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同步训练A组
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2.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纳米=10-9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B. 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C. 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3.据悉,某海军建造了一种反水雷的“塑料战舰”,舰身材料是一种强化塑料。则该塑料(D)
A. 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 一定是导电塑料
C. 具有热塑性
D. 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
4.用光导纤维制造内窥镜,探视病人内脏疾病,这是利用了光导纤维(C)
A. 不发生光辐射
B. 能传输大量信息,且不怕腐蚀
C. 无论怎样绕曲,都能很好地传导光线
D. 熔点高,耐高温
5.“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核能、太阳能、氢能等都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B. 制造“神舟五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
C.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D. 人类应与环境和谐相处,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等矿物资源
6.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 具有很低的熔点
C.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7.金属铜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材料。铜及其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
Cu2(OH)2CO3CuOCuCu(NO3)2Cu(OH)2
其中反应①②③④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B)
A. 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 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C. 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
D. 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
8.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的推动。
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单晶硅可用来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整流器等。硅的纯度越高,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性能就越好。高纯度的单晶硅生产方法之一如下:
SiO2Si(粗硅)SiHCl3(沸点31.5℃)Si多晶硅―→单晶硅
近年来用得较多的另一种方法是用金属硅化物(Mg2Si)与盐酸作用制得硅烷,再加热分解硅烷可得高纯硅。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方法一生产单晶硅的过程看,由碳还原得到的硅为何还要进一步处理?由碳还原二氧化硅得到的单质硅中,杂质含量过高。
(2)把方法二中生产高纯硅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Mg2Si+4HCl===2MgCl2+SiH4↑;SiH4Si+2H2。
同步训练B组
9.全世界每年产生有害物达3亿~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内容的是(D)
A.“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D.“绿色化学”就是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解析】 “绿色化学”的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是根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10.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能实现的是(B)
A. 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B. CuOCuCl2溶液Cu
C. FeFe2O3Fe2(SO4)3溶液
D. H2HClNaCl溶液
【解析】 Ca(OH)2与NaCl、HCl与Na2SO4不发生反应,故A、D选项错,C选项中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
11.小敏设计了一个从空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案,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未标出)。
(第11题)
(1)写出流程中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2)整个流程中,除水外,还有两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aO和NaOH(写化学式)。
【解析】 (1)根据生成物可推断出反应物为Na2CO3和Ca(OH)2;
(2)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指在前面的反应物中出现过,到了后面的生成物中又出现的物质。由图可知,CaO和NaOH可循环使用。
课件8张PPT。2.6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