰带有主次之分,纹样大都是各式各样的几何纹,螺旋纹、大圈等等。
3.分析组合方法。分析完这些陶罐的外形及花纹了,老师这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看这三位同学迫不及待的进行了尝试,你们能说说哪一幅装饰的比较合适吗?为什么呢?小组讨论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除了继续延用之前分钟。
生:第三幅装饰的合适,因为第一幅线条太稀疏了,空白的地方太多,第二幅又太密了,线条太乱了,黑乎乎的给人以压迫感。
师:说的很好,思路很清晰,请坐。我们在设计时线条要疏密得当,排列有序,纹样设计漂亮。
三、师示范、生创作。
1.老师看到刚刚那两幅作品后很是着急,于是把其中一幅带到了咱教室来,像这个空白很多的地方还可以继续进行添画,运用不同大小、形状的点和不同粗细、不同方向、不同曲直的线以及不同大小、形状的面进行装饰组合,也就是咱们之前说过用点、线、面组成黑白灰的效果(贴线与线的板书纸)。
你们学会了吗?现在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要准备创作了,不要着急,我们看一下创作要求:直接用彩笔或者勾线笔利用“点、线、面(黑、白、灰)”组合装饰陶罐,进行一次陶罐展览会。注意线条疏密得当,排列有序。
2.生创作并给予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主线要围绕彩陶本身,即有一定的弧度或转折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可运用夸张、装饰性线条进行组织,提示学生可以将某些错误“将错就错”变化画面;整理修饰需要加粗的线条或用线和点补充部分纹样,重复太多的线可把部分加粗,空洞太大的地方可添加点或面。
五、展评交流、完善作品
1.让学生找出不同的闪光点,自评、互评、师评:线条流畅,疏密得当,韵律感很强。
2.希望以后同学们可以把学到的线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