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迹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4.月迹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2:18:40

文档简介

24.月迹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B.月亮有很多,不必着急,随时可以得到。
C.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美,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悄(qiāo)没声儿 嫉妒(jì dù) 倏忽(shū)
B.袅袅(niǎo) 踪迹(zōnɡ) 花骨朵儿(ɡǔ)
C.屏气(bǐng) 嫦娥(cháng) 锨刃(xiān rèn)
D.瓷花盆(cí) 满盈(yín) 面面相觑(qù)
3.下列不宜作为“校园十佳歌手”颁奖晚会宣传语的一项是( )。
A.麦霸一张口,对手全败走
B.歌唱青春,绽放荣光;超越自我,放飞梦想
C.我歌唱,我绽放;我追梦,我闪亮
D.追逐音乐梦想,秀出完美自我
4.《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中猴子路过( )
A.树林 B.墓地 C.野外
二、填空题
5.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以 为顺序,写了中秋节的夜晚,几个孩子 、 、 的过程,表现出儿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6.给多音字注音。
末了( )亏了( )累累( ) 积累( )
似的( )相似( )平铺( ) 店铺( )
7.感知内容
文章《月迹》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 活动,展现了 ,赞美了孩子 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 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 。
8.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面面相觑:
倏忽:
2.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净沙,全没白日的那么粗糙,灿灿的闪着银光。
粗糙:
9.《月迹》课文多用叠词,一切就着孩童的感受和心理来写,充满童真童趣。熟读课文,填空。
1.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 的圆了,进院了的白光,是 的, 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 的桂树, 的枝, 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 的骨朵儿了。
2.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 ,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 的 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10.课文围绕孩子和月亮依次写了院中望月、河边寻月、眼睛见月三个部分。选文描写的是 ,“我”在 看见了月亮。于是作者猜想 。于是得出了个结论: 。
11.“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12.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小鸟天堂
麦保红
广东新会城南面6公里的天马河上,有一株500多岁的老榕树,盘根错节,拔地擎天,须根飘拂,独木成林,栖息着数以千计的鸟儿,当地人称它为“雀墩”,又叫它“小鸟天堂”。
黎明,柔和的光芒把蘑菇似的树冠剪影出来,这是小鸟天堂最美的时刻。白天一片葱绿的古榕,此刻仿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彩墨画。小鸟天堂苏醒了,树丛里的鸟儿绕林嘤鸣。倏忽间,天空里撒下无数的灰点,小树林却飞起无数的白花。那些灰点是夜出朝归的苍鹭;那些白花是白鹤振翮(hé)高飞,到遥远的崖门海边觅食。啾啾鸟鸣和群鸟振翅时的扑击声,协奏出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我们荡起双桨,划进浓密蓊(wěng)郁的树荫里,发现这里不仅是清幽之地,而且是美丽的画廊。横空的粗枝,和另两条斜伸过来的幼枝相接,攀连在一起,活像小孩伸出小手搂着一位老人粗壮的臂膀。一些古色古香的“月亮门”“六角门”,这些天然的彩门竟是乱枝构成,接得天衣无缝,奇巧异常。苍鹭和白鹤撒下大量的鸟粪,把榕树滋养得更加茂盛。它们爱在水边栖息,在塘边河畔的沼泽地行走时,常故意踩出声来,惊扰捕食对象。
每当夕阳西下,古老的榕树笼罩在淡淡的晚霞中,人们劳动归来,吃过晚饭,常常爱划舟徜徉在榕岛碧水间,观看白鹤归巢、苍鹭出师的壮观景象。
13.第2自然段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
A.小鸟 榕树 B.榕树 小鸟
C.树荫 苍鹭和白鹤 D.苍鹭和白鹤 树荫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3自然段中描写“美丽的画廊”里的“画”?( )
A.白鹤振翮高飞图 B.幼枝搂粗枝图
C.乱枝构成彩门图 D.群鸟捕食图
15.第2自然段中“浓淡相宜的彩墨画”指 ,表现出景物的静态之美。而“灰点”和“白花”分别指 、 这两种鸟,其中“ ”“ ”这两个词显示了飞鸟的动态之美。
1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妙处。
17.读画“ ”的句子,苍鹭和白鹤为什么“故意”踩出水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书面表达
18.书面表达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至今。嫦娥是神话中的人物,美貌非凡,后飞天成仙,住在月宫,千百年来孤身一人。如果你现在登上了月宫,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请写下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24.月迹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B.月亮有很多,不必着急,随时可以得到。
C.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美,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孩子们通过寻找月迹,发现了美。结合“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选择课文《月迹》,描写的是我们听到奶奶让去找月亮时,来到小河边找月亮,找到了很多月亮。这句话的意思是,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悄(qiāo)没声儿 嫉妒(jì dù) 倏忽(shū)
B.袅袅(niǎo) 踪迹(zōnɡ) 花骨朵儿(ɡǔ)
C.屏气(bǐng) 嫦娥(cháng) 锨刃(xiān rèn)
D.瓷花盆(cí) 满盈(yín) 面面相觑(qù)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
A“悄没声儿”读音错误,应读作“悄(qiǎo)没声儿”;“嫉妒”读音错误,应读作“嫉(jí)妒”。
B“花骨朵儿”读音错误,应读作“花骨(gū)朵儿”。
C读音均正确。
D“满盈”读音错误,应读作“满盈(yínɡ)”。
3.下列不宜作为“校园十佳歌手”颁奖晚会宣传语的一项是( )。
A.麦霸一张口,对手全败走
B.歌唱青春,绽放荣光;超越自我,放飞梦想
C.我歌唱,我绽放;我追梦,我闪亮
D.追逐音乐梦想,秀出完美自我
【答案】A
【详解】A选项是只能颁奖给一个人,原题要求是给“十佳歌手”颁奖,并不是只给一个人。
4.《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中猴子路过( )
A.树林 B.墓地 C.野外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
《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狐狸与猴子同行,一路互相争吵他们谁的家世高贵。他们各自夸耀一番后,来到了一处墓地。猴子转过头去,放声大哭。狐狸不知其原因,忙问他为什么哭,猴子指着那些墓碑说:“我看到这些为我祖先所解放和奴役过的奴隶墓碑,怎能不伤心呢 ”狐狸说:“你就使劲的吹牛骗人吧,他们之中没有谁能站起来反驳你。”
所以B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
5.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以 为顺序,写了中秋节的夜晚,几个孩子 、 、 的过程,表现出儿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答案】 地点 堂中赏月 院中找月 河边寻月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月迹》是贾平凹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为顺序,写了中秋节的夜晚,几个孩子“堂中赏月、院中找月、河边寻月”的过程,表现出儿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对美好祥和生活的热爱欣悦之情。另外,文中的月亮还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6.给多音字注音。
末了( )亏了( )累累( ) 积累( )
似的( )相似( )平铺( ) 店铺( )
【答案】 liǎo le léi lěi shì sì pū pù
【详解】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读音及拼音的书写的掌握情况。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分。
答案为:liǎo le léi lěi shì sì pū pù。
7.感知内容
文章《月迹》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 活动,展现了 ,赞美了孩子 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 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 。
【答案】 寻月 美丽的月色 美丽纯洁 追求美好事物 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解析】略
8.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面面相觑:
倏忽:
2.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净沙,全没白日的那么粗糙,灿灿的闪着银光。
粗糙:
【答案】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顷刻。指极短的时间。 不精细,不光滑。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答题注意联系上下文,回答时需要先解释本义,再解释文中义。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
粗糙:指粗笨拙劣;草率马虎。
9.《月迹》课文多用叠词,一切就着孩童的感受和心理来写,充满童真童趣。熟读课文,填空。
1.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 的圆了,进院了的白光,是 的, 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 的桂树, 的枝, 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 的骨朵儿了。
2.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 ,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 的 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答案】 满满 玉玉 银银 粗粗 疏疏 疏疏 累累 袅袅 淡淡 痒痒
【详解】本文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能力,学生需要注意“疏”和“袅”的写法。
《月迹》通过记叙一场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月的神秘与美好,赞扬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要执着努力地追求,人人都能拥有。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10.课文围绕孩子和月亮依次写了院中望月、河边寻月、眼睛见月三个部分。选文描写的是 ,“我”在 看见了月亮。于是作者猜想 。于是得出了个结论: 。
11.“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12.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10. 眼睛见月 水里、弟弟妹妹的眼睛里 他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1.“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12.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关键是主动地追求。
【分析】10.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学生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关键信息,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结合“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可知,选文描写的是眼睛见月,得出的结论从“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可以概括。
11.抓住关键词“愿意”“有”,可从对“美”与“生活”的关系方面作答。由此可知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意思相近即可。
12.本文通过记叙一场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月的神秘与美好,赞扬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要执着努力地追求,人人都能拥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小鸟天堂
麦保红
广东新会城南面6公里的天马河上,有一株500多岁的老榕树,盘根错节,拔地擎天,须根飘拂,独木成林,栖息着数以千计的鸟儿,当地人称它为“雀墩”,又叫它“小鸟天堂”。
黎明,柔和的光芒把蘑菇似的树冠剪影出来,这是小鸟天堂最美的时刻。白天一片葱绿的古榕,此刻仿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彩墨画。小鸟天堂苏醒了,树丛里的鸟儿绕林嘤鸣。倏忽间,天空里撒下无数的灰点,小树林却飞起无数的白花。那些灰点是夜出朝归的苍鹭;那些白花是白鹤振翮(hé)高飞,到遥远的崖门海边觅食。啾啾鸟鸣和群鸟振翅时的扑击声,协奏出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我们荡起双桨,划进浓密蓊(wěng)郁的树荫里,发现这里不仅是清幽之地,而且是美丽的画廊。横空的粗枝,和另两条斜伸过来的幼枝相接,攀连在一起,活像小孩伸出小手搂着一位老人粗壮的臂膀。一些古色古香的“月亮门”“六角门”,这些天然的彩门竟是乱枝构成,接得天衣无缝,奇巧异常。苍鹭和白鹤撒下大量的鸟粪,把榕树滋养得更加茂盛。它们爱在水边栖息,在塘边河畔的沼泽地行走时,常故意踩出声来,惊扰捕食对象。
每当夕阳西下,古老的榕树笼罩在淡淡的晚霞中,人们劳动归来,吃过晚饭,常常爱划舟徜徉在榕岛碧水间,观看白鹤归巢、苍鹭出师的壮观景象。
13.第2自然段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
A.小鸟 榕树 B.榕树 小鸟
C.树荫 苍鹭和白鹤 D.苍鹭和白鹤 树荫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3自然段中描写“美丽的画廊”里的“画”?( )
A.白鹤振翮高飞图 B.幼枝搂粗枝图
C.乱枝构成彩门图 D.群鸟捕食图
15.第2自然段中“浓淡相宜的彩墨画”指 ,表现出景物的静态之美。而“灰点”和“白花”分别指 、 这两种鸟,其中“ ”“ ”这两个词显示了飞鸟的动态之美。
1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妙处。
17.读画“ ”的句子,苍鹭和白鹤为什么“故意”踩出水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3.B 14.A 15. 葱绿的古榕 苍鹭 白鹤 撒下 飞起 16.横空的粗枝,和另两条斜伸过来的幼枝相接,攀连在一起,活像小孩伸出小手搂着一位老人粗壮的臂膀。一些古色古香的“月亮门”“六角门”,这些天然的彩门竟是乱枝构成,接得天衣无缝奇巧异常。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横空”“斜伸”“古色古香”“月亮门”等说明了树枝的杂乱与形状的奇妙之处,突出了“小鸟天堂”如仙境般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小鸟天堂”的喜爱之情。 17.苍鹭和白鹤“故意”踩出水声,惊扰飞虫,以便捕捉,可见鸟儿很聪明。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富有情趣。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理解与掌握。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静态、动态这两种描写手法的区别。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是指对事物活动变化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结合第2自然段中“白天一片葱绿的古榕,此刻仿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彩墨画。小鸟天堂苏醒了,树丛里的鸟儿绕林嘤鸣。”可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对象分别是榕树和小鸟。故选B。
14.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阅读第③自然段可以发现这是个总分结构的段落。第一句话总的说大树下成了“美丽的画廊”,第二句话是在写粗枝和幼枝相互缠绕的景观;第三句话是在写乱枝奇巧异常构成了天然的彩门;第四、五句话都在写鸟类栖息捕食的场景。由此概括提炼成画名可知,“白鹤振翮高飞图”不是“美丽的画廊”里的“画”。故选A。
15.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抓住第②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可以发现作者进行了生动的比喻,把“葱绿的古榕”比作“彩墨画”这是静态之美。又把“苍鹭”说成“灰点”撒落,把“白鹤”说成“白花”飞起,凸显出动态之美。
16.本题考查比喻句的掌握。
比喻句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解答时,应说出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如说明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及表达了什么等。用这些比喻句。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文中“横空的粗枝,和另两条斜伸过来的幼枝相接,攀连在一起,活像小孩伸出小手搂着一位老人粗壮的臂膀。一些古色古香的‘月亮门’‘六角门’,这些天然的彩门竟是乱枝构成,接得天衣无缝奇巧异常。”把“粗枝”、“幼枝”比作老人、小孩的手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横空”“斜伸”“古色古香”“月亮门”等说明了树枝的杂乱与形状的奇妙之处,突出了“小鸟天堂”如仙境般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小鸟天堂”的喜爱之情。
1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赏析句子先要找到相关的句子,品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故意”是人的行为,把鸟儿当作人来写,更加富有情趣。至于为什么“故意”?联系上下文“惊扰捕食对象”可知,鸟儿的目的是方便捕食。作者如此写是为了想说鸟儿像人一样聪明。
四、书面表达
18.书面表达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至今。嫦娥是神话中的人物,美貌非凡,后飞天成仙,住在月宫,千百年来孤身一人。如果你现在登上了月宫,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请写下来。
【答案】范文:
嫦娥,我想对你说
你知道吗?嫦娥,当年,你为了黎民百姓,不惜放下与后羿这段美满的生活,而吞下仙药,独自一人,在荒凉的月亮上思念着后羿,这令我们多么心疼啊!大家都说好人有好报,而你呢?你接济贫苦的父老乡亲们,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可是老天为何要让你受这种相思之苦呢?而那奸诈贪婪的逄蒙至今仍在外面逍遥法外,无法无天,都说种什么瓜得什么果,可像逄蒙这种人为什么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呢?不过,我坚信,逄蒙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
你知道吗?嫦娥,每当月亮出来“站岗”时,乡亲们是多么的高兴,而悲痛。能和你见面这是乡亲的高兴之处,而悲伤则在往日与你留下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可是,这段回忆不再是完美的了,它将成为后羿的牵挂,后羿的悲伤。不过,我坚信,只要你们心心相印,这些苦处将会与你们告别的。
【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
根据题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题干中的嫦娥是“千百年来孤身一人”,可以展示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向她发出回归地球的邀请。想象合理即可,注意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语言简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