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2: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侵略(luè) 陵园(líng) 灰烬(jìn)
B.郊区(jiāo) 剔除(tī) 建筑(zhù)
C.大殿(diàn) 笼罩(lǒng) 毁掉(huǐ)
D.宏大(hóng) 瑰宝(guī) 奉命(fèng)
2.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们的父亲) B.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中国)
C.九州生气恃风雷。(发怒) D.万马齐喑究可哀。(都沉默不语)
3.下列各组词语中,感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持之以恒 一意孤行 临危不惧
B.鼠目寸光 处心积虑 文质彬彬
C.博古通今 料事如神 才华横溢
D.碌碌无为 丧尽天良 呕心沥血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
B.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桂花、美人蕉、等好多花。
C.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柯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D.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臣字共七画 B.蔽的第八笔是“丨”
C.茶的最后一笔是“丶” D.泻的第六笔是“一”
6.找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
A.生灵涂炭 B.哀鸿遍野 C.家破人亡 D.丰衣足食
7.下列诗句不是表达友情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迎接检查,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
B.至今,那悠扬的歌曲仍然回响在我的耳边。
C.听了英雄模范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都到齐了。
9.对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到宋朝的军队北上统一中原的日子
B.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日子
C.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
D.等到宋朝的军队北上定都中原的那一天
10.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B.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C.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二、填空题
11.根据语境写词语。
jīn bì huī huáng( )的gōng diàn( ),shī qíng huà yì( )的长廊,这些唐代的jiàn zhù( ),无不让人惊叹,却在战争年代tǒng tǒng( )被侵略者huǐ miè( )了。
12.比一比,组词语。
祭( ) 恃( ) 哀( )
察( ) 侍( ) 衰( )
1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1)蓬莱 圆林 宏伟 幻想 ( )
(2)皇家 搏物馆 流连 漫游 ( )
(3)掠走 牲口 摇台 金碧辉煌 ( )
(4)杭州 保览 精华 罪证 ( )
14.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
(2)将军知道这儿有鱼不稀奇。( )
(3)将军一阵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 )
(4)岛那边是什么东西,搞得那么神秘?( )
1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拘”的解释有:①逮捕或拘留;②拘束;③不变通;④限制。
(1)人若想成就大事,决不能拘泥于小节。( )
(2)他认为必须不拘一格、破格选才。( )
(3)他因盗窃被警察拘起来了。( )
(4)就在这里,我度过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 )
16.选词填空。
忽然 居然
(1)这么难的一道证明题,小亮( )没用五分钟就做出来了。
(2)刚才还风和日丽的,( )狂风大作,下起雨来。
神秘 奥秘
(3)我将来要当一名潜水员,去探索海底的( )。
(4)古老而( )的北京,对每一位游客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17.给下面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括号里。
不仅……还……  是……也是……  虽然……但是……
既然……就…… 尽管……还是…… 因为……所以……
(1)圆明园的毁灭( )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蜜蜂( )能远游,( )远游的能力比不上鸟。
(3)( )状状身体不舒服,( )他没做课间操。
(4)( )你制订了学习计划,( )应当按照计划去做。
18.说说下面的句子朗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填序号)
A.急切 B.焦急 C.恳求 D.镇定
(1)“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
(2)“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 )
(3)“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 )
1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国( )民( ) 丰衣( )( ) 安居( )( )
( )荒( )乱 ( )( )外患 家破( )( )
( )不聊( ) 夜不( )( ) 人寿( )( )
(1)解放初期,我们国家( ),日子很不好过。
(2)如今,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过上了( )的好日子。
(3)唐朝鼎盛时期,人们常常( )。
(4)在新春之际,让我们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 )。
20.本单元课文充满浓浓的爱国之情,下列语句该怎样朗读呢?
A.缓慢而沉重 B.激昂而有力 C.坚定而深情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 )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
(3)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
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热心助人的海力布从 爪下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为了 他,指点他要了龙王嘴里的那颗宝石。从此,海力布能听懂 的语言。最后为了 ,他变成了一块 。
(2)《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是一个 ,讲的是一个叫的 猎人,为了 ,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的故事,表现了海力布 。
(3)牛郎的亲人是 ,最亲密的伙伴是 。在老牛的帮助下,他和 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后来由于 的干涉,他和妻子只能在每年农历的 月初 在鹊桥上相会,这天被人们定为 节。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A.侵略(luè)——lüè ,意思是侵犯掠夺。一国侵犯破坏另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或任何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行为。
2.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根据平日所积累的字词的意思及文学常识,结合诗句的语境进行作答。
A.“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是:在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乃翁是指你们的父亲。
B.“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C.“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D.“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齐喑(yīn),都沉默,不说话。
3.C
【详解】A.持之以恒、临危不惧都是褒义词,一意孤行是贬义词,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B.鼠目寸光、处心积虑都是贬义词,文质彬彬是褒义词,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C.都是褒义词。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料事如神: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才华横溢: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D.碌碌无为、丧尽天良都是贬义词,呕心沥血是褒义词,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
A: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它们是并列关系的短语,所以他么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修改为: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
B:美人蕉和等好多花之间不需要用顿号,后面已经没有其他的花了。修改为: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桂花、美人蕉等好多花。
C:柯庙和翠松是表示并列的,不用逗号而用顿号。修改为: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柯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5.A
【详解】此题考查汉字笔顺的识记能力,学生结合平时所学数笔画即可。
臣共6画: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
6.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分类能力的考查。从感彩上分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和家破人亡都是贬义词,丰衣足食是褒义词。
生灵涂炭: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
家破人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丰衣足食:指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7.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A.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这一艘船孤孤单单渐行渐远,慢慢的在碧蓝的天空消失到我再也看不见,只看到那滚滚的长江流向天边。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B.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C.出自唐代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又将绿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D.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8.A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B项用词不当,“歌曲”不能回响,应改为“歌声”。
C项缺少主语,“使”掩盖了主语,应去掉。
D项前后矛盾,“大部分”和“都”只保留一个。
9.B
【详解】考查诗句意思理解。
“王师北定中原日”出自南宋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A“等到宋朝的军队北上统一中原的日子”中“统一中原”说法错误。
C“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表意不完整,应是等到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D“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说法有误,应是收复中原失地。
10.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本题中使用修辞手法的是D项。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等。当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时要能灵活判断出来是哪一种。
A项:“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此句没有运用修辞。
B项:“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此句没有运用修辞。
C项:“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描写了松鼠的外貌特点没有运用修辞。
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灰色树影比喻成地上的小团花。
11. 金碧辉煌 宫殿 诗情画意 建筑 统统 毁灭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碧、殿、筑、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2. 祭祀 有恃无恐 悲哀 观察 侍卫 衰老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读准字音,正确理解字义。
祭:1.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 2.古代杀牲供奉鬼神。可组词:祭祀、祭礼、祭典、祭拜、家祭。
察:1.仔细看;调查。2.姓。可组词:视察、考察、察看、检察、查察。
恃:依赖;凭仗。可组词:矜恃、据恃、挟恃、所恃、自恃。
侍:1.陪伴侍候。2.姓。可组词:侍从、侍奉、服侍、奉侍、侍药。
哀:1.悲伤;悲痛。2.悼念。3.怜悯。4.姓。可组词:哀悼、哀求、哀伤、哀哭、哀痛。
衰[shuāi]:用粗麻布做成的丧服。可组词:衰减、衰朽、衰微、衰败、早衰。
衰[cuī]:用粗麻布做成的丧服。可组词:斩衰、齐衰。
13. 圆 搏 摇 保
【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
(1)圆林——园林;
(2)搏物馆——博物馆;
(3)摇台——瑶台;
(4)保览——饱览。
14. 奇怪 稀罕 凝望 神奇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1)纳闷:因感到疑惑而发闷。近义词有:疑惑、苦闷、烦闷、奇怪等。
(2)稀奇:稀少而奇特。近义词由:别致、瑰异、罕见等。
(3)凝视:聚精会神地看。近义词有:审视、凝望、注视等。
(4)神秘:难以捉摸,高深莫测。近义词有:奥秘、神奇、诡秘、机密等。
15. ③ ④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了一字多义。
(1)拘泥:不知变通;固执。这里“拘”的意思是:不变通,故选③。
(2)不拘一格:指不受某种规格、方式等的束缚。这里“拘”的意思是:限制,故选④。
(3)“拘起来”指公安机关把需要受侦查、审问的人,在规定时限内暂时关押起来。这里“拘”的意思是:逮捕或拘留,故选①。
(4)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这里“拘”的意思是:拘束,故选②。
16. 居然 忽然 奥秘 神秘
【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
忽然:来得迅速,突然。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1)本句话指小亮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道很难的题目做出来了,出乎人的意料,用“居然”最合适。
(2)本句话指原是大好天气,突然之间就起了变化,开始刮风下雨,用“忽然”最合适。
神秘: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
奥秘:隐藏的或未被认识的事物、道理等。这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不同之处在于“神秘”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而“奥秘”只能作为名词使用。
(3)结合句意,去探索“海底的什么”,这里应该用名词,故选“奥秘”。
(4)结合句意,“什么样的北京”,这里应该用形容词,故选“神秘”。
17. 是 也是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详解】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根据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和具体语境来选择关联词。
(1)此句前后为并列关系,所以用“是……也是”。
(2)此句前后为转折关系,所以用“虽然……但是”。
(3)此句前后为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4)此句前后为因果关系,所以用“既然……就”。
另外,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
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18. A B D
【解析】略
19. 泰 安 足 食 乐 业 兵 马 内 忧 人 亡 民 生 闭 户 年 丰 内忧外患 丰衣足食 夜不闭户 国泰民安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丰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兵荒马乱: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
内忧外患: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
家破人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民不聊生:百姓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1)题干提到“国家”和“日子很不好过”故填“内忧外患”。
(2)题干提到“偏远地区的农民过上好日子”故填“丰衣足食”。
(3)题干提到“鼎盛时期人们常常”故填“夜不闭户”。
(4)题干提到“风调雨顺”故填“国泰民安”。
20. A B C
【详解】此题考查朗读的语气。
1.该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表现出的是侵略者的肆意抢夺,而我们当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懦弱无能,对比烘托出了一种悲惨的氛围,因此,我们需用缓慢而沉重的语气来进行朗读。
2.该句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表现的是少年的朝气蓬勃与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用激昂而有力的语气来进行朗读。
3.该句子“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现的是他的一种坚定,因此需要用坚定而深情的语气来进行朗读。
21. 老鹰 报答 飞禽走兽 救乡亲们 石头 民间故事 海力布 挽救乡亲们的生命 不惜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哥哥嫂嫂 老牛 织女 王母娘娘 七 七 七夕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主要讲猎人海力布从老鹰的爪下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为了感恩,指点他要了龙王嘴里的那颗宝石,使他听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故事中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讲述了牛郎与兄长一家共同生活,但他们对牛郎不好,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老牛告诉牛郎,树林里有位美丽的姑娘,会和他结为夫妻。牛郎在树林里遇到了织女,两人相爱并成亲了。后来王母出现,带走了织女。老牛让牛郎用自己的皮做成鞋,飞上天,便可见到织女。牛郎飞上天后,王母拿下簪子划了条天河,隔开了牛郎与织女。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在七月初七这天在鹊桥相会,人们也就把这天定为七夕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