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日月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 日月潭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0: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日月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潭”“湖”等 15个生字,会写“潭”等 10个字,会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理解课文的情境、节奏和韵味。【过程与方法】
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理解课文的情境、节奏和韵味。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三、教学准备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课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学习效果
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练习题、练习题检测及课堂评价
六、教学过程
任务一:从视频到课本,识字写字知方法
活动 1:带入情境,任务准备。
(1)由视频导入,调动学生的感官和认知,交流对日月潭的了解和感受。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今天要和大家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去游览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日月潭。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画面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出示任务:齐读课题。”找一找,是哪个字代表“湖?李白在《赠汪伦》这首诗中就提到了潭:一起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活动 2:随文识字,美观书写
(1)课文第一句话就对日月潭作了介绍,读一读,观察标红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观察图片,我们发现:潭是深水池、深水坑;湾:水流弯曲的地方,也指海洋深入陆地的部分,如港湾;湖指陆地上围着大片的水域。我们身边的南湖、东湖。
(2)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结合图片,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面是一个有了变化的西。横画最长,上扁下宽,从汉字的结构和占格来观察的。一起读一读潭字小口诀:左窄右宽横画最长上扁下宽
(4)书空并在田字格里描红一个,书空一个,注意一尺一寸一拳。写完坐正。
任务二:初读感知小潭美,掌握方法解词语
活动 1:聚焦问题,初读释疑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2)指名朗读,连续追问。这是对日月潭什么的描写?作者把日潭和月潭分别比喻成了什么?出示高空拍摄下的日月潭的图片,日潭和月潭合起来,就是---日月潭。它的名字是因为形状而得来的。
活动 2:词语撬动,助力理解
(1)借助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谁挑战:自己读,同桌检查,指名读:中央小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展现
(2)好方法记生字:组词、换一换、加一加、形声字形旁表义。
(3)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央”字,一个人挑着担子,肩膀处在扁担的中间位置,因此用来表达中间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恳求,比如央求。
(4)关注三个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放入句子中读: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同学们用手表示环绕,全都围起来叫做——环绕。什么是群山环绕?一座山接着一座山把我们围起来就是群山环绕。连绵起伏的群山围绕着日月潭,气势多么恢宏!做动作理解词语。日月潭周围的树特别多,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片绿色,这就叫树木茂盛。茂:上部是草,说明与植物有关,下部是戊,本义是指草木长得十分旺盛。观察这两个词语,得出结论: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词语,春光明媚碧波荡漾烈日炎炎日月潭周围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出示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胜在字典有以下解释:选哪一个合适?第四个:指风景优美的地方。查阅字典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5)这段话不仅准确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还把周围的环境都介绍出来了,写得十分细致。带着对日月潭的赞叹,脑海中想象着他周围郁郁葱葱的美景再读这段话。
任务三:从现象到本质,细读文本赏美景
活动 1:再读文本,交流美景
(1)默读 2-4自然段,把认为日月潭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美的词语用“圆圈”圈出来;与同位交流一下认为美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理解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在眨眼睛,山上的点点灯光也在闪烁,它们离我们很远,倒映在湖水中看不清楚,十分神秘。你是
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有薄雾的清晨能看清楚事物吗?看不清楚就是隐隐约约。
活动 2:变换格式,充分朗读
(1)清晨薄雾弥漫的日月潭,就像在梦中一样,清晨的美景就变成了一首诗,一起读。清晨的日月潭是怎样的一种美?
(2)日月潭因清晨的薄雾呈现出朦胧美,下起蒙蒙细雨的日月潭又有怎样的一派风光呢?跟上雨点的节奏自己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蒙蒙细雨下的日月潭真美,师生配合一起读。(师生接读)蒙蒙细雨下的日月潭给我们怎样的美感?----朦胧日月潭就像一个魔术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会变幻出不同的美景,太阳升起来了,男生读。太阳越升越高,女生读。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清晰的美
活动 2:熟读成诵,品悟自然之美
(1)无论晴时还是雨时,日月潭总是那么迷人,让我们用朗读去领略祖国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吧!
(2)变换格式填空读,读着读着就已经背过了。指名背诵。
(3)日月潭的风光还有很多,怪不得文中这样写道:——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总外游客!
任务四:从思维到表达,品读美景创写景点
活动 1:写韵文,品语言
(1)在我们泰安也有一个美丽的湖,傍晚,泰安西湖上空飘着片片(),湖边的建筑和家家户户的(),()地倒映在湖水中。多么迷人的自然风光啊!
(2)总结:美景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用心去观察,去发现。这篇课文为同学了解日月潭打开了一扇窗,课下请继续阅读《日月潭的故事》,去感受祖国博大的文化。
《日月潭》课后反思
《日月潭》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一、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了学生识字“潭、湖、湾”、写“潭”字探究的兴趣。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字理识字(例如“央”)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了课后题词语的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日常、运用生活语言,学习表达生活。采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游戏、情景对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表达等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逐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围绕创设的实际任务,对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的能力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整合听说读写,关注阅读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潜心会文,批文入境,领略到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成功之处
1、在课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景观,拉近日月潭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有了更多的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2、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字理识字(例如“央”)等多种识字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理解词句的意思,对这一方法进行巩固和提升
3、以读代讲,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运用自己所绘制的日月潭图画,让学生们以直观的方式知道了为什么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4、课堂上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三、不足之处
1、课件由于系统问题,出现了顺序错乱。出现问题后,控场能力还需要提升。
2、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不够贴近学生生活,课堂节奏前松后
紧,语言不够严谨,课堂常规还有待加强。
3、评价方式要多元化,注重评价语言的实效性。
四、改进措施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注细节,多备,多思,多学。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驱动任务,让学生多读多说,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读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读、说、背”的培养;在词语的积累方面,要让孩子在朗读中、背诵中、说话中去不断地巩固积累,力求一课一得。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人生要“慢慢走,欣赏啊!”其实,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关键在潜心涵咏,而涵咏必须从日常学习入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燃烧出思想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