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7.2 勾股定理学习目标●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计算,培养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读一读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图1-1是由四个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称为“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周髀算经》中给出的.图1-2是在北京召开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TCM-2002)的会标,其图案正是“弦图”,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图1-1图1-2该图中有什么奥秘呢?探究与发现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结论: 如图,假设四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它们组成的大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动动脑探究与发现 a2 + b2 = c2 如图,有8张同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设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有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现在我把其中的4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摆在第一个图内;把另外的4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摆在第二个图内。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图形中的Ⅰ 、Ⅱ 、Ⅲ三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发现。
直角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勾股定理图1图2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以后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来到巴比伦、印度和埃及(有争议).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公元前480年)。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数学语言:自然语言:探究与发现例题学习例1 如图5—2,从电线杆OA的顶端A点,扯
一根钢丝绳固定在地面上的B点,这根钢
丝绳的长度是多少?BOA连接OB,OB与OA垂直,得直角三角形,在此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应该用勾股定理.
分析:明朝程大位的著作《算法統宗》里有一道“蕩秋千”的趣題,是用詩歌的形式的:
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離地;
送行二步與人齊,五尺人高曾記。
仕女佳人爭蹴,終朝笑語歡嬉;
良工高士好奇,算出索長有幾?趣题欣赏索長有幾图1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有一架秋千,当静止时其踏板离地1尺;将它向前推两步(一步指“双步”,即左右脚各迈一步,一步为5尺)并使秋千的绳索拉直,其踏板离地5尺.求绳索的长.分析:画出如图的图形,由题意可知AC= ;CD= ;CF= .Rt OBF中设OB为x尺,你能解答这个题吗?1尺10尺5尺
解:如图1,设OA为静止时秋千绳索的
长,则
AC=1,CF=5, BF=CD=10. AF=CF-
AC=5-1=4.设
绳索长为OA=OB=x尺。
则 OF=OA-AF=(x-4)尺 在Rt△OBF中,由勾股定理,
得:
OB2=BF2+OF2,即
x2=102+(x-4)2
解得:x=14.5尺 。解得:=14.5尺。
∴绳索长为14.5尺。例2我能行1)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 斜边为c,则c2=____a2+b22) 在RT△ABC中∠C=90°, ⑴若a=4,b=3,则c=____
⑵若c=13,b=5,则a=____
512一 填空题 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两边 为3,4,那么另一边为_________⑶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 倍,其对角线的长是5㎝,那么它的宽是( )
A ㎝ B ㎝ C ㎝ D ㎝二 选择题:⑵如图,在RT△ABC中,∠C=90°,
∠B=45°,AC=1,则AB=( )
A 2, B 1, C , D CB我能行如图,大风将一根木制旗杆吹裂,随时都可能倒下,十分危急。接警后“119”迅速赶到现场,并决定从断裂处将旗杆折断。现在需要划出一个安全警戒区域,那么你能确定这个安全区域的半径至少是多少米吗?9m24m解除险情三 解答题我能行交流讨论:讨论图中的三个正方形A、B、C之间的面积关系.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 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Sa+Sb=Sc书山有路勤为径拓展延伸美丽的勾股树拓展延伸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3)了解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课堂小结勾股定理2)利用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某两边长,会根据条件求另一边
aabbcc∟∟∟你能根据下图验证勾股定理吗?利用面积课后作业:课本习题)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