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标内容及重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政体-----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建立:秦朝 消亡:1912年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1、皇帝制度
① 建立:秦朝 (秦始皇) 消亡:1912年
② 权力 发展 P13
③ 特点 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不受任何力量的制 约
君主的政治决策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n演进趋势:君主权力越来越集中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2、君权和相权之争n讨论:你所熟悉的历史上的名帝名相有哪些?他们 之间的关系如何?
① 秦朝:中央设丞相; 汉承秦制,汉初丞相权力很大
② 汉武帝时形成“内朝”和“外朝” P14
削弱丞相权限
③ 隋唐:三省六部制 P14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
④ 北宋:相权进一步被分散
⑤ 明朝;废丞相 权分六部
n演进趋势:君权逐渐加强 相权逐渐削弱3、选官制度的演进1.世官制 : 先秦时期
2.察举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3.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内容 评价 P15
趋势:官吏的选拔任免越来越集中到皇帝 手中(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1、秦朝:郡县制
2、西汉:
① 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 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 “附益法”逐渐 解 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3、北宋:
①设三衙统领禁军,收地方精兵
②派文官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
③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4、元朝:设置行省制度
目的、概况、意义P16
5、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使监察百官
汉:刺史制度
作用:监察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元:御史台(汉以后一直都存在)
明:都察院
作用: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但因专制制度本质决定,实际效能有限
讨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①君权不断加强
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中贯穿着两对矛盾
1、君权与相权之争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中央与地方矛盾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积极作用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小农经济相适应 ,
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 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和民族融合
3、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消极作用
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课 堂 总 结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概念
专制主义:皇帝独掌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集权: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地方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无任何独立性
②演进过程
秦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
(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强化、顶峰)时 代 的 反 思1、专制政体易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之风
2、健全监察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作 业
1、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西汉、唐朝、北宋和明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封建皇权的不断加强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3、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秦朝、西汉、北宋和元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北 宋
设参知政事分丞相行政权
设枢密使分丞相军权
设三司使分丞相财政权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①建立中朝皇 帝 九 卿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 隋唐时期
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地方行政区划
秦:郡.县
汉:州.郡.县
唐:道.州.县
宋:路.州.县
元:行省制度:行省.路.府.州.县
明: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
清:省.道.府.县
中
书
门
下皇帝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
建议,实行“推恩令”,规
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
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主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