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2:16:49

文档简介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B.《鲸》的作者在文中主要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好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感情会融入到他描写的场景中。
D.“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句中的三个时间过渡用句号,突出了“我”的焦急。
【答案】A
【详解】BCD说法正确。
A.有误,单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称谓。
2.读句子,体会其所蕴含的感情,选择正确的选项。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解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热豆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
A.这段话蕴含着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留与喜爱之情。
B.这段活蕴含着对过往艰苦生活的无限恋与味。
C.这句活中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答案】C
【详解】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父亲给“我”带粽子,然后带“我”吃豆腐脑,“我”和父亲相互谦让,体现了父子间的温情。
3.下列字形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誉写 B.慈详 C.平衡 D.原泉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誉写——誊写:照底稿抄写。
B.慈详——慈祥:指老年人或父母温和的态度和神色。
C.正确。
D.原泉——源泉: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源。
4.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
A.父亲比母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水平高。 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述了巴迪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精彩极了”是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糟糕透了”是父亲严厉的爱,使孩子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父母之爱虽然形式不同,但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C项理解正确。
二、填空题
5.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得意( )( ) 推门( )( ) 失声( )( )
(1)考试得了第一的弟弟( )地在我面前炫耀。
(2)听完父亲的批评,我扑到床上( )。
(3)妹妹猛地( ),把我吓了一跳。
【答案】 扬 扬 而 入 痛 哭 得意扬扬 失声痛哭 推门而入
【详解】略
6.拼一拼,写一写。
(1)小林性格miǎn tiǎn( ),见到生人会有些不知所措。
(2)我小心jǐn shèn( )地抱住船舵,使方向不偏离。
(3)姐姐一到家就大声地叫rǎng( ):“快看,我的诗集出bǎn( )了。”
【答案】 (1)腼腆 (2)谨慎 (3)嚷 版
【详解】略
7.把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誊t 歧q 腼m 腆t
篇p 谨j 祥x
【答案】 éng í iǎn iǎn iān ǐn iá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誊:读音是“téng”,意思是誊写。
歧:读音是“qí”,意思是岔(道);大路分出的(路);不相同;不一致。
腼:读音是“miǎn”,意思是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腆:读音是“tiǎn”,意思是丰厚;凸出或挺起。
篇:读音是“piān”,意思是首尾完整的文章;一部书可以分开的大段落;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量词,用于文章、纸张、书页等。
谨:读音是“jǐn”,意思是谨慎;小心;郑重地。
祥:读音是“xiáng”,意思是吉利。
8.巧辨双胞胎(比一比,再组词)。
【答案】糟糕 渴望 截住 稿件 集中 辅助
遭受 竭尽 载客 搞垮 售货 铺路
【详解】
9.本文以父亲和母亲对作品的评价为标题,别出心裁。请试着拟题。
1.童年趣事——写自己做饭把盐当成糖放到菜里的事,题目可以定为:
2.难忘的经历——写“我”回家没带钥匙,在邻居家等候的事,题目可以定为:
【答案】 盐?还是糖? 等待中的美丽
【详解】可持续上升的理解概括能力。合理意对即可。
答案为:盐?还是糖? 等待中的美丽。
三、现代文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曾经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懂道理的人,都不必打。只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怎么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10.根据上下文②中划横线理解词语的含义。
刻苦铭心:
11.品析第3段中画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为什么面对孩子摔破碗盆、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服“我”都不曾打他?(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13.怎样理解第11段的“最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4.第13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5.你对于父母责打孩子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0.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被父母保护的样子,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疼爱和怕孩子受到伤害的心情。 12.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13.孩子做错事让父母感到心疼和无奈,父母对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而感到心疼,因为爱孩子所以才觉得心累。 14.照应文章标题,点明文章主旨,体现了父母打孩子是想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良苦用心。引起读者的反思。 15.父母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当孩子犯错时,还是应该以批评教育的方式为好。
【解析】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课内阅读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6.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 )
17.母亲的力量和警告的力量分别指什么?
18.“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里的“幸运”指什么?
19.本篇课文多次采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请以下面的文字做故事的开头,写一个片段,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
【答案】16. 慈祥 严厉 17.母亲说的“精彩极了”是一种爱与鼓励;父亲说的“糟糕透了”是一种批评与鞭策。 18.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19.示例: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
【解析】16.本题考查反义词。
慈详:指老年人或父母温和的态度和神色。
严厉:意思是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
两者意思相反,是反义词。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章中的“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可知,母亲说的“精彩极了”是一种爱与鼓励。从“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可知,父亲说的“糟糕透了”是一种批评与鞭策。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章中的“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可知,这里的幸运指的是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平衡,一个给与“我”鼓励,让“我”充满信心,一个给与“我”约束,让“我”避免误入歧途,让“我”未来有一个不错的人生,这对“我”来说是幸运的。
19.本题考查心理描写。
注意抓住给出的信息作答。从关键词“咯噔”“慌慌张张”可知,此时的“我”因为回家晚了,因为某个原因要跑回去,结合以上分析去进行心理描写。如: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老师说了放学要及时回去,妈妈也说了放学要早点回去,不能逗留,今天妈妈还要我把家里晾晒的衣服早点收回去,这下好了,天都黑了,我还没有到家,妈妈肯定担心死了,下次我一定要直接回家,不能再这样了。
四、书面表达
20.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在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是什么样的呢?写一写吧。
【答案】例文: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吓坏了,赶紧从盛药的抽屉里找出治发烧的药来,让爸爸切几片姜片,姜片切好后,在我身上来回的刮来刮去,妈妈说,这样能多多少少地退一些烧,烧好了水,吃上了药,可是我的病情并不见好转,而且还继续往上升,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去医院看病,记得那个时候好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父爱就像一座永不坍塌的高山,永远耸立在我的心间。有一次,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开始闷热起来,太阳火辣辣地烤得人们汗流浃背,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爸爸送我去上学。半路上,天空开始乌云密布,一阵闷雷,敲响了世界,随着一声声闷雷,倾盆大雨向我们泼来。爸爸赶紧把雨伞打在我的头上,自己的衣服却淋湿了,为了不让我迟到,一直把我送到了门口,才肯回去。父母的恩情,就像甘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头,那一阵阵清爽,我一生也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关爱,我不会忘记,长大以后,我要尽全力报答父母。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选择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回顾一下在自己的生活或学习中,父母是如何给予我们爱的,选择一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把它写下来。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父母之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B.《鲸》的作者在文中主要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好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感情会融入到他描写的场景中。
D.“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句中的三个时间过渡用句号,突出了“我”的焦急。
2.读句子,体会其所蕴含的感情,选择正确的选项。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解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热豆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
A.这段话蕴含着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留与喜爱之情。
B.这段活蕴含着对过往艰苦生活的无限恋与味。
C.这句活中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3.下列字形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誉写 B.慈详 C.平衡 D.原泉
4.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
A.父亲比母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水平高。
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二、填空题
5.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得意( )( ) 推门( )( ) 失声( )( )
(1)考试得了第一的弟弟( )地在我面前炫耀。
(2)听完父亲的批评,我扑到床上( )。
(3)妹妹猛地( ),把我吓了一跳。
6.拼一拼,写一写。
(1)小林性格miǎn tiǎn( ),见到生人会有些不知所措。
(2)我小心jǐn shèn( )地抱住船舵,使方向不偏离。
(3)姐姐一到家就大声地叫rǎng( ):“快看,我的诗集出bǎn( )了。”
7.把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誊t 歧q 腼m 腆t
篇p 谨j 祥x
8.巧辨双胞胎(比一比,再组词)。
9.本文以父亲和母亲对作品的评价为标题,别出心裁。请试着拟题。
1.童年趣事——写自己做饭把盐当成糖放到菜里的事,题目可以定为:
2.难忘的经历——写“我”回家没带钥匙,在邻居家等候的事,题目可以定为:
三、现代文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曾经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懂道理的人,都不必打。只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怎么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10.根据上下文②中划横线理解词语的含义。
刻苦铭心:
11.品析第3段中画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为什么面对孩子摔破碗盆、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服“我”都不曾打他?(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13.怎样理解第11段的“最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4.第13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5.你对于父母责打孩子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的理解。
课内阅读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6.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 )
17.母亲的力量和警告的力量分别指什么?
18.“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里的“幸运”指什么?
19.本篇课文多次采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请以下面的文字做故事的开头,写一个片段,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
四、书面表达
20.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在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是什么样的呢?写一写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