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18年6月,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飞抵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的小行星“龙宫”,开始对“龙宫”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2020 年12月,“隼鸟2号”释放的返回舱携带着从“龙宫”表面采集的岩石和灰尘样本返回地球。下图为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A. 误入木星大气层的彗星 B. 在小行星表面采集样本的探测器
C. 被返回舱带回地球的小行星样本 D. 在轨道中奔向小行星的“隼鸟2号”
2. 小行星“龙宫”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3. 图中的天体c和e分别是( )
A. 水星和土星 B. 金星和火星 C. 地球和木星 D. 火星和土星
2020年11月9日,科学家记录到了三年来最强的太阳耀斑爆发,11月份9天内爆发的耀斑比2020年前10个月爆发的总量还要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太阳大气层 ( )
A. 越向外,温度越低
B. 光球层的亮度最大,肉眼可见
C. 色球层厚度较太阳半径大
D. 由内到外依次是太阳内部、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5.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太阳活动是太阳能量的源泉 B. 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色球层
C. 日珥爆发时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D. 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差别很大
6. 2020年11月份的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 )
A. 世界各地极光绚烂多姿 B. 地球与在轨卫星的通信中断
C. 海上航行方向更加明确 D. 全球各地出现严重旱灾
下图为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示城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是 ( )
A.徐州 B.南京 C.苏州 D.淮安
8.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的成因最可能是
( )
A.北部地区降水更多 B.南部地区日照时数较短
C.南部地区海拔更高 D.北部地区距离海洋更近
9.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
A.庐山瀑布一泻千里 B.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
C.洞庭湖边凉爽的风 D.沿海地区利用潮汐发电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最近几个月的卫星测量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自2019年12月以来开始增加,确认进入第25周期,预计会在2025年7月会达到极大期(整体范围为2024年11月—2026年3月)。下图为太阳活动第24周期的黑子数量变化和第25周期黑子数量变化预测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根据材料推测第26周期太阳活动达到极大期可能在 ( )
A. 2032年 B. 2036年 C. 2040年 D. 2044年
11.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 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B. 太阳活动增强时地球上降水增多
C. 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D. 太阳风是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六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研究发现,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并有煤层;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并有煤层;从⑤地层到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越来越丰富。据此完成小题。
12. 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
A. ①——中生代 B. ③——晚古生代
C. ④——早古生代 D. ⑥——前寒武纪
13. 与③地层煤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植物类型是 (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
14. 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不存在的现象是 ( )
A. 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形成
B.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C.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格局
D. 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臭氧空洞主要出现在 (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16.图中X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大气的 ( )
A.温度 B.密度 C.压强 D.水汽含量
二、综合题:共52分
17.下面左图示意某天文台卫星捕捉到的一张太阳的照片,照片中太阳看起来像一张歪着脑袋的“笑脸”,右图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图中白色“眼睛”和黑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及各自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4分)
(2)根据右图说出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4分)
(3)除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其他表现。(4分)
18.下面图1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12分)
图1 图2
(1)指出图1中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4分)
(2)下列关于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4分)
①可能是鱼类化石 ②被子植物繁盛 ③可能是鸟类化石 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 ⑤是重要的成煤期
(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面左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右图示意地球图层结构,其中①、②虚线表示不连续界面。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________,在图中由_______、______(填字母)共同构成。(6分)
(2)分别说出①、②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及各自上下相邻的圈层。(6分)
(3)说出地震发生时,隆阳区人们经历的震感变化,并说明成因。(4分)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
(1)图甲B处为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之一,与B处相比,分析A处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4分)
(2)描述地球表面各纬度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4分)
(3)说明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4分)
尚德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一地理答案
1-5:DBCBC 6-10:BABDB 11-16:ABCDBA
17.(1)太阳活动:太阳耀斑、太阳黑子;(2分)位置:色球层、光球层。(2分)
(2)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4分)
(3)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无法使用,信鸽迷航;可能导致气候异常等。(任答2点,4分)
18.(1)三叶虫化石:古生代。恐龙化石:中生代。(4分)
(2)①⑤(4分)
(3)全球平均降水不断增多,气候变得湿润;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气候变冷。(4分)
19.(1)岩石圈 D E(6分)
(2)①:莫霍界面;上下相邻的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上地幔)。(3分)②:古登堡界面;上下相邻的圈层分别是地幔(下地幔)、地核(外核)。(3分)
(3)地表人们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分)
成因: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使得人们感受到上下颠簸,横波后到达,到达后地表感受表现为左右摇晃。(2分)
20.(1)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能见度高,太阳辐射丰富。(4分)
(2)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赤道向两侧先增后减,最大值出现在20°附近。(4分)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促进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