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导学、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本课教学运用教材图文资料及补充资料,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材料,联系、总结、归纳。“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罪恶行径,同时认识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Ⅰ.自学自研部分(时段:正课 时间: 10 分钟 )
1、旧知链接:1)列举清朝两位皇帝册封的两个佛教领袖。2)列举清朝在边疆地区的两项重要举措。3)清朝时我国的疆域,
2、新知自研:结合自主学习的导学一自学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闭关锁国;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Ⅱ.交流展示部分(时段: 正课 时间: 25分钟)
【学习目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闭关锁国;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历史填充图册、相关的图片
内容模 块
“导学·合作·探究”流 程 模 块
操作流程
自主学习环节
交流合作环节
展示质评环节
探究总结环节、巩固延伸环节
设计重点
自 学 指 导
( 内容·学法·时间 )
互 动 策 略
(形式·过程·时间)
展 示 方 案
(方案、建议、时间)
随 堂 笔 记(规律总结·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
导
学
一
自主阅读,完成下列问题,勾划要点,巩固记忆.
1、原产南美洲的 和 等高产粮食作
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2、明代从外国引进的 、 和
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3、 是明代丝织业中心。 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和 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5、明朝中期以后, 、 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 ,机工 ”的经济现象。机户是早期的 ,机工是早期的
,他们之间是 与 的关系,是一种 性质的生产关系。
6、清朝统治者实行“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7、清朝统治者后来只开放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特许“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对子互学:
1、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做标记。
2、相互检查,组间互相质疑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3、互考
为展示做准备
预时:4分钟
建议:
分组展示于黑板,要求字迹工整
其他同学观察黑板展演成果,纠错
预时4分钟
及时评价
等级评定:
【挑战自我】
阅读课文,归纳总结,尝试解说
机户 机工 (预5分钟)
【重点识记】
一、清朝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二、“闭关政策”的政策:
A进步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
B消极方面:阻碍手工业发展,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的交流,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导学二
探究:
课本材料中“机户”“机工”各自身份是什么?
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材料中所说的是什么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什么?
组内群学:小组长主持组内的互动、探究 预时:3分钟
建议:小组代表阐述展示;他组补充!
预时4分钟
课后反思
同类演练(时段:正课,时间:10 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一、精挑细选,(检验自主学习的成果,并交流展示3分钟)
1、下面是明朝从南美洲引进来的作物是 ( )
A.水稻 B.胡萝卜 C.葡萄 D.甘薯
2、明朝时,以青花瓷为代表,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的城市是( )
A.福州 B.南京 C.北京 D.景德镇
3、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的有( )
①广州 ②汉口 ③北京 ④南京 ⑤上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中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在 ( )
A.明朝中期 B.明朝后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后期
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贸易,这个港口是 ( )
A.漳州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6、清朝统治者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推行的政策( )
A.“以农为本” B.“重本抑末”
C.鼓励官办工商业 D.严格限制商品出口
7、“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 ( )
A.封建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自给自足的小生产 D.我国进入资本主义礼会
8、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C.担心国家的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D.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
二、简答题:
1、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种政策有何作用?
Ⅲ.复习辅导部分:
回头看:基础知识再现与梳理. 整合知识:讨论归纳总结,从本课中你了解了什么?
秀身手:完成作业任务. 自主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习题。
【教师寄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课件35张PPT。歌 谣清朝统治很有方, 管西藏,
平定和卓的叛乱, 管新疆,
回祖国, 民族统一谱新章。
清朝疆域真宽广, 东边临着 ,
东北林海风景好, 库页岛,
东南 诸岛屿, 南海诸岛跨水域,
西跨 众山谷, 西北 ,
北接寒冷 , 亚洲中国属最大。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太平洋外兴安岭台湾葱岭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 ; 清朝,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 ;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西汉,公元前六十年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
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最高的军事和行政机构,管理新疆事务;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为什么说西藏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
唐朝时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清朝时,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事务。实行“金瓶挚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督确立西藏宗教的最高领导人喇嘛、达赖的继承制度。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复习旧知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早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水稻 )(粟 )商朝时有了五谷 (稻、黍、粟、麦、豆)汉朝时传入了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北宋时我们又引进了高产的水稻 (占城稻)本课知识目标: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3、商品经济的活跃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原因 表现 影响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
主要:玉米、甘薯、花生、
马铃薯、向日葵
用什么方法能记住以上农作物的名称?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引进农作物的意义?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想一想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2、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部门?
(1)棉织业:松江
(2)丝织业:苏州、南京
(3)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3)商品种类增多:投入市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多达200多种(1)商贸城市:北京、南京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 推动商业的发展。明朝松江府的印花布明朝人的服饰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116/小女孩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小男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一定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明皇都积胜图 (北京的繁荣景象)明南都繁会图 (南京的繁荣景象)知识回顾(经济发展)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农业 (引种高产农作物) 手工业 (先进技艺) 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二、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二、资本主义萌芽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
何行业?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2 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典型表现?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江南一些地区(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三、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见课本118第一段)
2、具体表现
3、影响2、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B、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C、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1,闭关锁国的原因?1183、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19/对比: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进外国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世界上迅速落伍了。
想法: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②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总结: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二、资本主义的萌芽:时间、区域、表现三、“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响条件阻碍119/1.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应搞清楚几个词的含义:南都指南京;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120/2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想法” :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jí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课 堂 练 习1、16世纪,我国的广东、福建等地引进了原产于 的高产农作物 。明朝中后期南美洲玉米甘薯2、 ,在我国
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在生产领
域出现了 的生产关系,即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江南一些地区雇佣与被雇佣练一练1、明代的丝织中心是
A、苏州B、南京C、松江D、广州
2、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AD3、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景德镇B、越州C、杭州D、邢州
4、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A、长安和洛阳B、成都和洛阳
C、广州和扬州D、北京和南京
5、明朝中后期,在手工工场里被雇佣的劳动者是
A、机户B、机房C、机工D、织户ADC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
A、杭州B、香港C、广州D、泉州C歌 谣明代引进农作物, 玉甘花向马铃薯,
棉织丝织青花瓷, 商贸出现大城市,
明中后期资萌芽, “机户”长成资本家,
“机工”出卖劳动力, 雇佣关系就成立。
清朝国策大错, 对内“重本抑末”,
对外“闭关锁国”, 先进技术不学,
长期与世隔绝, 二百年来国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