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尚德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 B. C. D.
2.以头顶某恒星为参照点,该恒星第二次到达头顶所需时间为 (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秋分
4.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速度减慢
C.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5.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A.B. C.D.
6.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时差)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 )
气象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
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
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
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
7.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岩层①②③④的形成年代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9.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 )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
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 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 )
A.渭河平原 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 D.长江三峡
11.图中⑥处山地为 (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火山 D.岩层堆积成山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饱含碳酸氢钙的水流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CO2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河水被其拦截形成阶梯状的钙华池,似层层梯田,形成“钙华梯田”奇景。我国四川黄龙五彩池、云南白水台及土耳其棉花堡是世界著名钙华梯田景观区。左图为云南白水台钙华梯田景观图,右图为边石坝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景观与钙华梯田成因最相似的是 ( )
A.峰林 B.石笋 C.峡谷 D.三角洲
13.形成白水台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地壳抬升②流水溶蚀③流水沉积④石灰岩沉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乙岩石是 ( )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大理岩
读下面的地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地层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三、综合题
17.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每空2分)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约(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
(1)右图中,当地球由乙处向甲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 半球,陕西渭南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2)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距离观星台最近之日,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该日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上的 处。
(3)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离观星台最近的投影出现时间比北京时间12:00 (早或晚),原因是 。
18.读太阳照射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图中B点的昼长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AE表示 线(晨或昏),EC表示 线(晨或昏),所示地区日期是 。
(3)此刻,图中A、D四点的地方时:A 时,D 时。
(4)假设图中B的日期是今天,地球上同时存在的另一日期应是 天(昨或明)。
19.读图,完成问题。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6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4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4分)
20.材料 当地时间2020年10月28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某考古项目的参与者发现了鱼龙化石。该化石呈现在曾被台风“梅萨克”破坏的巨石上。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约2.3亿年前),约9 000万年前鱼龙灭绝,比恐龙灭绝早约2 500万年。
(1)(区域认知)试判断俄罗斯某考古项目的参与者发现鱼龙化石的巨石属于哪类岩石。(2分)
(2)(综合思维)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这块存在鱼龙化石的岩石是如何形成的?(6分)
地理答案
1.C 2.A3.B 4.C5.B6.D7.D8.B 9.A10.D 11.B12.B 13.B
14.C 15.D 16.A
17.
(1) 南 昼渐长、夜渐短 (2) 夏至 丁
(3) 晚 登封位于东经120度以西,地方时比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晚(强调东西关系)。
18.
(1) 北 12时 (23°26’N,90°E)
(2) 晨 昏 6月22日
(3) 6 0
(4)昨
19.
(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0.
(1)沉积岩。
(2)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鱼龙这种大型海栖爬行动物的遗体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