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导学案
【课程标准】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网络】
两极世界的形成 资本主义(美国)“冷战”政策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组织
社会主义(苏联)力量强大 东欧八国、亚洲四国
经互会成立
华约组织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
朝鲜半岛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资本主义阵营 遇到挑战的美国
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成立
迅速崛起的日本
社会主义阵营 众叛亲离的苏联
不断振兴的中国
新力量的出现: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美国依然强大
欧洲进一步联合
俄罗斯军事力量依旧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走向复兴
【重点难点解析】
1.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隐蔽的更为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各有特色。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美苏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互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在怎样出现的?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力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级格局。
④新中国建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总之,两级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两级格局之中,政治势力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高考真题解析】
1.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解析】 随着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整个世界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朝代的主题。B项表述不符事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C项可排除;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立,故表述错误。
【答案】A
2.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解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包括东欧国家,A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遏制苏联,而不是针对殖民地的独立运动,B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D不符合史实。
【答案】C
3.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色人种”、“首届洲际大会”提示这次会议应该是二战后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是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A、C 、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这些会议均有西方国家参加。
【答案】B
4.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①对付苏联威胁 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 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对付苏联的威胁和抵消美国的优势。②④的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B
5.1960年,法国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解析】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复兴,法国拥有原子弹,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对原来的两极格局是一个冲击。
【答案】B
6.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
【答案】B
7.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
【答案】D
8.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20世纪7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本题的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
【答案】A
9.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A.“怎么会这样 ”
B. “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越南战争。解题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键是从图片能判断出越南战争是美国的噩梦 ,故C项正确,A标题范围过大,B没有指明主体美国,D主体法国错误。
【答案】C
10.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 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苏对峙的背景下产生的 ,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得出它们应该是指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 ,故D项正确,A、B、C均错误。
【答案】D
11.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21世纪教育网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
【答案】C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解析】战后美国出于冷战的战略意图,扶植日本,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的战略地位提高。
【答案】C
13.(2009年宁夏、辽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综,34)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解析】欧盟的成立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答案】B
14.(2009年山东文综,16)路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万隆会议作为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参加的会议,会议上达成的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这一精神与成立于冷战时期,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的不结盟运动精神是一致的。
【答案】B
1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解析】当今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由两级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多极化发展,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任何一大国,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欧盟、日本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答案】D
16.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解析】苏东巨变后,俄罗斯虽然仍不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一个大国,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为削弱,美国尽管经济地位受到欧盟和日本的挑战,但是其军事实力却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当今世界格局尽管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却日益呈现多极化趋势。奈教授认为军事力量是单极的,而经济力量是多极的,体现了他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维度认识。
【答案】C
17.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解析】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答案】A
18.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解析】东盟和欧盟虽然都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组织,但是东盟没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和法院,是各区域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答案】A
19.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解析】土地换和平是阿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这一原则是在1991年10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上阿以确定的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