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国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錾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村,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甩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完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英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2.短文第②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共同点是 第④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以描写 为主。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段中的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空清洁工
太空垃圾是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有没有办法清除太空垃圾呢?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太空清洁工”的重量只有几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高。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摄像机,能够看清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的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旦进入大气层,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从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假如太空垃圾的体积太大,来不及在大气层中完全烧毁,“太空清洁工”还能控制坠落的时间,让它的残骸掉到沙漠或海洋中,这样既不会威胁空中的航天器,也不会给地上的人们带来麻烦。
有了“太空清洁工”,外层空间会干净许多,航天器的运行也安全多了。现在的做法还只能让“太空清洁工”和太空垃圾“同归于尽”。虽然造价不高,但是清理一个太空垃圾就得牺牲一个“太空清洁工”,还是不合算。科学家下一步的目标是研制出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使它能够在消灭了一个太空垃圾后继续去寻找别的太空垃圾,多次完成清理工作。 (有删改)
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坠落:
(2)同归于尽:
8.什么是“太空清洁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空垃圾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太空清洁工”使用了双引号,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太空清洁工”是怎样清理太空垃圾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12.“太空清洁工”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为此科学家打算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 ),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 )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 )的古战场。
13.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 )
①没头没脑 ②呆头呆脑 ③威风凛凛 ④叱咤风云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14.根据意思,快速浏览短文,从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 )
(2)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 )
15.选文第四、五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属于 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垃圾分类 刻不容缓》,完成答题。
垃圾分类 刻不容缓
【材料一】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材料二】我国垃圾分类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二、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四、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材料三】垃圾分类的优点
目前的垃圾处理的方法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蚊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①减少占地:生活拉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②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③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拉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16.我国的垃圾分类可分为哪4种?( )
A.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玻璃垃圾
B.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C.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玻璃垃圾
17.下列哪一项是需要进行卫生填埋处理的?( )
A.厨余垃圾 B.有害垃圾 C.其他垃圾 D.可回收垃圾
18.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垃圾分类后对环境污染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B.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但增加了处理设备
C.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分类
D.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一起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19.小方的小区设有垃圾分类桶,他特别爱吃桶装方便面,每次吃完后,都没按要求归类放置。如果是你,你想劝告小方,应该重点阅读(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全部材料
20.在上题中,当你重点阅读后,你会怎么劝告小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它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馆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以及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该馆于2007年11月29日动工,2009年11月16日正式开馆。
【材料二】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
21.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
A.2009年11月29日 B.2007年11月29日
C.2009年11月16日 D.2007年11月16日
22.下列不属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中所涉及的文物是( )
A.汉字发展史 B.甲骨文和金文
C.汉字书法史 D.少数民族服装
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B.中国文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
C.中国文字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关于文字的一级文物。
D.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世界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2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博物馆以甲骨文为标志,这样有什么意义?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①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 )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 )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②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5.在选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6.阅读第②段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通过这种方法可知,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27.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你根据文段将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代表 2. 园林如画 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假山和池沼 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 3.排比。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的追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 4.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 5.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会安排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6.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原文的语境“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国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可以得出标本原义是指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在这里是指一种代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以得出短文第②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园林如画,说明对象的共同点是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根据文段的内容“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可以得出第四段中的主要说明对象是假山和池沼,主要以描写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为主。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村,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可以得出其中“讲究”的句式有三句的重复,所以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即相同句式有三句及其以上。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完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可以得出把苏州院里和我国的其他建筑进行的比较,可以得出苏州园林不讲对称的特点。
5.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可以得出这句话中的“往往”不能去掉,首先“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所以用在这里并不是说所有的河道都会这样,如果去掉就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所以不去掉才可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准确。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可以得出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
7. 掉落,下落。文中指太空垃圾同“太空清洁工”一同落下来。 一同死亡或毁灭。文中指“太空清洁工”和太空垃圾一同被烧毁。 8.用来清除太空中的报废卫星、火箭残骸等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 9.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10.表示特定称谓。 11.它装有摄像机,能够看清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的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旦进入大气层,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 12.“太空清洁工”会和太空垃圾一同被烧毁。科学家想研制出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让其能够在消灭了一个太空垃圾后继续去寻找别的太空垃圾。
【分析】7.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1)坠落:落;掉。文中指太空垃圾同“太空清洁工”一同落下来。
(2)同归于尽:指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文中指“太空清洁工”和太空垃圾一同被烧毁。
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从“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可知答案。
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从“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可知答案。
10.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双引号的作用有: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用于话语之中。表示引语。例句: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表示特定称谓。例句:当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大于实际交易中需要的货币时,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我们把它叫做“通货膨胀”。
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太空清洁工”使用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1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它装有摄像机,能够看清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的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旦进入大气层,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可知答案。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现在的做法还只能让“太空清洁工”和太空垃圾“同归于尽”。虽然造价不高,但是清理一个太空垃圾就得牺牲一个“太空清洁工”,还是不合算。科学家下一步的目标是研制出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使它能够在消灭了一个太空垃圾后继续去寻找别的太空垃圾,多次完成清理工作。”可知答案。
13.B 14. 不知疲倦 挖空心思 15. 反复 突出表现了“我们”对竹节人的欣赏,表达了“我们”的得意,自豪之情
【分析】13.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选择词语时要注意文段的内容和前后句的搭配,然后根据意思进行即可。
没头没脑: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没有来由或头绪,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呆头呆脑: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威风凛凛: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凛凛:气势逼人的样子。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14.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学生根据解释中的关键词语去文中寻找即可。
不知疲倦:形容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
15.此题考查文段的理解能力,本文选自《竹节人》,第四自然段和五自然段的两个“神气”是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文中为了表达我们对竹节人的欣赏之情。
16.B 17.C 18.C 19.C 20.小方,你的行为是不对的。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你知道吗?中国每年浪费方便面碗5-7亿个。所有这个方便面碗就应该放在相应的垃圾桶。
【解析】16.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我国垃圾分类方法: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知,我国的垃圾分类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7.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可知,其他垃圾需要进行卫生填埋处理的。
18.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A.有误。从“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可知,垃圾分类后对环境污染起到很好的作用。
B.有误。从“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可知,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也减少处理设备。
C.正确。
D.有误。从“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可知,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而不是通过一起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19.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材料三介绍垃圾分类的优点,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拉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想劝告小方,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三。
20.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拉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来劝告小方。
21.C 22.D 23.D 24.(1)突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题;(2)突显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3)代表着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解析】21.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该馆于2007年11月29日动工,2009年11月16日正式开馆。”可知,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是2009年11月16日。
22.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馆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以及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可知,“少数民族服装”不属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中所涉及的文物。
23.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可知,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而不是世界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说法错误。
24.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理解能力,结合甲骨文的历史意义来展开写。
示例: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中国文字博物馆以甲骨文为标志,高度凸显了博大精深又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字文化。
25.虽然 但 26. 提取关键信息 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7.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分析】25.本题考查的是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本句话中前后两句话之间的语境是转折关系,用虽然……但……连接。
26.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文章第二段的内容,第二段主要描写的是“科学家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分析”,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是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不同星球的温度是不同的,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可以得出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