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文山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21:59:22

文档简介

文山州名校高一化学 10月考试卷 7.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在人多的地方必须佩戴口罩。下列关于气溶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溶胶中的分散剂是空气
2023-2024 学年度
B.气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1nm~100nm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C.胶体是一种混合物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D.气溶胶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l-35.5 Zn-65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CO N2 aCl 溶液 NaHCO NaOH溶液3 B.SO2 Na2SO4
第 I 卷(选择题)
C FeS O. 22 SO3 D.MgCl2溶液 石 灰 乳 Mg(OH)2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有 28 个小题共 56 分 煅烧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9.下列物质是常见消毒剂的成分,其中属于盐的是
A.NaOH B. CaCl2 C. H2SO4 D. NO2 A.H2O2 B.CH3CH2OH C.Ca(ClO)2 D.CH3COOOH
2.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10.往浓度为1mol L 1的MgSO4溶液中慢慢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的导电
A.用铁钉等材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
能力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C.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A.蒸馏水 B.NaCl晶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C.KOH溶液 D.Ba OH 2溶液
A.SO2 B.KOH C. Fe2O3 D.NaF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固体NaCl存在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 B.SO3、CO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A.有尘埃的空气 B.食盐水
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所以性质相同
C.稀豆浆 D.向沸水中滴入 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
1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5.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 4种物质,其转化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其中甲和 X可能是
A.冰、生石灰、空气 B.碘酒、纯碱、烧碱
C.液氧、盐酸、沼气 D.金刚石、苛性钠、食盐水
13 RO n- F n- - - -.在一定条件下, 3 和 2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 +F2+2OH =RO 4 +2F +H2O,从而可知在 RO
n-
3 中 ,
元素 R的化合价是
A.甲为 C、X为 O2 B.甲为 S、X为 O2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C.甲为 N2、X为 O2 D.甲为 Ca、X为 O2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Fe+Cu2+=Fe2++Cu
A.CuSO4 5H 2O 、冰水、液氯都属于纯净物
B.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 SO2-4 =BaSO4↓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C.烧碱、纯碱、火碱都属于碱
D.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D.根据酸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QQABYYSEggCAABIAAQgCAwnwCAEQkBGACCoGwBAEMAABwRNABAA=}#}
15.某无色溶液可能是强酸性也可能是强碱性,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A H+ +. 、Na 、MnO NO B Na+、 . 、CO 2 、Ca2+、Cl-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4 3 3
2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K+、Na+、Cl- SO 2 、 4 D
+ +
.K 、Cl-、Ba2 、HCO 3
A.Fe+2HCl=H2↑+FeCl2 B.2FeCl2+Cl2=2FeCl3
16.下列实验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高温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盐酸与 K SO C.Fe O +3CO 2Fe+3CO D.2Fe(OH) Fe O +H O2 4溶液混合 2 3 2 3 2 3 2
C.降低饱和 KNO3溶液的温度 D.KOH溶液与 CuSO4溶液混合
2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 3的是
1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认识物质的方法。将 NaCl溶于水配成 1mol/L的溶液,溶解过程如 点 燃 Δ
A.2H2+O2 2H2O B.2NaHCO3 Na2CO3+H2O+CO2↑
图所示(其中 a表示 Cl-,表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Δ 高温
通电
A.NaCl的电离方程式:NaCl Na +Cl
C.CuO+CO Cu+CO2 D.C+FeO Fe+CO↑
24.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B.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C.溶液中的 Na+和 Cl-均以水合离子的形态存在 A.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B.充有H2 的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
D.NaCl只有在水溶液中才发生电离 C.食物腐败变质 D.钢铁生锈
18 CO2 .下列化学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 3 2H
CO2 H O表示的是 2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2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A.石灰水和盐酸反应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难溶的碳酸盐和难电离的酸反应生成CO2和H2O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CO2和H2O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D.可溶性碳酸盐与任何酸反应生成CO2和H O 26.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2
1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 B.Fe+H2SO4=FeSO4+H2↑ A. B.

C.NH4Cl NH3↑+HCl↑ D.HCl+NaOH=NaCl+H2O
20.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
C. D.
A 2-.一定含有SO4 B.一定含有 Ag+
C 2- 2-.一定含有CO +3 D.可能含有 Ag 、SO4 中的一种或两种 27.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硫酸应属于
①难挥发性酸 ②二元酸 ③含氧酸 ④混合物 ⑤化合物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QQABYYSEggCAABIAAQgCAwnwCAEQkBGACCoGwBAEMAABwRNABAA=}#}
28.某学生发现实验室中的一瓶无色气体,他想知道是何种气体。经实验测定此瓶气体中只含有 C、O两种元素。 32.(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一种化合物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a.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 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b.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
c.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 10分钟;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4 分)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12分)请完成下列填空:
(3)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可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空气;②液态氧;③硝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晶体(CuSO4·5H2O);⑤二氧化碳;⑥氧化铜;
(4)Fe(OH)3胶体区别于 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_(填选项)。
⑦金刚石;⑧甲烷;⑨氢氧化铜; ⑩HNO3 其中: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 ~ 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属于混合物的是 ;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
属于氧化物的是 ; 属于盐的是 ;
(5)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 Fe(OH)3胶体的装置是可用
属于有机物的是 ; 属于碱的是 ;
下列中的 (填选项)。
属于单质的是 ; 属于酸的是 ;
(2)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 A. B. C.3→CaO 。
②CuSO4→Cu(OH)2 。
30.(10分)有下列物质:①硫酸 ②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酒精 ⑥铜 ⑦醋酸 ⑧氯化
33.计算题(4分)
氢 ⑨蔗糖 ⑩氨气 CO2 NaHCO3 NaOH。
实验室用含杂质的锌(也称粗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取 8.0g 含杂质的锌粒于烧杯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
(1)属于电解质的为 (填序号,下同), 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 73.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80.8g。计算:
(2)能导电的是 ,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g。
(2)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属于非电解质的为 ,
(4)写出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5)写出 Na2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31.(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2)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3)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4)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
{#{QQABYYSEggCAABIAAQgCAwnwCAEQkBGACCoGwBAEMAABwRNABAA=}#}参考答案:
1.C
【分析】物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详解】A.NaOH电离时电离出Na+和OH-,属碱,A不符合题意;B.CaCl2电离时电离出Ca2+和Cl-,属盐,B不符合题意;C.H2SO4电离时电离出H+和SO,属酸,C符合题意;D.NO2不电离,属于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2.D
【详解】A.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A错误;B.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错误;C. 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是化学变化,C错误;D. 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D正确,
3.C
【详解】A.为酸性氧化物,A错误;B.为碱,B错误;C.为碱性氧化物,C正确;D.为盐,D错误;
4.B
【详解】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的性质,有尘埃的空气、稀豆浆、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即Fe(OH)3胶体,均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食盐水为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5.D
【详解】A.若甲为C,则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故A正确;
B.若甲为S,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故B正确;
C.若甲为氮气,x为氧气,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C正确;
D.若甲为Ca、X为O2,钙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不再与氧气反应故D不符合;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侧重物质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考查,把握转化关系图中的连续反应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难度较大.
6.A
【详解】A.、冰水、液氯都有固定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根据酸分子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D错误;
7.D
【详解】A.气溶胶是胶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该气溶胶中的分散剂是空气,故A正确;B.气溶胶是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nm~100nm,故B正确;C.胶体属于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故C正确;D.气溶胶的本质特征是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nm~100nm,故D错误;
8.D
【详解】A.,还需通入氨气,A错误;
B.,B错误;C.,C错误;
D.,D正确;
9.C
【分析】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详解】A.H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盐,故A错误; B.CH3CH2OH是有机物属于醇类,不是盐,故B错误;C.Ca(ClO)2符合盐的定义,故C正确;D.CH3COOOH是过氧乙酸,属于酸类,故D错误;
10.D
【详解】A.CuSO4溶液加入蒸馏水降低了阴、阳离子的浓度,导电能力减弱,A错误;
B.NaCl晶体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氯离子,增大了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导电能力增大,B错误;C.CuSO4溶液加入KOH 溶液,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消耗了铜离子同时引入钾离子,阴、阳离子数目变化不大,但溶液体积增大,阴、阳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C错误;D.Cu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因Cu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而使阴、阳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当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再加入 Ba(OH)2溶液,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D正确;
11.C
【详解】A.固体NaCl含有钠离子、氯离子,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固体NaCl不导电,A错误;B.SO3、CO2属于酸性氧化物,CO属于不盐氧化物,B错误;
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主要是因为硫酸钡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硫酸钡属于电解质,C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比如硬度不同,D错误;
12.D
【分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A.冰为化合物,A不选;B.碘酒为混合物,烧碱为化合物,B不选;
C.盐酸为混合物,C不选;D.金刚石为单质,苛性钠为化合物,食盐水为混合物,D选;
13.B
【详解】方法1:根据电荷守恒有n+1×2=1+1×2,n=1。设元素R在RO中的化合价为x,则x-2×3=-1,x=+5;
方法2:设元素R在RO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有(7-x)×1=[0--1)]×2,所以x=+5;
14.A
【详解】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2H++=BaSO4↓+2H2O,选项B错误;C.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选项C错误;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选项D错误;
15.C
【详解】A. 在溶液中显紫红色,不符合题干无色溶液的条件,故A错误;
B.酸性时+2H+=CO2↑+H2O,碱性时OH-与Ca2+生成微溶性的Ca(OH)2,且Ca2+与生成CaCO3沉淀,故B错误;C.各离子之间互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酸性时+H+=CO2↑+H2O,碱性时+OH-=+H2O,Ba2++=BaCO3↓,不能共存,故D错误;
16.D
【详解】A.氢气还原CuO,为固体与气体的反应,没有离子参加,不属于离子反应,A错误;B.盐酸与K2SO4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水生成,不能发生离子反应,B错误;C.降低饱和KNO3溶液的温度,有晶体析出,但不发生化学变化,C错误;
D.K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能发生离子反应,D正确;
17.C
【详解】A. NaCl的电离方程式:,故A错误;
B.该过程为氯化钠的电离,未发生反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溶液中的Na+和Cl-均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离子形态,故C正确;
D.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发生电离,故D错误;
18.C
【详解】A.石灰水为氢氧化钙,不会电离出碳酸根离子,A不符合题意;
B.难溶的碳酸盐和难电离的酸在写离子方程式时都不可拆分,不能写成离子形式,B不符合题意;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溶液反应生成CO2和H2O,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用表示,C符合题意;D.可溶性碳酸盐可将完全电离,可拆,任何酸包括强酸和弱酸,强酸可将H+完全电离可拆,但弱酸不可拆,D不符合题意;
19.B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得失或电子的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变化。可以利用化合价的变化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反应中的元素均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属非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的Fe元素和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反应中的元素均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属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的元素均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属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20.D
【详解】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 故选D。
21.C
【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和特殊氧化物(二氧化氮),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碱性氧化物(氧化钠等)、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等)、两性氧化物(氧化铝)、过氧化物(过氧化钠)和特殊的残缺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详解】A项、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B项、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可以直接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二氧化硅不和水反应生成硅酸,故B错误;C项、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不是硝酸的酸酐,故C正确;D项、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22.B
【详解】A.该反应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由于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由于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由于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23.C
【分析】从图中的关系可以看出区域3表示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又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详解】A.反应2H2+O22H2O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不符合;B.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符合;
C.反应CuO+COCu+C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又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选项C符合;D.反应C+FeOFe+CO↑为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选项D不符合;
24.A
【详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与酸反应时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H2遇到明火爆炸是H2发生燃烧,H2会变成H2O,H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食物的腐败是由于食物中的物质被氧化造成的,这类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钢铁生锈是Fe转变成了Fe2O3,铁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25.C
【详解】A.不同分散系是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区分的,选项A错误;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选项B错误;
C.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选项C正确;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选项D错误;
26.B
【详解】A.锌失电子,氢离子得电子,而不是锌得电子,氢失电子,A错误;
B.应注意KCl是KClO3的还原产物,O2是KClO3的氧化产物,B正确;
C.得失电子总数为6,C错误;D.HNO3中的+5价氮原子得电子生成NO2中的+4价的氮原子,箭头应指向氮原子而不是氧原子,且得失电子总数为2而不是4,D错误;
27.A
【详解】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是二元酸,是含氧酸,是化合物,故硫酸属于①②③⑤,
28.D
【详解】只含有C、O两种元素的气体,既可能是纯净物(只含有CO或只含有CO2),也可能是混合物(即同时含有CO、CO2,CO与O2,CO、CO2和O2或CO2与O2的混合物)。常温下碳单质不可能是气体,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9.(1) ②④⑤⑥⑦⑧⑨ ①③ ⑤⑥ ④ ⑧ ⑨ ②⑦
(2) 、 、
【详解】(1)②液态氧、④硫酸铜晶体(CuSO4·5H2O)、⑤二氧化碳、⑥氧化铜、⑦金刚石、⑧甲烷、⑨氢氧化铜均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②④⑤⑥⑦⑧⑨;
①空气、③硝酸钾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①③;
⑤二氧化碳、⑥氧化铜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⑤⑥;
④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结晶水合物,其中硫酸铜由Cu2+和组成,属于盐,故答案为④;
⑧甲烷是碳氢化合物,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答案为⑧;
⑨氢氧化铜电离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属于碱,故答案为⑨;
②液态氧、⑦金刚石均为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答案为②⑦;
④ ①②⑥⑦ ⑤ ⑧⑨⑩ ⑦ ①②⑥
Na HCO3-=Na++HCO3— NaH SO4 =Na++H++SO42-
31.(1)Cl-+Ag+=AgCl↓
(2)Ba2++2OH-+SO+Cu2+=BaSO4↓+Cu(OH)2↓
(3)Cu+2Ag+=Cu2++2Ag
(4)Ca2++CO=CaCO3↓
32.(1)a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丁达尔效应
(4)A
(5)C
【详解】(1)a.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操作是: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液体,停止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
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会得到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故b错误;
c.煮沸10min,有可能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故c错误;
答案为a;
(2)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操作是: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液体,停止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发生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有明亮“通路”的是胶体,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4)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即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nm~100nm之间,A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
(5)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以透过滤纸,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推出提纯胶体的方法是渗析法,即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33.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