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5 13:57:33

文档简介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苍南县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本卷分数 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共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1.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下列有关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夏朝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B.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四周
C.商周时期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D.西周分封制较内外服更进一步,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
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说明秦朝文书( )
A.可以避免地方的分裂割据 B.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C.建立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 D.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读下
图,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位于( )
A.A 处 B.B处 C.C处 D.D处
4.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雅典将军对军事违纪处罚的权力:将军有权对违反军纪的下属处以
拘禁、驱逐或罚金,甚至是死刑。但是,将军们因担心回国后遭受审判,通常在执行违纪处罚时有所顾
虑,从而大大削弱惩罚的效力。这一现象反映了雅典( )
A.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
C.司法审判有较大随意性 D.公民参政热情日趋高涨
5.《大明律》是明朝最重要的基本法典,在朱元璋的亲自主持下,历 30年经多次修改而成,充分体现了
君主专制的意志。下列关于这部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①以唐律为蓝本 ②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③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④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A. ①②④ B.①④ C.① D.③④
6.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拥有大量资产,掌控经济命脉,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政治生活,出现“王与马,
共天下”的局面。从历史沿革看,( )助推士族门阀制度的发展,( )结束其发展征程。
A.世官制九品中正制 B.军功爵制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D.察举制科举制
7.“王权和三级代表制的结合在法国政治制度史上乃是一个奇迹。它既强调了王权在决断国家事务上的
专断性,又凸显了三级会议限制国王活动的能力。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
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材料反
映了三级会议( )
A.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B.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C.促进市民合法地位开始确立 D.推动共和制在法国的实现
8. 《吕氏乡约》提出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项原则,其中包括教子弟、教
后生、事父兄、居家和睦、敬事长上等重要内容。乡约章程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其内容与家训著
作相近,但更针对乡村基层社会。关于北宋乡约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的表现 B.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C.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D.朱熹是乡约的创造者
9.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
尝试,最后以失败告终,关于政党政治尝试,以下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二次革命 ②宋教仁案 ③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④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10.民国初期出现的政党林立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虽然政党众多,且在政治舞台上匆匆表演,但中国
并没有真正实现过政党政治,也无所谓两党制或者多党制,而只是中国资产阶级一厢情愿地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的结果,是以悲剧性失败而告终。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 B.专制政权的异常强大
C.仅仅限于器物层面学习 D.政党的内部斗争激烈
11. 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 2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12.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无权废除一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
使的权力。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
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国家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据此,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 B.联邦制能够较好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各州有一定自治权但不能取代联邦政府 D.美国总统是解决州与州之间矛盾的关键
13. 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14.1993 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诞生。经过了 20年人事制度
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推行,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个与之相配套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使
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法可依,国家行政机关人事制度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
A.公务员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B.公务员考试己进入法制化轨道
C.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稳定推进 D.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成绩显著
15.罗马通过明确的法令文件,授予大法官对符合法令而违背情理案件的部分处置权;罗马的一些君主
还明确地授予部分有名望的法学家对法令文件有公开解释权,其解释对于法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参
考。由此可见,罗马法( )
A.强调面向所有群体 B.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
C.注重维护君主独裁 D.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
16.《后汉书·许绍传》载,许绍与其兄许靖咸誉高名,爱共核论乡里人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以致
汝南有“月旦评”之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取士不问家世 B.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
第 3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C.察举制度的实施 D.士人文化水平的提高
17. 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
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以下关于隋
唐的官员选拔说法正确的有( )
①皇帝通过三年一次的常举选拔 ②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③家世不再成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④武则天时期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18.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宰相;
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
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由此可知古代监察制度( )
A.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B.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C.监察官员代表社会行使监察权 D.具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
19.有人在浙江某地发现一石雕牌坊,北面镌刻“谏议坊”,南面横额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史立
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史立模说:“今之给事中,即古谏议也,以言为职。”由此可知,史立
模当时的职责是( )
A.稽查兵部诸事 B.负责考满和考察 C.参与审核计簿 D.类似大计的功能
20. 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判,
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除恶及故杀人越
狱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
A.存在着重罚轻罚倾向 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21.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
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 8 年内,先后撤换约 1/5 的联邦政府官员。这一
做法( )
①容易造成腐败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④打破了分权制衡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2.如图是美国总统林肯早年当律师时在法庭上辩护的情景。他可能在( )
第 4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A.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宣布被告无罪 B.根据遵循先例原则帮助事主辩护
C.据 1787年宪法为经济纠纷案辩护 D.创造先例并对先例做出精彩解释
23.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
建国初期 按资历进行晋升
19 世纪 30年代 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
19世纪末 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
这一制度的演变( )
A.体现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 B.是政治和管理分离的开始
C.可以勉励公务员的进取心 D.进一步增强了总统的权力
24.文官制度的规范是国家治理水平的象征。西方某法律规定,文官不对任何政党承担政治义务,不得参
加政治活动,也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必须忠实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这一规定,体现了文官
制的( )
A.择优录取原则 B.政治中立原则
C.职务常任原则 D.论功晋升原则
25.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
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
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隶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C.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26.右图为 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下列对这一学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学堂选官制度由此确立 ②是李鸿章创办的新式学堂
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④毕业考试结果成为授官依据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7.“民法系”是世界上影响最大、分布最广、历史悠久的法系。该法系起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主要是关
于人、家庭、继承、财产、侵权行为、不等得利、契约等民事法律方面的规范,也有一些刑事和诉讼程
第 5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序方面的规范。关于“民法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②法官地位突出 ③代表有德国、日本 ④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28.右图为“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
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
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
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该证书可以说明( )
A.南京临时政府选官相对公平 B.民国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
C.官员选拔开始突破门第观念 D.选官依靠考试和甄别的方式
29. 古罗马《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
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
法的具体原则是( )
A.保护弱者的原则 B.权利平等的原则
C.行为归责的原则 D.注重证据的原则
30.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后,该报告一直未公开发表,1975年邓小平强调这篇报告“太重要”了,
1976年 12月 26日,《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在当时,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
要目的是( )
A.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动员 B . 传递发展战略调整信息
C.彻底清算“文革”时期错误 D.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 3小题,第 31小题 12分,第 32小题 15分,第 33小题 13分,共 40分。)
31.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时期 案件 法律规定 判决结果 判决理由
子为保护父亲不被他人伤 《张家山汉简》:杀 《春秋》之义,父
西汉 子无罪
害,而误伤己父 伤父母,枭其首市 为子隐……
朱谏之父为族人朱幼方烽 杀一罪人,未足弘
《晋律》:准五服以
魏晋 火所焚。 嘉其义,赦 宪活一孝子,实广
制罪
谏之成人,手刃杀幼方 风德
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
唐朝 《▲》:杀人者斩 诏免死配流 以其首罪免父,有
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
第 6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首请罪,以出其父 光孝义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
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
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 6 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
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拿破仑晚年认为,《法国民法典》
“将永垂不朽”。
——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Diane《拿破仑民法典》
(1)根据材料一中三大案件相关信息概括西汉到隋唐法律发展的趋势。根据“判决理由”并结合所学,
从价值导向的角度说明统治者的目的。第三大案件发生于唐高宗时期,结合所学指出▲处法律名称,简
述该法律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促进法国民法典发展完善的因素,结合《法国民法典》的历史地位,
简释《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的理由。(4分)
32.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求变”“求新”,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
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
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
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
令将全国分为 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
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
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
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
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
——据《魏书》等
材料三 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
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惜其褊衷多忌,刚
第 7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愎自用,威权震主。身死未几,遂遭削夺,并籍其家,子孙皆不保云。……世称张居正相业,誉者多许
其干略,毁者仅恶其专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商君治秦”在经济方面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作
用。(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概述其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世人对张居正“誉者多许其干略”的原因。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判断
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有哪些?(4分)
33.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 1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
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认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
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 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
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
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
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
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加强对
官员考核和监察而分别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如何进一步发展北洋政府的的文官制度,以及南京国民政
府的文官制度仍存在哪些问题。(7分)
第 8页共 8 页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A B C B A A A A D A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C A B C B A D C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3小题,第 31小题 12分,第 32小题 15分,第 33小题 13分,共 40分。)
31.(1)趋势:律令儒家化(礼法结合亦可)。(1分)
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1分)
名称:《唐律疏议》(或《永徽律疏》)。(2分)
意义:①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②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③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
创制自己的法律;④礼法结合的典范。(任意两点给 4分)
(2)因素:①拿破仑的积极推动;②对罗马法的吸收与继承;③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④为适应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需要⑤受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影响。(任意 2点给 2分)
地位:《法国民法典》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或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2分)
32.(1)措施: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3分)
作用: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
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基础。(3分,如答出“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
奠定了基础”亦可得 2分)
(2)内容: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
给予地方长官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任答 2点得 2分)
影响:有利于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隋朝加强
地方官吏管理奠定基础。(任答三点得 3分,如答出“促进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亦可得 1分)
(3)原因:张居正辅政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2分,
任答两点)
标准: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任答两点)
33.(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3分)
考核:上计制;(1分)
监察: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设置刺史代表朝廷巡行郡国,依朝廷规
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或回答刺史制度和巡视监察制度)(2 分)
(2)发展:重新设计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建立独立的
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3分)
问题:国民党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弱;国内政局
动荡(或受到战争影响);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任
意四点 4分)
{#{QQABCYYAogioAAIAAAhCEwUSCgIQkAGACIoGRBAAMAABw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