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20: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A)
一、选择题
1.(3分)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衣 ①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②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B.食 ①蔬菜含维生素,种植时使用的尿素[CO(NH2)2]属于有机氮肥②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住 ①修建房屋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行 ①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②飞机所用的航空燃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
A.A B.B C.C D.D
2.(3分)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羊毛衫 B.蚕丝被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3.(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
B.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
D.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O2
4.(3分)蜂蜜甘甜,含有丰富的酶类、水溶性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锌、硒、钾、磷等,营养丰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属于糖类物质
B.蜂蜜中缺少的营养素是无机盐
C.蜂蜜中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
D.钙、铁、锌都属于微量元素
5.(3分)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3分)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灼烧闻气味一定能鉴别棉花和羊毛
B.硝酸铵溶液水后温度升高
C.有放热现象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用淀粉可以鉴别食盐和加碘食盐
7.(3分)最近,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C.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8.(3分)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方法是在路基上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  )不是主要需考虑的因素.
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B.玻璃强度
C.玻璃颜色 D.玻璃的隔音效果
9.(3分)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很多学生在完成1分钟跳绳项目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3个水分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与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10.(3分)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可能与水反应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
二、填空题
11.(4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2)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    (填“变大”或“变小”)。
(3)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12.(8分)下表是某品牌碘盐包装袋说明书.请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填空:
(1)说明书中精制盐、碘酸钾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   .
(2)下列物质遇到碘(I2)显蓝色的是   (填序号).A.蔗糖水B.米汤C.食盐水
配料表 精制盐、碘酸钾、抗结剂
含碘量 40~60mg kg﹣1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煮熟后加入碘盐
(3)工业上利用碘晶体(I2)与氯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制取碘酸钾(KIO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说明书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   .
三、解答题
13.(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以下是探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几个问题。
(1)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某些儿童由于偏食(不爱吃蔬菜、水果),结果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这是由于摄入    (选填:A.维生素 B.油脂 C.蛋白质)不足而引起的。
(2)室内空气污染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因为人有5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受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室内装修、家具涂料、建筑材料带来的污染物,如甲醛;二是室外流入的污染物,如    (写出一种物质名称);三是家庭利用燃料煮食物、取暖等形成的污染物,如    (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膳食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疾病。下列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选填:A.锌 B.氧 C.氮 D.铜 E.汞F.铁G.碘)。
(4)人体摄入过多食物时,会引起过多胃酸分泌。胃液的pH下降,使人体感到不适,此时服用消酸剂能有效调节胃内的pH,双羟基铝酸钠就是一种常用的消酸剂,其化学式为NaAl(OH)2C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由于Al3+在体内难以代谢。含量高了就会造成许多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再举一例生活实例,说明铝元素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5)低血糖患者每天都应注意摄入一定量含淀粉的食物,以使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列举一种富含淀粉的食物:   。
(6)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3H4O)。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10分)以下是姚池小朋友血液中某些元素检测结果的报告单(部分):
姓名:姚池 性别:女 年龄:5岁
标本种类:血 样本号:YS0130 报告日期:2007﹣5﹣10
序号 检测项目 结果 参考值
1 锌 7.7 11﹣22 mol/L
2 铜 16.9 14﹣29 mol/L
3 铁 17.8 9.0﹣21.5 mol/L
4 钙 2.0 2.2﹣2.7 mol/L
5 镁 0.84 0.8﹣1.2 mol/L
6 铅 0.28 0﹣0.48 mol/L
根据此份报告单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姚池缺乏的常量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姚池缺乏此元素会      ;检测项目中属于有害元素的是   (填元素名称).
(2)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建议她每天补充10mg的锌,姚池的爸爸要给她买了下面的补锌剂
【药品名称】葡萄糖酸锌片【形 状】片剂,味酸甜,微涩,有薄荷味.【药品组成】每片含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35毫克.
试通过计算说明姚池每天一共应该吃   片.
(3)姚池的妈妈认为葡萄糖酸锌片是营养补剂,多吃几片没关系.请你评价这一观点,并说出理由.   .
15.(10分)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食品标签上的营养素参考值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依据之一,它的计算公式为:营养素参考值%=×100%,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
饼干配料表 饼干营养成分表
小麦粉、植物油、白砂糖、鸡蛋、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碳酸氢钠、柠檬酸等)、食用盐 项目 每100g 营养素参考值%
蛋白质 6.8g 11%
脂肪 33.0g 55%
碳水化合物 12.0g 14%
膳食纤维 6.2g 25%
钠 240mg 12%
(1)包装饼干的塑料袋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废弃的饼干袋应放入    (填序号)垃圾桶。
(2)饼干配料中富含糖类的是    (写一种),它在人体内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    。
(3)添加剂磷酸氢钙(CaH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    。
(4)表中“营养素参考值%”最低的是    (填营养素名称,下同)。计算表中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最大的是    。
16.(8分)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二层时的氧化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一层时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以上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17.(8分)小芳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维生素C泡腾片功能:补充人体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氯化钠、酒石酸晶体、糖精钠、蔗糖、阿朴胡萝卜醛、橘味香精、维生素B贮藏:低温、避光、防潮
小芳要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请你参与小芳的探究: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   理由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的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①   ;②   。
18.(10分)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料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O2,该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   ,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   。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   。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
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5)浓硫酸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Ⅱ,测得的CO2的质量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9分)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6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
计算:(1)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O2密度按1.43克/升计,计算结果取整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A)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A、根据纤维的鉴别和乳化作用分析;
B、根据粉料的分类和氧气的性质;
C、材料的分类和分子的特点分析;
D、根据金属的锈蚀和石油的利用分析。
【解答】解:A、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化纤制品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正确;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溶解作用,错误,不合题意;
B、蔬菜含维生素,种植时使用尿素[CO(NH2)2]属于有机氮肥,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可燃性,错误,不合题意;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修建房屋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合题意;
D、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锈蚀,错误;航空燃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纯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蚕丝被是用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尼龙绳是用合成纤维制成的,合成纤维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分析】A、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有维生素;B、葡萄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C、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D、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强200多倍.
【解答】解:A、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有维生素,所以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故A说法正确;
B、葡萄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几十万到几百万,故B说法错误;
C、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故C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强200多倍,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4.【分析】可根据题干所给信息结合元素、营养素与人体的生理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错误;
B、蜂蜜中钙、铁、锌、硒、钾、磷存在于无机盐中,蜂蜜中缺少的营养素不是无机盐,错误;
C、蜂蜜中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正确;
D、钙是常量元素,错误。
故选:C。
5.【分析】A.根据人体获取维生素的途径来分析;
B.根据油脂的生理功能来分析;
C.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来分析;
D.根据甲醛的有毒来分析.
【解答】解:A.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正确;
B.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摄入过多会导致人体肥胖,影响健康,故正确;
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故正确;
D.甲醛有毒,食品用甲醛做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D。
6.【分析】A、根据物质的成分和性质来分析.
B、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进行解答.
C、根据中和反应实质来判断.
D、根据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来分析.
【解答】解:A、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成分是纤维素,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味,可以区别,所以A正确。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所以B错误。
C、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放热的反应,但放热的反应并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所以C错误。
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而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而不是碘单质,所以D不正确。
故选:A。
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品安全卫生与平衡膳食,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据此解答.
【解答】解: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A、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中含瘦肉精残留,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不能食用;加工成火腿肠后不能除去瘦肉精,因此不能食用。故不符合题意;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经过腌制后,不能除去污染物,而且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因此受污染的新鲜蔬菜不可食用,更不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符合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要求,故符合题意;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但是食品的种类还是尽可能多,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了解科学家使用透明玻璃覆盖在太阳能电池上作为路面的真正目的是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玻璃的隔音效果优劣不是考虑的范围.
【解答】解:A、因为发生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与反射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玻璃表面的粗糙程度直接影响它对太阳光线的反射情况,影响对太阳光线的收集。所以应该考虑玻璃表面粗糙程度。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将玻璃覆盖在太阳能电池上作为路面,所以要考虑玻璃的强度。B不符合题意。
C、物体颜色的深浅影响对太阳光线的吸收,颜色越深的物体对太阳光线的吸收效果越好。所以要考虑玻璃颜色。C不符合题意。
D、所用玻璃的隔音效果与科学家利用它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目的无关,不需考虑。D符合题意。
故选:D。
9.【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葡萄糖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1: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两者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分析】首先根据分析出发生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及金属钠的有关的信息等。
【解答】解:A、由于金属钠可以和NH3反应生成氢气,因此也有可能和含有氢元素的水发生反应,所以要让反应不能发生在钠和水之间,因此控制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故A正确;
B、由于金属钠在97~100℃熔融,而铁的熔点是1535℃,故B正确;
C、由于氨基钠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但在生成维生素A的同时有可能也生成了其他物质,因此维生素A中不一定含有钠元素,故C错误;
D、根据题意可得,金属钠和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钠和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分析】(1)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钙元素。
(2)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则pH变小。
(3)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瘦肉中富含蛋白质;食盐中富含无机盐。
故答案为:
(1)钙;
(2)变小;
(3)瘦肉。
12.【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盐、碘酸钾属于无机盐,淀粉遇碘变蓝,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精制盐、碘酸钾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无机盐,故填:无机盐.
(2)淀粉遇到碘(I2)显蓝色,米汤中含有淀粉,故填:B;
(3)工业上利用碘晶体(I2)与氯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制取碘酸钾(KIO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KClO3 2KIO3+Cl2↑,故填:I2+2KClO3,2KIO3+Cl2↑.
(4)根据说明书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见光或加热时容易分解,故填:见光或加热时容易分解.
三、解答题
13.【分析】(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果缺乏维生素会导致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
(2)根据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考虑。
(3)根据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的种类分析回答。
(4)根据双羟基铝酸钠的化学式及铝的性质分析回答。
(5)根据常见的是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回答。
(6)根据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解:(1)蔬菜和水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某些儿童由于偏食(不爱吃蔬菜、水果),结果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是缺乏维生素。
(2)空气中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室外流入的污染物有可吸入性颗粒等;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3)由人体中含有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可知,在锌、氧、氮、铜、汞、铁、碘中,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的是锌、铜、铁、碘。
(4)NaAl(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7+(1+16)×2+12+16×3=144,;由于铝能与酸反应,碳酸饮料常用铝制盒盛放,Al就会部分溶解在饮料中从而进入人体;
(5)由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可知,富含淀粉的食物:面粉、马铃薯等;
(6)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4O+7O26CO2+4H2O。
故答案为:(1)A (2)可吸入颗粒物 CO (3)A、D、F (4)144 碳酸饮料常用铝制盒盛放,Al就会部分溶解在饮料中 (5)面粉(或马铃薯等) (6)2C3H4O+7O26CO2+4H2O。
14.【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缺乏的元素;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回答缺乏后果;根据微量元素中的有毒元素种类回答最后一空.
(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先计算葡萄糖酸锌中锌的质量分数,再根据每天补充10mg的锌计算折合多少葡萄糖酸锌,最后得出每天一共应该吃几片.
(3)根据营养元素不足和过量都对人体有害回答.
【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锌和钙含量偏低,其中之一锌是微量元素,钙是常量元素;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在上表中,铅是对人有害的微量元素.
(2)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葡萄糖酸锌中锌的质量分数==14.29%,每天补充10mg的锌,折合多少葡萄糖酸锌10mg÷14.29%=69.98mg,每天一共应该吃的片数为69.98mg÷35mg=2.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故答案为:(1)Ca;得佝偻病或发育不良;铅;
(2)2;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15.【分析】(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根据垃圾分类分析;
(2)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种类分析,根据糖类的作用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解答】解:(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包装饼干的塑料袋属于合成材料,废弃的饼干袋应放入可回收垃圾桶,故选:b;
(2)饼干配料中富含糖类的是小麦粉或白砂糖,它在人体内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3)磷酸氢钙(CaHPO4)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2)×1+(+1)×1+x+(﹣2)×4=0,x=+5;碳酸氢钠中钠元素为+1价,碳酸氢根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
(4)表中“营养素参考值%”最低的是蛋白质;营养素参考值%=×100%,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蛋白质的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脂肪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碳水化合物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12g÷14%≈85.7g;膳食纤维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钠元素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故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为碳水化合物。
故答案为:
(1)合成;b;
(2)小麦粉或白砂糖;能量;
(3)+5;NaHCO3;
(4)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16.【分析】(1)根据金属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分析判断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推断的结果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分析反应类型.
【解答】解:(1)金属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因此硫酸能够和铁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2)(3)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Fe+H2SO4═FeSO4+H2↑;(2)Fe2O3+3H2SO4═Fe2(SO4)3+3H2O;(3)BaCl2+H2SO4═BaSO4↓+2HCl; (2)(3).
17.【分析】维生素C的辅料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晶体,在水中溶解生成气体;因为有碳酸氢根,所以会有二氧化碳生成;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防止变质。
【解答】解:根据辅料中的成分,可猜想气泡成分;维生素C泡腾片内有碳酸氢钠、酒石酸晶体,两者反应会有CO2生成。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快速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杯子上;石灰水上有一层白膜;该气体是CO2气体。
回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根据维生素C的成分推断知,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防止变质。
故答案为: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CO2;理由: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是CO2
低温原因: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
维生素C泡腾片内的维生素高温易流失。
防潮原因: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CO2;维生素C泡腾片内的碳酸氢钠、酒石酸晶体遇水溶解,两者会反应;
18.【分析】(1)根据在实验开始时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为了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需要知道塑料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
(5)考虑碱石灰也会吸收水分。
【解答】解:(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装置Ⅰ中生成氧气,使Ⅰ内压强增大。
(4)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也就是要知道塑料和二氧化碳质量的质量关系,所以需要称量的是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故选:AC。
(5)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因为碱石灰也会吸收水分,若无装置Ⅱ,则装置Ⅲ会偏重,即测得的CO2的质量会偏大。
故答案为:
(1)装置气密性;(2)2H2O22H2O+O2↑;
(3)装置Ⅰ中的过氧化氢继续分解生成氧气,使Ⅰ内压强增大;
(4)AC.(5)吸收水分,偏大。
19.【分析】根据葡萄糖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和葡萄糖(C6H12O6)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氧气的体积数,然后由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求得客气的体积数.
【解答】解:(1)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6H12O6+6O2=6CO2+6H2O
180 192
1000g×5% x
180:192=(1000g×5%):x
解之得:x≈53g
(2)由O2密度按1.43克/升计,则53g氧气的体积数是:V=53g÷1.43克/升≈37升;由于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约占21%,则需空气的体积是:37升÷21%=176升.
答:(1)理论上至少消耗O253克;(2)176升空气中含有53克质量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