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试卷(1-14)(含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晚上的月亮很亮,是光源
B.“湖光秋月两相和,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光源
C.“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微弱的蜡烛是光源
2、夏天的傍晚,正在户外运动的菲菲看到了一只萤火虫,这是因为( )
A.萤火虫折射的光进入菲菲眼清
B.萤火虫反射的光进入菲菲眼睛
C.萤火虫是光源,自身发出的光进入菲菲眼睛
3、生活中有一句俗话“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传播时可以绕过障碍物,但光只能沿直线传播
C.声音的能量比光的能量大,可以穿过物体
4、在潜望镜内安装镜片时,影响光的反射方向的是( )
A.镜片形状 B.镜片大小 C.镜片角度
5、钓鱼岛海域的水非常清澈,而江河入海口的水往往是浑浊的。入海口的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对土地侵蚀的结果
B.流水对土地侵蚀的结果
C.海浪对土地侵蚀的结果
6、当遇到地震时,下列自救方法合理的是( )
A.在窗户口呼救 B.坐电梯下楼 C.快速躲到墙角
7、火山喷发时,从地球内部喷出炽热岩浆,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A.地球内部处于高温的状态
B.地壳很坚硬,没有薄弱地带
C.地球内部物质处于可流动的状态
8、下列哪些景观是由于地球表面长期受风或水自然作用而缓慢变化形成的?( )
①火山岛 ②雅丹地貌 ③香港地质公园内弯曲的岩层 ④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9、古诗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一江水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与 ( )描述的一致。
10、小辉登上山顶后,发现一座“蘑菇石 (如右图所示),这座“蘑菇石”可能是( )形成的
A.雨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人工打磨
11、如图所示,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发生侵蚀作用最严重的是图( )所在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12、镜子斜插入浅水中,将光反射到墙壁或者纸上,可以看到七色光,这是因为水和镜子组成了一个水棱镜。水棱镜起到的作用是( )
A.将不同颜色的光合成白光 B.将不同颜色的光分离出来 C.将白光从水面反射出去
13、如图所示,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 )
A.将四张纸随意摆放
B.四张纸放在同一根直尺上面
C.用一根直的小棒穿过卡纸的小孔,提起后轻轻放下
14、李智小组用实验来模拟地震成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以下哪种施加力的做法模拟了地震造成地表错位的情况?( )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24分)
1、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外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 。________和________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形式,能迅速改变地表形态。
2、地球的内部充满了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一旦喷涌而出冷却后就形成了________。
3、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它的凸岸,河水流速慢,水中所携带的泥沙会堆积下来,对地表的影响以水的_________作用为主;它的凹岸,河水流速快,会击碎岩石和土壤,以水的_________作用为主。
4、嵊州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它的地形属于________。
5、海洋里的鮟鱇鱼,头部上方有一个形似小灯笼的发光器官,可以吸引小鱼靠近进行捕食。这类与太阳相似,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被称为__________。
6、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________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原理。
7、白色的太阳光通过_________后会看到七彩光带,这些彩色光线都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这种现象就是雨后的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4分)
1、月食现象的成因是因为太阳光的直线传播,月球运行到了地球的阴影中。( )
2、白天不用电灯我们也能看到书上的字,说明没有光源我们也可以看见东西。( )
3、把镜子放在我们的前面,可以看到我们身后的东西。( )
4、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
5、河边的沙土在水流的冲刷下会搬运到下游沉积下来。( )
6、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
7、发生地震,我们应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
四、实验题(共20分)
1、光是怎样传播的。(8分)
我们用3张宽为8厘米的矩形卡纸和1张宽为10厘米的矩形卡纸做光的传播探究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以下做法最合理的是( )
A.将四张卡纸随意摆放
B.将四张卡纸某一侧边对齐
C.将一根直的小棒穿过卡纸的小孔,使四张卡纸对齐
(2)手电筒的光对准第一张卡纸的小孔(如图甲),这时光斑出现在________上。请用带箭头的直线在图甲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3)如果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2厘米(如图乙),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第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这时光斑出现在 上。
(4)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
2、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科学兴趣小组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A.火山的成因 B.地震的成因 C.地球内部结构
(2)实验中的材料或动作分别模拟什么?用线连起来。
两半拼接的小盒模 岩层
泥土模拟 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拉开或挤压模拟 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3)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地震形成的原因是组成岩石圈的板块在不停地运动,( )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A.地球表面土壤剧烈运动
B.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强烈释放
C.地幔剧烈运动
(4)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室内无法逃离时,要赶紧钻到牢固的床、桌子等下边
B.如果在一楼,要迅速离开室内,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
C.立即跑到窗边,大声求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A 8、C 9、C 10、B 11、B 12、B
13、C 14、A
二、填空题
1、地震 火山 2、岩浆岩 3、沉积 侵蚀 4、盆地 5、光源 6、潜望镜 反射 7、三棱镜 折射 彩虹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实验题
1、(1)C
(2)屏
(3)②
(4)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1)B
(2)
(3)B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