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鲁教版第三单元第3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第三单元第3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25 20:4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 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学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喀斯特地貌的名称由来: —— 喀斯特是原南斯拉夫一个石灰
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因可溶性岩
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奇特
地貌。后来逐渐演化成对这类地貌的专
门术语。喀斯特作用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
岩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CaCO3+CO2+H2O = Ca(HCO3)2 (溶蚀作用)
Ca(HCO3)2 = CaCO3↓+CO2↑+H2O (淀积作用)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 ==== CaCO3↓+CO2↑+H2O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岩石
水 性 (碳酸岩类岩石,如 )
性 (取决于:岩石的 和
的发育程度) 力 (取决于:
性 (取决于:可溶石灰岩白云岩透水空隙裂隙溶蚀流动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水中所含CO2、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按空间位置地面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峰 林
峰 丛
孤 峰
溶蚀洼地
落 水 洞 溶 洞
?
地 下 河
石钟乳
石 笋
石 柱 桂林及周边地形图想一想: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典型的
省区有哪些?广西云南贵州桂林美的让世界静止 深层拓展 你能从水文、气候方面说明为什么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如南方典型?--北方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量小,且水中的酸性物质少。课堂练习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
A、岩石的透水性 B、岩石的可溶性
C、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的多少
D、水中所含有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多少
2、下列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钟乳石 B、石笋 C、溶洞 D、落水洞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
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BDA4、关于喀斯特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地质作用 B、属于外力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其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5、不属于各种由碳酸钙沉积形成的堆积体的是 ( )
A、孤峰 B、石钟乳 C、石笋 D、石柱
6、喀斯特地貌沉积时古地理环境属于 ( )
A、陆地 B、冰川 C、河流 D、海洋
7、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 )
A、玄武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CADC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判断8~10题。
8.该版面景观是 (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9.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10.该景观地貌属于 (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BB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