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2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 +物理八上第四章《 光现象》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4.2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 +物理八上第四章《 光现象》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5 18:15: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物理八年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人教版)
第2节 光的反射 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光的反射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是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延伸,又是后面理解平面镜、球面镜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光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光的反射现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学生也知道一些,但是具体的反射规律和规律的具体应用不是特别清楚。光的反射规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并且在教材中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是学生在物理课中碰到的第一个探究角度关系的实验,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方法的契机。
3.学习目标确定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4.学习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表项目评价内容掌握情况很好一般不好科学知识1认识光的反射定律,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2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科能力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设计实验、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通过实验谈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创设情境
在桌子后面藏一件物品,思考:用什么工具,能站在桌子前就可以看到该物体? 教师演示实验并提问:为什么用平面镜能看到物体呢? 由此引入课题——光的反射。 展示生活中光的反射图片。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拓展思路。 用学生可参与的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任务二:光的反射定律
刚才的小实验同学们看到光反射时传播的路径了吗?那么你能用桌上的仪器把光反射时传播的路径显示出来吗? 动画展示:利用光的反射传播路径依次讲述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反射面、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如果老师改变一下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变吗?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光在反射有没有什么特点和可遵循的规律呢?怎样才能更好的描述呢?你能通过光反射的路径把它们找出来吗? 教师给出实验探究内容:(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前可让学生讨论可折转硬纸板的作用。 (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 (3)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多次尝试,利用提供的硬纸板把光反射时传播的路径显示出来 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己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猜想光的反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展示各组设计的方案,取长补短,最后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填写好探究结果,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光路的显示有利于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和探究。 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探究要以实验为依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任务三:光路的可逆性
提问:如果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 演示:如下图所示,让入射光线FO逆着反射光线OF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新的反射光线的方向。 发现新的反射光线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播放视频《光的可逆》 引导学生体验: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个同学也能否通过镜子看到你的眼睛?试一试吧。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观察新的反射光线的方向。 学生观看视频、实验,归纳出光路可逆。 学生体验光路可逆,进一步加深理解。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实验结论。再通过直观视频,加强理解;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光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是光学的重要原理,是后面学习需要所以要充分重视。
任务四: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演示并提问:让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用白纸替换平面镜,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为什么呢?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和特征。平面镜表面很光滑,可以使一簇反射光线以相同的反射角反射出去;而白纸表面是粗糙、凹凸不平的,反射角是不同的,因此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间的区别。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是教学难点,但不是重点,需要学生能够分辨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任务五: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构建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6.板书设计 第2节 光的反射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0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80°,则镜面应( A ) A.逆时针转动20° B.时针转动20的 C.逆时针转动30° D.顺时针转动30°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 ) A.夜晚墙上出现的影子 B.夏天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 C.湖中出现的山和树的倒影 D.人在中午的阳光下影子变短了 3.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日食和月食都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C.人能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射入了人眼 D.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雷雨天一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拓展】路灯下观察自己影子的长度变化,并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多媒体课件、激光手电简、小平面镜、白纸、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实验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精神和通过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
21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物理八年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人教版)
本章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知识,规律性强,实验操作方便,在实验过程中容易体现探究的思想,所以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为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中,主要的考查点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以光的反射定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该掌握的内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本章课标要求
2.3.3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6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本章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十三个概念——光源、光线、光的反射、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漫反射、镜面反射、光的折射、折射角、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四个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三种作图——光的反射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光的折射作图。
物理思维:两种方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
科学探究:四个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光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对光的反射的研究,树立避免光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一)内容目标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5.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6. 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7. 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10. 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1.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2. 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能识别光的色散现象。
13.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二)学业目标
1.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 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 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5.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六、教学难点:
1. 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决问题思路。
2.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3. 平面镜成像特点。
4.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把握。
5.作光路图方法。
七、学情分析,教学建议:
在前三单元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单元学习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时,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和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并多加练习。
光的折射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制作简单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八、本章活动主题:
你见过“海市蜃楼”吗?
炎炎夏日,在高速路上开车,有时候会遇到一件怪事。明明看到远处路面出现了如同镜面或水影般的景象,可随着车子继续向前行驶,那些景象却又突然凭空消失。光天化日之下,这诡异的一幕该作何解释?到底是因为天太热驾驶员出现了幻觉,还是现实中的时空出现了扭曲?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玄机?
7月21日中午,李先生驾车沿高速公路行驶时,突然看到前方路面上出现了一片水迹,还映出了沿路车辆的倒影。因为担心水下有坑,李先生放慢了车速。可当他驾车驶近时,那摊水影却离奇失踪了。
李先生觉得可能是自己一时眼花,并未当回事。可没过多久,同样的一幕再次发生,前方的车辆犹如在水中浮沉,可一靠近,地面其实很干燥,一点儿水影子都没。
“我怀疑是天气太热,以至于被热出了幻觉。可坐在副驾驶的朋友说,他也看到了同样的画面,并且一路下去,这样的水影还真不少。”
李先生觉得非常奇怪,甚至有点毛骨悚然,在恐惧的情绪之下他还差点超了速。
你们知道“海市蜃楼”吗?你能帮李先生解开他心中的困惑吗?学完本单元,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九、教学过程性评价细目设计
学习任务 几个基本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光现象作图
优秀 1.能识别光源,熟知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熟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知道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4.知道光的反射现象,能解释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5.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6.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能识别光的色散现象。 7.熟知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8.知道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通过实验,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 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 熟知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能熟练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的反射作图。 2.能熟练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3.能熟练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完善光路图。
良好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4.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6.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能识别光的色散现象。 7.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8.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 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 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的反射作图。 2.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3.能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完善光路图。
合格 1.会识别光源,了解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并能举例说明。 3.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6.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会识别光的色散现象。 7.了解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8.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 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会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了解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的对应关系。 1.会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会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的反射作图。 2.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3.会用光的折射规律完善光路图。
十、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进(4-0) 生评 他评 师评
活动态度(15%)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课知识学习兴趣一般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实现未能预定任务
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基本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
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试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任务 操作器材较熟练,能够完成试验任务,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效率太低
观察分析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几乎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成果展示(35%) 汇报 交流 物理术语运用准确,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物理术语运用较准确,语句比较通顺 没有使用物理术语 ,过于口语化
十一、教学流程图(思维导图展现整个整体单元教学的思路及课时安排)
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