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2: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然 (jù) 布置 (zhì)
B.抛出 (pōu) 挖掘 (jué)
C.倾斜 (qīn) 搜索 (sōu)
D.隐藏 (y n) 毫不 (h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庐山 沸过 舒服 收拾 光滑 B.山峰 牢固 触角 干躁 修理
C.题诗 休想 平坦 优良 选择 D.波纹 皮劳 操场 粗糙 隐蔽
3.以下词语中的“题”与《题西林壁》中的“题”意思相同的是(  )
A.话题 B.题诗 C.试题 D.练习题
4.蟋蟀选择住址的时候特别(  ),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A.庄重 B.隆重
C.慎重 D.厚重
5.下面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光滑的墙壁 抛出泥土 B.温和的阳光 揭开秘密
C.倾斜的隧道 漾起波纹 D.伟大的工程 改善方向
6.“嫦娥应悔偷灵药”的下一句是( )
A.长河渐落晓星沉 B.雪却输梅一段香
C.露似真珠月似弓 D.碧海青天夜夜心
7.将下列关联词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老师 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逐一做了记录。
A.因为……所以…… B.如果……就……
C.不但……而且…… D.虽然……但是……
8.《雪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异。
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③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
④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闪闪的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A.星星在天空中。 B.星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C.闪闪的星星眨眼睛。 D.星星眨着眼睛。
10.下列句子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二、填空题
11.我会写组词。
瞧qiáo( ) 嫩nèn( ) 顺shùn ( ) 均jūn( )
叠 dié( ) 隙xì( ) 茎jīng( ) 柄bǐng( )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隐蔽( )( ) 慎重( )( )
优良( )( ) 柔弱( )( )
倾斜( )( ) 平坦( )( )
干燥( )( ) 简朴( )( )
13.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朴素 简朴 俭朴
(1)蟋蟀的住所很( )。
(2)爷爷的一生过着( )的生活。
(3)王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 )大方。
隐蔽 隐藏 隐瞒
(4)我们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绝不能( )。
(5)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场所藏身。
(6)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融化 溶化 熔化
(7)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 )了。
(8)钢铁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 )。
(9)糖放进水里,很快就( )了。
14.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1)它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3)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15.按照要求进行填空
(1)部首查字法查“隙”字,应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是“空”;“空隙”是由近义字组成的词。
再写三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 、 。
(2)部首查字法查“拂”字,应查 部,再查 画。
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轻轻地擦过;②甩掉;③掸去;④违背,不顺从。那么“一阵风拂过”的“拂”表示 意思。
16.根据“曲”的不同意思为加点字注音,并选择恰当的解释。
qū ①弯曲(跟“直”相对); ②使弯曲; ③弯曲的地方; ④不公正,无理。
qǔ ⑤一种韵文形式;⑥歌曲; ⑦歌谱
(1)注音:曲折(qu) 元曲(qu) 舞曲(qu) 委曲求全( qu )
(2)选择恰当的解释: 曲径(①) 高歌一曲(⑥) 是非曲直(④)。
17.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能重复)
A.夸张 B.拟人 C.排比 D.比喻
①前面隐隐有人影,玛金更加小心了,她站在暗处,满身是耳朵,满身是眼睛。( )
②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昏昏欲睡似的。( )
③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
④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爬山虎的脚》一文不仅介绍了爬山虎的脚,还介绍了它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 ,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
(2)《蟋蟀的住宅》一文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通过描写 及 ,表现了作者 。
(3)《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4)《暮江吟》一诗中描写傍晚秋景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
A.“骤然”读音错误,应是“骤(zhòu)然”。
B.“抛出”读音错误,应是“抛(pāo)出”。
C.“倾斜”读音错误,应是“倾(qīng)斜”
D.读音正确。
2.C
【详解】A拂过
B干燥
D疲劳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情况。
《题西林壁》中的“题”意思写。
A.话题:谈话的中心。
B.题诗: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
C.试题:考试的题目。
D.练习题:练习的题目。
4.C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可以根据词语的含义,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作答。
A.庄重: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与句意及语境不符。
B.隆重:盛大庄重,以盛大、庄严和特别注意形式为特征的。与句意及语境不符。
C.慎重:谨慎持重。符合句意。
D.厚重:又厚又重;丰富而贵重;温厚稳重。与句意及语境不符。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结合题干的要求找出词语搭配不恰当的是D项。改善方向——改变方向。
6.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古诗的背诵。
“嫦娥应悔偷灵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全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题目问“嫦娥应悔偷灵药”的下一句,因此本题选择D。
“长河渐落晓星沉”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的前一句,所以不选。
“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全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关联词。
A项中的关联词表因果关系;
B项中的关联词表假设关系;
C项中的关联词表递进关系;
D项中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
而题干中句子前后是递进关系。
8.C
【详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梅花的优点是香气,雪花的优点是洁白。人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有优点,因而要全面地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正确地评价他人,所以②③④是正确选项。因而②③④都是正确的理解。①仅仅局限在字的表面,故错误,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BD。
故答案为C。
9.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主要意思。
“闪闪的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去掉修饰成分“闪闪的、在蓝蓝的天空中、亮晶晶的”,即:星星眨着眼睛。
10.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谚语俗语的理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会有自己的缺点,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意思是:和前面的人相比,远远不足。和后面的人相比,绰绰有余。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
11. 瞧不起 嫩绿 顺风 均匀 重叠 缝隙 茎叶 叶柄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结合拼音写出汉字的词组。
瞧可组词瞧见、瞧不起等。嫩可组词嫩绿、水嫩等。顺可组词顺利、一帆风顺等。均可组词均匀、平均等。叠可组词折叠、叠起来等。隙可组词空隙、缝隙等。茎可组词根茎、茎叶等。柄可组词手柄、叶柄等。
12. 隐藏 暴露 留意 轻率 优秀 拙劣 弱小 强壮 歪斜 笔直 平整 坎坷 干涸 湿润 朴实 奢侈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暗藏、潜伏、荫蔽、隐藏等。反义词有:显露、显眼、暴露、显现等。
慎重:谨慎仔细,不轻率。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留意、庄重、审慎、郑重等。反义词有:轻佻、玩忽、轻率、冒失等。
优良:相当好。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崇高、优异、优秀、杰出等。反义词有:低劣、恶劣、拙劣等。
柔弱: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身体柔弱),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灾祸影响的。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怯懦、松软、纤弱、软弱等。反义词有:刚劲、刚健、矫健、刚强等。
倾斜:比喻偏向某一方。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歪斜、偏斜、扭斜等。反义词有:平行、笔直、垂直等。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坦荡、平展、平整、平缓等。反义词有:险阻、凹凸、陡峭、凸凹等。
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干涸、枯干、干枯等。反义词有:滋润、潮湿、湿润、温润等。
简朴:朴素简单。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朴实、俭朴、素朴、简陋等。反义词有:奢侈、豪华、华丽等。
13. 简朴 俭朴 朴素 隐瞒 隐蔽 隐藏 融化 熔化 溶化
【详解】考查选字填空的能力。
朴素:质朴,无文采(衣着);俭朴,不奢侈(生活)。朴素即专一纯粹是天下至纯至精、至简至美之道。出自《庄子·天道》。
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俭朴:俭省朴素。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游击队~在高粱地里;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隐藏:藏起来不让发现。
隐瞒: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
融化:(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
溶化:固体在液体中化开;同“融化”。
熔化:也说熔解、熔融。固体吸收热量而变为液体的过程。晶体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变为液体为止。
14. 不光 还 即使 也 如果 就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应用。
这三个题都出自《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该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
(1)出自原文第一自然段“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学生可根据原文填空,也可填入递进关系关联词。
(2)出自原文第五自然段“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学生可根据原文填空,也可填入假设关系关联词。
(3)出自原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学生可根据原文填空,也可填入假设关系关联词。
15. 阝 10 均匀 弯曲 增加 扌 5 ①
【详解】(1)本题考查查字典和词语仿写。
“隙”的部首是“阝”,书写笔画: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竖、撇、点、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
仿写:巨大、渺小、牢固、欢乐、贫穷。
(2)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义字。
“拂”的部首是“扌”,书写笔画: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一阵风拂过”类似于飘过的意思,只是与皮肤有过短暂的接触。拂:轻轻地擦过。
16.(1)qū qǔ qǔ qū
(2)①⑥④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读音和解释。
(1)曲折: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曲:弯曲。故“曲折”的“曲”读“qū”;
元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曲:一种韵文形式。故“元曲”的“曲”读“qǔ”;
舞曲:为舞蹈伴奏的乐曲,有鲜明的节奏。曲:歌曲。故“舞曲”的“曲”读“qǔ”;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曲:使弯曲。故“曲求全”的“曲”读“qū”;
(2)曲径:曲折迂回的小路。曲:弯曲(跟“直”相对);
高歌一曲:引吭高唱一首歌曲。曲:歌曲。
是非曲直:事情的对和错、有理和无理。泛指对事的评断。曲:无理。
17. A B D 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1)“满身是耳朵,满身是眼睛”是夸张的说法。
(2)“轻吻”“昏昏欲睡”赋予波浪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把“我”比作“牛”,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4)连用三个句式相仿的句子,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18. 新鲜 舒服 一顺儿朝下 均匀 留一点儿空隙 法 法布尔 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是怎样挖掘住宅的 对蟋蟀劳动成果的赞美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详解】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自《爬山虎的脚》,部分原文: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该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解释: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赏析:此句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4)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解释: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赏析: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