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高二上 选必上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壹
了解狄更斯及其作品
看优秀作文范文时,你一定看过同学们引用过这句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大卫 科波菲尔》
02
03
“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
高尔基
“是一位革命者,敢于蔑视重议院。”
萧伯纳
作者简介: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
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艰难时世》《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董贝父子》等。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创作方法概括为“经验想象,糅合为一”。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雾都孤儿》 《双城记》
《远大前程》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作品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
贰
走进课文
《大卫 科波菲尔》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论断的是法国作家蒲鲁东,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
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广阔和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十分深刻。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一、《大卫 科波菲尔》词义识记
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屈尊俯就:委屈对方俯下身将就你。有对方高人一等,看不起人的意思。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明媒正娶: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二、概括《大卫 科波菲尔》主要事件
通过结识米考伯夫妇,紧扣“成长”这一线索,体现了“我”的善良以及对造成米考伯夫妇这一切社会根源的深刻批判。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二、概括《大卫 科波菲尔》主要事件
2、初读课文,小说节选部分叙述了大卫在格林比货行当童工的经历,共写了哪些主要的事请呢?
(1)“我”在十岁那年被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2)结识米考伯先生,入住他家并成为他的房客,与他们一家逐渐成为朋友。
(3)米考伯先生欠债被捕入狱,我去监狱探视米考伯先生。
(4)米考伯太太和孩子也搬进了监狱,我另找住处,仍与米考伯一家交往。
(5)米考伯先生将援用债务人法,请求释放。
(6)多年后回顾这一段经历,“我”收获了丰富的人生感悟。
叁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直击高考——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2018年:《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9年:
《理水》: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直击高考——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2019年:
《小步舞》: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020年:
《书匠(节选)》:
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直击高考——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2022年《江上》:
9.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2023年: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9.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1、米考伯先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和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1) 肖像描写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作者运用了肖像描写,通过对他体型、头及脸的描写,突出了他长相滑稽的特点;通过对手杖与眼镜的描写,突出了他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体现了他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的性格特点。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1、米考伯先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和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2) 语言描写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米考伯先生详细给我介绍地址,设身处地地替“我”着想,多次“露出亲密的样子”,写出了米考伯先生的善良;“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写出了他爱慕虚荣、不切实际的性格特点。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俯就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1、米考伯先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和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3)动作描写
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
当陷入困境,债主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走了之,而债主一走,顷刻之间将皮鞋擦得锃亮,显示出米考伯先生窘迫尴尬的生活处境,又突出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通过以上的分析,米考伯先生是一个对我热情、关心、真诚为我处处考虑的“慈父”形象,但又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债多不愁、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滑稽形象。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2、简要概括米考伯太太的形象特点。
米考伯太太生活艰难、不切实际(不务实)、不懂持家、爱慕虚荣、喜欢挥霍,但是善良,乐善好施,不贪小便宜,对米考伯不离不弃。
她将娘家的辉煌成天挂在嘴边,虽然她的“娘家人”也并没有出现;她不懂持家之道,她用典当生活用品的钱来大吃大喝。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3、作者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一方面同情他们悲惨的遭遇,但又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温和的讽刺,用喜剧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他们的悲剧色彩。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3、作者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什么?
(1) 赋予人物盲目乐观的精神
米考伯太太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一部滑稽剧:将娘家的富裕天天挂在嘴边,她的“娘家人”却一直没有出现过,用典当生活用具的钱大吃大喝;米考伯先生遇到债主逼债时,甚至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但债主一走顷刻有说有笑,信奉说法“有朝一日,时来运转”。
(2) 让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喜剧色彩
米考伯夫妇在贫穷和债务的苦孩子备受折磨,命运悲惨又滑稽,在他因欠债而被关进监狱后,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历过这样沉痛的忏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
肆
拓展: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1、米考伯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米考伯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米考伯是大卫在格林比货行做童工时的房东,最后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因无力偿还账务而身陷囹圄,最显著的特点是得乐且乐,梦想有一天会时来运转,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他的爱慕虚荣、乐观,尤其是他乐天知命、债多不愁、喜欢讲排场的性格,使他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后人将这些行为及其背后的思想概括为“米考伯主义”。
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2、文学作品中的其他经典形象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
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一个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所麻木而最终又被社会抛弃吞没的下层知识分子。
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2、文学作品中的其他经典形象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边城》翠翠
主人公翠翠:
翠翠,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生的化身与极致。
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2、文学作品中的其他经典形象
我把我的爱,我的肉,我的灵魂,我的整个儿都给了你!而你,却撒手走了!我们本该共同行走,去寻找光明,可你,却把我留给了黑暗!——《雷雨》繁漪
繁漪的性格是两个方向上的极端:极端的压抑与极端的报复,她具有鲜明的“雷雨”的性格,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有那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
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2、文学作品中的其他经典形象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雷雨》方鸿渐
作为一个“围城人”形象,他跟我们一样作为普通人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
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2、文学作品中的其他经典形象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
他典型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特征是“在假想中克敌制胜”。
文学作品塑造的经典形象
简单比较:
米考伯主义和阿Q精神胜利法有什么不同?
米考伯夫妇儿女众多,负债累累,要被关进债务人监狱,两人哭得肝肠寸断。米考伯夫妇对悲剧生活的乐观幻想使黑暗的场景变得生动起来,读者也为他们的乐观所鼓舞,可怕的场景又被他们快乐的态度平衡着——体现在米考伯先生所信奉的说法“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总的来说,“米考伯主义”是一种乐观,看得开的心际。
而阿Q精神胜利法则是自欺欺人,自嘲,自解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精神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可忘却。由于这种精神的支配,阿Q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稀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参考《郝玲君 《大卫·科波菲尔》优质课教学设计》
伍
主旨探究
《大卫 科波菲尔》
1、再读课文,请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方面: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外部狭窄、泥泞;内部破败不堪,腐臭难闻。
人物方面: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反映了人物悲惨的遭遇。
社会环境方面: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资本家为了雇佣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大量使用童工,揭露了盛世下的阴暗面,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丑恶行径,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童工制度的指责,严重侵犯了人权,不合人道。
主旨方面:揭示社会差异的悬殊,社会问题的日益显现,昭示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
1.对货行的描写
《大卫 科波菲尔》
1、再读课文,请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方面:“破破烂烂”、“全部空空”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
情节方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债与入狱做铺垫。
人物方面:也从侧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妇二人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
2.对米考伯住宅的描写
《大卫 科波菲尔》
1、再读课文,请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方面:突出了监狱的简陋
人物方面: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前去探监,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对友情的珍惜。
主旨方面:讴歌和赞扬了建立在善良正直的人性光辉之上的人道主义,强调“仁爱”的复归,大卫便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3.对监狱的描写
《大卫 科波菲尔》
2、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暗示社会环境。
(2)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3) 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意境。
(4)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交代了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6)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7) 揭示、暗示或升华文章的主题。
《大卫 科波菲尔》
3、小结:本文的主旨是
本文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眼睛写出了十九世纪英国底层的社会生活,写出了周围的人和事对他成长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宽厚、善良、仁爱等美德的赞美,小说还触及了社会上很多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比如腐朽落后的教育制度和司法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万能而又万恶的金钱、财产所引起的婚姻问题,妇女问题,失业问题……
忧来无方,
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托尔斯泰
感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