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含解析)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含解析)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21: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4,6-三硝基甲苯又叫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
B.石炭酸又叫苯酚,可用于杀菌消毒
C.电石气又叫乙炔,可以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D.甲酸又叫蚁酸,其水溶液可以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标本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乙醇的催化氧化:
B.乙酸乙酯的制备:
C.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2+HBr
D.三氯甲烷与液氯混合后,强光照射,发生反应:
3.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白酒、红酒、啤酒都含有
A.甲醇 B.乙醇 C.乙醛 D.乙酸
4.若将2-溴丙烷转化为1,2-丙二醇,发生反应类型的顺序正确的是
A.消去-加成-水解 B.取代-消去-加成 C.消去-取代-加成 D.水解-取代-取代
5.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限的化学家是
A.维勒 B.李比希 C.科里 D.范特霍夫
6.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葡萄糖能发生还原反应,可用于玻璃镀银
B.纤维素能发生水解反应,可用于制烈性炸药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可用于制甘油和肥皂
D.饱和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可用于提纯蛋白质
8.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食品包装袋 B.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C.合理利用可燃冰有利于弥补能源短缺 D.用含甲酚的药皂除菌消毒,是利用酚类物质的强氧化性
9.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D.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式: B.羟基的电子式: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的球棍模型:
11.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下列醇类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①甲醇②1—丙醇③1—丁醇④2—丁醇⑤2,2—二甲基—1—丙醇⑥2—戊醇⑦环己醇
A.①⑤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2.新冠肺炎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席卷全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中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高温可以使冠状病毒失去活性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C.“84”消毒液、双氧水可以有效杀灭病菌,利用的是它们的强氧化性
D.医院所用的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与NaOH和溶液发生反应
B.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作红色颜料 B.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漂白剂
C.银氨溶液具有弱氧化性,可用于制银镜 D.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15.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e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B.2022冬奥部分场馆建筑应用了新材料碲化镉发电玻璃,其中碲和镉均属于过渡元素
C.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当
D.冬天前用石灰浆喷洒树皮可以杀死虫卵
二、填空题
16.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甲醛 B.乙烯 C.乙酸 D.油脂 E.葡萄糖 F.蛋白质
(1)蚕丝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可用于生产肥皂的原料是________;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
(4)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________;
(5)用于制造食物保鲜膜的聚乙烯的原料是________;
(6)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的是________的水溶液。
17.(1)乙炔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2)葡萄糖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3)芯片中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所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制硫酸过程中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机物A可以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已知: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1)实验过程中,加入药品时,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所需正丁醇的量大于酸化的Na2Cr2O7的量,原因_______。
(2)反应过程中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_______时,收集产物。
(3)反应结束,为将正丁醛与水层分开,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_______口分出。
(4)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_______,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20.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为20%的H2SO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
(2)试剂2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为检验淀粉液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_________;
(5)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_________(填”能”或”否”)否,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21.一个碳原子上如果连有3个氢原子,则这样的氢原子称为伯氢,如果只连有2个氢原子,则这样的氢称为仲氢,例如:-CH3中的氢原子为伯氢,-CH2-中的氢原子为仲氢。已知在烷烃中伯氢和仲氢被取代的活性因反应的条件不同而不同。在高温下伯氢与仲氢被取代的活性相等,则可以称之活性比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烷在高温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式如下:
则在一氯代丙烷中1-氯丙烷在产物中的占有率为_______;
(2)常温下丙烷也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式如下:
则在常温下伯氢和仲氢的相对活性比为_______。
试卷第2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种烈性炸药,俗称TNT,可用于开矿,A正确;
B.苯酚俗称石炭酸,有毒,能使病毒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正确;
C.电石气为乙炔,聚乙炔中含有单键和双键交替的结构单元,有类似石墨的大π键,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C正确;
D.甲酸又叫蚁酸,但制作生物标本的为甲醛的水溶液,D错误;
故选D。
2.B
【详解】A.CH3CH2OH在Cu或Ag的催化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A正确;
B.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羧基脱去 OH, 羟基脱去 OH中的 H,相互结合生成水,该反应可逆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故B错误;
C.液溴和苯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三氯甲烷与液氯混合后,强光照射,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B
【详解】白酒、红酒、啤酒都含有酒精,化学名称是乙醇,故选B。
4.A
【详解】2-溴丙烷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1,2-二溴丙烷在发生水解反应转化为1,2-丙二醇,故A正确;
故选A。
5.A
【详解】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合成出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所以本题答案选A 。
6.C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OH、-COOC-、-COOH,结合烯烃、羧酸、醇、酯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A、不含苯环,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
C、含有羟基,邻位含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羧基等,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故C正确;
D、-COOH、-COOC-可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 NaOH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羧酸、醇及酯性质的考查。
7.D
【详解】A.葡萄糖含醛基具有还原性,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玻璃镀银利用的是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故A错误;
B.纤维素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不能用于制烈性炸药,故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可用于制甘油和肥皂,故C错误;
D.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通过盐析可以提纯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聚氯乙烯树脂受热分解生成有毒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A错误;
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所以工业酒精不能用于勾兑白酒,故B错误;
C.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是重要的能源,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合理利用可燃冰有利于弥补能源短缺,故C正确;
D.用含甲酚的药皂除菌消毒,是利用酚类物质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但两者聚合度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C正确;
D.蔗糖没有醛基,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A错误;
B.羟基的电子式为,选项所给电子式为OH-电子式,B错误;
C.葡萄糖内的醛基可以自发的与相邻碳原子上的羟基发生可逆反应,形成半缩醛结构,如图所示,C正确;
D.由于Cl原子半径比C原子半径大,故选项所给模型不能代表CCl4,且该模型为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D错误;
故答案选C。
11.B
【详解】醇类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邻碳原子,且邻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甲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没有邻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2,2—二甲基—1—丙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碳原子上没有连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1—丙醇、1—丁醇、2—丁醇、2—戊醇、环己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碳原子上都连有氢原子,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则②③④⑥⑦符合题意,故选B。
12.D
【详解】A.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高温可以使冠状病毒失去活性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B正确;
C.“84”消毒液、双氧水中分别含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两者均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病菌,C正确;
D.医院所用的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70%, D错误;
故选D。
13.B
【详解】A.分子中的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但不能与反应,故A错误;
B.1mol可消耗,1mol苯环可消耗,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发生反应,故B正确;
C.该有机物与可在上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在酚羟基的邻对位上发生取代反应,该有机物可消耗,故C错误;
D.联系苯和乙烯的分子结构,两个苯环所在平面跟所在平面不一定共平面,因此,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是8个,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颜料,与氧化铁是否与酸反应无关,A错误;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用于有色物质的漂白,B错误;
C.银氨溶液具有弱氧化性,可以和还原性的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还原为银,C正确;
D.晶体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因此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这与其熔点高的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5.B
【详解】A.是半导体材料,性质类似于晶体硅,可作为光电转化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故A不符合题意;
B.碲为主族元素,故B符合题意;
C.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在牙膏中添加的或均能防止龋齿,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当,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前用石灰浆喷洒树皮,使虫卵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变性而死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F D C E B A
【详解】(1)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答案为:F;
(2)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即肥皂的主要成分),故油脂可用于生产肥皂,故答案为:D;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说明是酸性溶液,故只有乙酸溶液呈酸性,故答案为:C;
(4)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故答案为:E;
(5)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用于制造食物保鲜膜的聚乙烯,故答案为:B;
(6)35%~40%的甲醛水溶液也称为福尔马林溶液,常用来浸制生物标本,故答案为:A。
17. H-C≡C-H 羟基、醛基 第三周期ⅣA族 4FeS2+11O22Fe2O3+8SO2↑(或2SO2+O22SO3)
【详解】(1)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含1个碳碳三键,其结构式为H-C≡C-H;
(2)葡萄糖分子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醛基;
(3)芯片中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为Si单质,Si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
(4)工业制硫酸过程涉及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其中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8. 消去反应 C和D
【详解】(1)A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C,C和D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为同分异构体关系;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反应的方程式为 ;
(3)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
19.(1)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
(2)76℃左右
(3)上
(4)无水硫酸铜
【分析】酸性条件下,Na2Cr2O7将正丁醇氧化成正丁醛。
【详解】(1)醛基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成酸,Na2Cr2O7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醛,因此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正丁醛进一步氧化,所需正丁醇的量大于酸化的Na2Cr2O7的量,故答案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
(2)由表中数据可知,正丁醛的沸点为75.7℃,因此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到产物正丁醛,故答案为:76℃左右;
(3)由表中数据可知,正丁醛的密度小于水,溶液分层后,水在下层,正丁醛在上层,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答案为:上;
(4)水遇无水硫酸铜变蓝,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含有水,反之则不含水,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20. 作催化剂 氢氧化钠溶液 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 H++OH﹣=H2O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葡萄糖显蓝色 否 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 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分析】(1)稀硫酸在淀粉的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
(2)根据氢氧化铜与醛的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进行解答;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反应①为淀粉的水解反应,反应生成葡萄糖,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加入淀粉后显示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
(5)根据氢氧化铜能够与稀硫酸反应导致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剩余的硫酸。
【详解】(1).淀粉的水解过程,必须加入稀硫酸作催化剂,加快淀粉的水解反应速率,故答案为:作催化剂;
(2).稀硫酸能够与氢氧化铜反应,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应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H++OH-=H2O;
(3).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水解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故答案为:(C6H10O5)n+nH2OnC6H12O6;
(4).淀粉遇碘显示蓝色,据此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方法为: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故答案为:显蓝色;
(5).如果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催化剂稀硫酸,由于硫酸能溶解Cu (OH) 2而使实验失败,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为了避免实验失败,应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故答案为:否;硫酸能溶解Cu (OH) 2而使实验失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21.(1)75%
(2)1︰4
【详解】(1)丙烷分子中含有6个伯氢、2个仲氢,而1-氯丙烷取代的是伯氢,2-氯丙烷取代的是仲氢,因此在一氯代丙烷中1-氯丙烷在产物中的占有率为;
故答案为:75%;
(2)丙烷分子中含有6个伯氢、2个仲氢,而1-氯丙烷取代的是伯氢,2-氯丙烷取代的是仲氢,由于在常温下1-氯丙烷是43%,2-氯丙烷是57%,设在常温下伯氢和仲氢的相对活性比为x:y,则,解得x:y=1:4;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