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0.2课《师说》课件(共46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第10.2课《师说》课件(共46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0:2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看名言-------
想大师-------
韩愈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集中讨论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他也因此被誉为当世“狂人”,这个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导入新课
1.了解“说”的文体知识、时代背景等信息,掌握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通过学习文章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学会有破有立的论述方式,提升写作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3.正确认识师者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学习的自觉性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这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社会背景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译文: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追随老师学习,现在(唐)则没听说有人敢为人师;有的话往往讥笑他,认为是个狂妄的人。只有韩愈奋勇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的讥笑和侮辱,招收后进学生,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容色严正地当老师。世人果然群起责怪他,指指点点,互递眼色,相互拉扯,加油添醋的非议他。韩愈因此得了狂妄的名声。
写作背景:世人耻学于师
背景链接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本文作于公元803年,当时韩愈35岁,在文坛上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讥讽为“好为人师”。《师说》就是回答这种责难的。
在《师说》中,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写作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有《韩昌黎集》传世。
在潮州虽仅九个月,韩愈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事:
韩愈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教育;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韩山 韩水 韩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 潮州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九个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知识链接
读韩愈
梁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知识链接
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
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
这种情况反映在当时的文坛和诗坛上,便分别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白居易等人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病;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真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
【新乐府运动】
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唐王朝正走向衰落。一方面,藩镇割据,宦官擅权,赋税繁重,贫富悬殊,蕃族侵扰,战祸频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对现实的弊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政治,缓和社会矛盾,使得唐王朝中兴。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更随意。
初中学过的《马说》《爱莲说》 《捕蛇者说》等等都属于“说”一类文体。
“说”,古意为“陈述,解说”,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题目解读】
古代文体类型
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
表:《出师表》 《陈情表》
论:《过秦论 》《六国论》
记:《石钟山记》《桃花源记》
铭:《陋室铭》
此外还有“序、志、书、疏、赋”等文体。
知识链接
  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闻( )道也固( )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也,夫庸( )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求学的人
用来……的、
传授。通“授”
懂得
那,指示代词
他,人称代词
本来
知道、懂得
相当于“于”
“以之为师”
学习道理
岂,哪
因此
无论、不分
疏通文意 探究文本
疏通文意
第1段
名词,疑难问题
句首发语词
存在的地方
跟从、然后
但是,表转折
译文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难问题如果不向老师请教,它们作为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了。在我前面出生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并且(然后)以他为师;在我后面出生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思考:第1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
择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两个角度
探究文本
重要性
必要性
可行性
三个方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从师的风尚
取独
超出(一般人)
以……为耻
尚且,还
承接连词
低于
……的原因
揣度语气副词,大约,大概
疏通文意
第2段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人
形作名,愚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对于
以……为耻
指示代词,那些
代词,指书
文辞的休止和停顿
指示代词,那些
宾前,不知句读
通“否”
第2段
形容词,糊涂
形作名,小的方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代词,这些
以……为耻
互相学习
这类人
代词,那些
名词作状语,成群
恢复
不屑与之同列

反问语气词
第2段
差不多
感到羞愧,以……为羞愧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中心
论点
分论点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纵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横比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推测
责备
讽刺
疑问的语气 肯定的责备 无法容忍
第2段
探究文本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固定的老师
以……为师
这类人
不一定
介词,比
懂得道理
专门研究
代词,此
第3段
疏通文意
学术技艺
第3段
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中心论点
分论点
①孔子从师
②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正面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探究文本
思考: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原文回答)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古之学者 必有师
译文: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先秦及秦汉散文
普遍
音节助词,不译
介词,被
介词,向
目的连词,来
赠送
代词
疏通文意
第4段
赞许,赞扬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1.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交代写作的缘由(作师说赠李蕃),委婉发出倡议。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3. 文章第四段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第4段
探究文本
思考: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②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从师而学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
探究文本
全文思路小结
一、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a从师的重要性
b从师的必要性
c从师的可行性
正面
论述
反面
论述
(对比论证)
(例证法、引证法)
(写作的缘由)
耻学于师的严重后果。
从师的正确态度
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难点探究①
.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观点值得商榷?
(1)《师说》中所体现的进步思想至少有三点:
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难点探究②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
(2)在对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态度上,虽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但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句意看,对前者存有偏见。
1.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其论证方法:结合文本完成下表。
篇目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劝学》 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接着论述学习的作用;最后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师说》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先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分析老师的作用和从师标准;然后列举当时社会不良风气,指出不从师的危害;后以孔子的言行来说明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使人懂道理、通业务;最后以李蟠为楷模,倡导从师的良风。
比较阅读
体会语言特色
2、结合文本,从作者身份、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来分析语言风格。
篇目 作者身份 写作目的 阅读对象 语言风格
《劝学》 稷下学宫的最高长官 鼓励学子“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学生
《师说》 国子监四门博士 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进行批判。 士大夫 子弟等
语言深厚严谨,善用比喻,句式整齐,客观冷静。
态度鲜明,善用对比,文气跌宕,感情充沛。
比较阅读
《劝学》《师说》同为说理,但两文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试分析原因。
两文风格不同,固然在于作者的气质不同,更取决于说理目的的不同:荀子“劝学”是针对一般学生而言,语气尽可能平实,说理尽可能透彻,让人信服;韩愈是谈从师的道理,更是要批判当时的社会风气,所以感情充沛,文笔激昂。
比较阅读
一.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而 吾从而师之
众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知识点梳理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两个词,跟随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小学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必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文 年十七,好古文
一.古今异义词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二、词类活用现象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而耻学于师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愈
④.小学而大遗
⑤.吾未见其明也
⑥.不耻相师
⑦.惑而不从师
名作动,低于,不及
形作意动,以······为耻
形作名,圣人、愚人
形作名,小(大)的方面
形作名,高明之处
形作意动,以···为耻
名作动,学习
名作动,有了疑惑
三、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师道也
③.吾从而师之
④.师道之不传
⑤.巫医乐师百工
⑥.齐师伐我
名,老师
动,学习
以…为师
动,从师(学习)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军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④.朔气传金柝
⑤.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流传
动,传授
名,解释经书的著作
动,传递,传送
名,客舍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⑥.策之不以其道
⑦.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理
道路
动词,说
风尚
名作动,取道
规律
名词,志向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则群聚而笑之
吾从而师之
小学而大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蟹六跪而二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承接或递进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假设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递进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强调)
就是
⒉连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非死则徙尔
表顺承,就
表选择,不是···就是;
表并列,就或不译
表转折,却;
表假设,就
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而耻学于师
8.不拘于余
判断句
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判断句
固定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被动句
名句填空
(1)文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 , ”。
(2)文中阐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困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 ”。
(3)文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而 , , ”。
(4)文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 , ”两句说明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的道理。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名句填空
(5)韩愈认为,圣人之所以更加圣明,是因为他们“ ”;而愚人之所以更加愚昧,是因为他们“ ”。
(6)文中指出,由于从师的态度不同,圣人和愚人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 , ”。
(7)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8)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 ,
”。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9)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传统,并由此得出“ , ”的结论,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
(10)文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 , ”两句来说明掌握学识有早晚且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11)《师说》是韩愈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12)文中揭示写作此篇文章的缘由的句子是“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