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含详细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含详细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18: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一、填空题(共28分)
1.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   、低、   、弱、   、刺耳等。
2.   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声音的器官。
3.对着空玻璃瓶口吹气,会听到“呜”声,这是   振动产生的,当瓶中加入一点水后再吹,声音会变   。
4.周围的声音根据   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   、自然界的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5.北京时间 2022 年 11 月 30 日 7 时 33 分,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乘组太空会师,他们在空间站内相互之间听到对方说话是靠   传播的,说话人的发声器官是   ,人耳中的   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引起听觉。
6.声音需要依靠声源周围其它物质的   才能向外传递,   环境不能传播声音。
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它是从   传播到   的。
8.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和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9.声音的强弱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它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
二、判断题(共22分)
11.弹吉他时,弦振动的部分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
12.大提琴演奏时的声音比较高。( )
13.同一根弦,拉得越紧声音越高,拉得越松,声音越低。( )
14.制作小乐器我们要先设计,然后边制作边调试,最后进行展示。(  )
15.用力拨动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琴弦,琴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
16.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
17.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声强弱的描述。(  )
18.手弯曲放在耳郭外面,可以听到清晰且响亮的声音。(  )
19.听到很强的声音,鼓膜也会振动得厉害。( )
20.因为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声音也能传播。(  )
21.被敲打后的音叉接触到水而后会水花四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三、单选题(共20分)
22.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墙壁
23.寺庙的大钟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
A.回声 B.人的错觉 C.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24.我们在楼上就能分辨出楼下妈妈和阿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
A.她们的声音的强弱有区别
B.她们的声音的音色有区别
C.她们的声音的高低有区别
2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A.音高 B.音量 C.快慢
26.“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能够在____中传播。(  )
A.固体和液体 B.液体和气体 C.固体和气体
27.用力敲一下音叉,我们能在一段时间里听到音叉的“嗡嗡”声,这说明(  )。
A.音叉还在振动
B.音叉已经不振动了,但仍能发出声音
C.人的错觉
28.下列动物飞行时,翅膀发出的声音不能被人耳听到的是(  )。
A.蜜蜂 B.喜鹊 C.蝴蝶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是为了收集声波
B.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分散
C.扩音器能提高音调
30.用相同力度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
A. B. C.
31.弹奏尤克里里时,鹏鹏用手指按压琴弦不同的位置,使得琴弦产生振动部分的(  )发生改变。
A.长短 B.粗细 C.松紧
四、连线题(共14分)
32.请将耳朵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听觉神经 能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耳蜗 将听觉信息传递给大脑
外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送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33.
用力敲鼓
振动速度快 声音低
弹拨拉得紧一些的橡皮筋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敲击铝片琴中较长的铝片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强
轻轻敲鼓 振动速度慢 声音高
五、实验探究题(共6分)
34.运用声音的知识,回答问题。
①通电后的铃声是电铃的   振动产生的,铃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来的。
②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   
③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同学轻轻敲一张桌面,你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你   听到敲击声;再将两张桌子隔开一个小缝再听,你   听到敲击声。(参考:能、不能)
④下面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保护听力健康要做到:戒挖掏耳道;远离噪声;避免耳朵进水等。(   )
b、用嘴吹长短不同的吸管(塞住底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六、综合题(共10分)
35.(二)资料卡:声音的传播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医生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肺声音。
鱼洗,古代中国盥(guan)洗用具,金属制。其形似现在的脸盆。盆底装饰有鱼纹,称“鱼洗”。鱼洗奇妙的地方是盆内盛水,用手快速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盆会像受击撞一样 振动起来,盆内水波荡漾,能看到水珠在水面上跳动,同时还能听到“滋滋”的声音,当手停止搓动后,仍能在一段时间内看见这种现象。
(1)医生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肺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传声:(  )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2)关于鱼洗的制作,利用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振动在液体中传播的共振原理 B.液体单振原理
C.气体单振原理
(3)根据资料卡,可以判断声音可以在什么中传播(  )
A.固体、气体、液体 B.气体、液体、真空 C.固体、液体、真空
(4)鱼洗振动越快,盆内水波发出的声音是:(  )
A.越高 B.越低 C.越美妙
(5)妍妍往鱼洗水表面滴加-层植物油,发现不管放置多长时间,油都漂浮在水面,而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水油混合搅拌后出现的现象是:(  )
A.油沉到水底 B.油依然漂浮在水面 C.油和水不再分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高;低;悦耳
【解析】响度、音调和音色是描述声音特性的三个要素。
2.【答案】耳朵
【解析】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儿童和成年人的耳朵都可以会出现问题。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3.【答案】空气;高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是空气发生振动发出的声音。当瓶中加入一点水后再吹,音会变高。
4.【答案】产生途径;叫声;声音
【解析】周围声音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
5.【答案】空气;声带;鼓膜
【解析】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乘组迎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完成太空会师。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空气,空间站内有空气,所以空间站内听到对方说话是因为空气传播的声音,人体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到人耳中,鼓膜振动,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6.【答案】振动;真空
【解析】声音的传播是依靠介质的,没有介质声音是不能够传播的,也就是真空不能传声;而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带动其他物体产生振动,依靠声源周围物质振动才能向外传递。
7.【答案】声波;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
【解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它是从一个物体传播到另一个物体的。
8.【答案】1、3;2;气体;液体;真空
【解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水中、固体都可以传播,但在真空中是不能够传播的。
9.【答案】音量;强;弱
【解析】音量表示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0.【答案】音高;快慢;高
【解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1.【答案】(1)错误
【解析】根据对影响声音高低因素的认识,如果手指在小提琴的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长,那么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就会越来越低。
12.【答案】(1)错误
【解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大提琴演奏时的声音比较低沉。
13.【答案】(1)正确
【解析】同一根弦,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拉得越紧,声音越高,拉得越松,声音越低。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1)正确
【解析】 各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
15.【答案】(1)正确
【解析】 声音的大小主要由振动物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声音的高低主要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在粗细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琴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6.【答案】(1)正确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振动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频率越慢,声音越低。
17.【答案】(1)正确
【解析】声音的强弱一般用音量来衡量,雷声很大指的音量很大,是对声音强弱的描述。
18.【答案】(1)正确
【解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将手弯曲放在耳郭外面,可以听到清晰且响亮的声音。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1)正确
【解析】当听到很强的声音时,由于声波的刺激,鼓膜也会振动得很快,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1)错误
【解析】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题干错误。
21.【答案】(1)正确
【解析】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将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你会看到水溅起水花。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2.【答案】C
【解析】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的人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墙壁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23.【答案】C
【解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24.【答案】B
【解析】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在楼上就能分辨出楼下妈妈和阿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她们的声音的音色有区别。
25.【答案】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音量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6.【答案】B
【解析】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体现了声音在人与人之间诗可以传播的,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害怕鱼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进行传播的。
27.【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力敲一下音叉,我们能在一段时间里听到锣的嗡嗡声,这说明音叉还在振动。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会立即消失。A选项符合题意。
28.【答案】C
【解析】蝴蝶翅膀振动的比较慢,产生的声音较低,人很难听到。蜜蜂、喜鹊发出的声音人都能听到。
29.【答案】C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
30.【答案】A
【解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越细越长的钢管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相反就越低。
31.【答案】A
【解析】手指压住琴弦不同位置,改变的是弦的振动的长短不同,从而改变声音的高低。
32.【答案】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郭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3.【答案】
【解析】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用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弹拨拉得紧一些的橡皮筋,振动速度快,声音高;敲击铝片琴中较长的铝片振动速度慢,声音低;轻轻敲鼓。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34.【答案】铃碗;空气;声音向各个方向(四面八方)传播;能;不能;正确;正确
【解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电后的铃声是电铃的铃碗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铃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来的。
②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③把两张桌子紧紧地挨在一起,甲同学轻敲桌面,乙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则听到的敲击声是靠桌子传播的;两张桌子隔开一个小缝,再敲击桌面,也能听到敲击声,这时是靠空气传播的。
④a、耳朵是我们重要的听觉器官,保护听力健康要做到:戒挖掏耳道;远离噪声;避免耳朵进水等。
b、用嘴吹长短不同的吸管(塞住底部)时,吸管内部空气振动快慢不同,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5.【答案】(1)A
(2)A
(3)A
(4)A
(5)C
【解析】(1)医生使用的听诊器,是通过固体进行声音传导的。
(2) 当两手搓双耳时,产生两个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所以这些能量较大的水点,会跳出水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鱼洗振动越快,盆内水波发出的声音越高。
(5)在地面上,受重力影响,密度不同的水和油会出现分层现象。而在太空中,水和油分离的现象显然不同。王亚平老师将装有水和油的小瓶用力摇晃后,水油并没有分层,而是依然混合在一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