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8 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地位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九运动,西安事变。
2、作用
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上发生于1931 年至1936 年在这期间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特别是由于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因此在时间上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启下指的是本课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所以这一节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随着本节课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这就为整个第六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3.特点
本课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日本对中国的步步侵略;一条是中国社会各派力量对日本侵略的抗争。
4.课程标准
《2022 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二、说学情]
1.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2.学生特点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故事、视频、图片等资料的运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学法分析:同学们可以通过自主研读、分析归纳、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方法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唯物史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教学重点:
(1) 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影响。
(2) 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意义。
3.学难点:
(1)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据此,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设问引导法、情景再现法、兴趣激励法和材料分析法等进行教学。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 2022 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
1.情境创设
以赵一曼留给孩子的家书作为导入并设置问题:“家书中反满抗日指的是什么事件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时渲染赵一曼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为国牺牲的悲壮,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副标题:危机与选择。
2.整体感知:
整合教材内容,本节课设置三个主题,危机来临时的选择对应九一八事变、危机扩大时的选择对应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扭转时局的选择对应西安事变。在面对民族危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人们做出了何种选择呢 随着每个主题的学习,层层深入,渗透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教育。
3.任务驱动
根据新课标制定符合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目标4.材料研读
第一篇章:危机来临时的选择
(1) 设置材料分析的探究活动自主探索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在学生进行材料分析前进行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可以更加精准的理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2)展示柳条湖的地理位置和表格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报纸中的历史,引出西安事变的相关史事,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从以地图与表格的形式呈现基础知识,在历史地图的引导下感知九一八事变下的民族危亡时刻,与接下来讲解危机下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及东北军做出的“选择”建立关联,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讲解,感知其中的家国情怀。
第二篇章:危机扩大时的选择
(1) 通过解读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充分了解华北所遇危机,也从中感知此时此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 播放图片感受以清华大学救国会为代表学生群体挺身而出的场景,他们高举旗帜,呼吁救国,这是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做出的选择。
设计意图:利用报纸中的历史,引出西安事变的相关史事,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从通过问题设置理顺在危机下的选择者都有谁,同时引发思考国民党的选择是什么
(3) 在思考之下引出国民党面对危机来临时的不抵抗政策与华北危机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扭转时局的选择做出铺垫。
第三篇章 扭转时局的选择
设计意图:利用报纸中的历史,引出西安事变的相关史事,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从历史文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感悟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唇亡齿寒,国民党内部人员做出兵谏选择的英雄气概。
5.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三方面的态度,从而感知时局的复杂性,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该问题的大局意识做好了铺垫。
6.交流提升
对每一位英雄的选择进行思想渲染,在民族危亡之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华儿女选择以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行动谱写民族精神的篇章。这种团结一致也为接下来的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教育.
7.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点评
8.当堂达标: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播放相关图片和简单的史料,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问题,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有了不少的提高,反馈的意见也比较好,基本上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原则,创设情境提供史料、地图等,以问题式启发学生逐步探究得出结论,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对于近代史的学习,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穿插些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