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课件《地图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课件《地图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25 20: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2张PPT。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阅读猜一个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一常用地理工具
小明暑假准备到我国宝岛台湾去旅游,但他对台湾一点也不了解,于是老师建议他去买一张台湾省的地图。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张地图吧!认识地图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地图三要素: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
缩小的程度。常见的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请在台湾地图上指出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练习 将上面的文字比例尺和直线
比例尺分别化成数字比例尺。2.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或三千万分之一数字比例尺:1/100 000或1:100 000线段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使用比例尺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单位统一练 一 练1. 2.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比例尺1:200000实际距离=1500002千米=1:50000线段式0500米练习:在1:1 000 000地图上量得两地
间的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请算出两地
间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30千米练习:计算比例尺。(注意:先统一单位。)
1、图上5厘米,实地距离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比例尺为1:4 0千米,图上2.8厘米,实地距离为:1:1 000 000112千米比例尺大小1、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1/4000000
0 800千
2、中国地图的比例尺
1/80000000讨论;如何来比较两个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思考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分析与讨论:阅读课本17页第二段的相关文字和插图思考下列问题: (可讨论)
1.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哪些办法?
2. 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判读
(1)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2)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
方向?
(3)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4. 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判读?指向标地图定向练一练:
1.a在b的什么方向?2.b在c的什么方向?指向标法:指向标箭头方向是正北,然后再判别其他方向。某公园平面图根 据 经 纬 网 定 方 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地图定方向北西观察北极点观察南极点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地图上的图例中有各种符号,他们都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地图上一些常用图例北东一.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二 . 地图种类:
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卫星遥感地图等
三 . 地图的使用:归纳与总结地图的三个要素
一、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二、方向: 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1.利用指向标判读 2.利用经纬网判读 3.无指向标和经纬网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三、图例和注记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要熟悉.

选择适用的地图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地图根据内容详略选择地图海量信息的电子地图不同种类的地图云南省旅游图景点导游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地图内容详略与比例尺的关系活动一、地图评价概念:对地图质量进行鉴定,确定地图的使用程度,评定地图的科学水平。1.政治思想性(1)政区的划分
(2)国界的画法
(3)区域和地名名称与译名
(4)色彩的运用
(5)地图投影
2.地图的科学性(1)几何精确性
(2)内容的完备性
(3)地理一致性
(4)现势性
(5)统一协调性(1)几何精确性比例尺
地图投影
生产过程
地图存放于使用选自《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2)内容的完备性质量特征与数量特征
内容与指标
分类与分级(3)地理一致性地图表达的地理特征与实地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似性
衡量方法:
实地考察(最佳方法)
查阅更新更详细的资料(可行方法)
移位(4)现势性地图上所表示内容与当前实地地理特征的相符程度.(5)统一协调性投影选择和图幅安排
设计地图内容
制图综合
整饰方法
地理底图3.地图的艺术性(1)地图的清晰易读性
(2)地图的表现力
(3)地图的整饰效果选自《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二、地图阅读的程序1.位置和范围
2.水系
3.地貌
4.土质、植被
5.居民地
6.道路与管线
7.工矿企业
8.用文字写出区域地理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