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2: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妖、矩”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重点指导“撵”的书写。
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根据已有内容创编童话,讲给同学听。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本篇课文到阅读整本书。【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2.了解奶奶给给王葆讲的故事,根据已有内容创编童话,讲给同学听。以上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宝物揭秘,激趣导入(5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看来啊,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件童话中的宝物。
2.出示魔镜、阿拉丁神灯图片,实物宝葫芦。
3.介绍作者张天翼,走进课文,解释节选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认识王葆(8分钟)
1.检查生字词。个人读、领读、齐读。
2.重点强调规矩,矩的读音。多音字冲的意思、读音、组词。
3.指导撵的书写。撵出示金文图片。
4.走进课文。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王葆。填写王葆的资料。根据王葆的个人资料,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觉得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出示走进王葆与奶奶的对话,体会王葆的淘气的性格。
6.过渡:那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呢 请你默读课文第三部分 17-21 自然段,用“——”划出相关语句。
聚焦一:王葆做算术题时遇到了困难,把 8 想成宝葫芦。
聚焦二:向日葵长得又瘦又长,谁的也比不上。就像得到一个宝葫芦。
聚焦三: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过渡:也就是说当王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想得到一个宝葫芦。那宝葫芦是怎么来的?(奶奶讲的故事里面的)原来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跟奶奶讲的故事有关,奶奶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王葆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
7.总结: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一是奶奶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的神奇,二是王葆渴望得到神奇的宝葫芦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麻烦。过渡:那奶奶故事中的宝葫芦到底有多神奇呢
三、体会奇妙,创编故事(15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5~17 自然段,对照表格,边读边圈划出奶奶讲的故事,试着完成表格,(可以提取关键词进行填写)人物情节
2.谁来分享你的收获?
3.孩子们,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4.孩子们,讲着讲着,我们就发现了奶奶讲故事的秘诀,那就是:来历奇+法力高+结局好。难怪王葆想得到这样一个宝葫芦。分享讲故事的秘诀:介绍人物、发挥想象、增加对话、补充情节......都可以让故事更精彩!
5.下面请同学们同桌讨论,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运用这些小秘诀,根据已有的内容进行创编,让故事更奇妙。
6.哪位同学额来分享你的故事?请你。小组互评: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故事?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让故事更加奇妙,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增加对话可以让故事情节更丰富、更有趣。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6分钟)
1.有了这个神奇的宝葫芦,当王葆考算数时,有同学下棋时······会发生什么呢?
2.《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中,写得和我们猜测的,是不是一样
3.你看,当王葆考算术时,他的试卷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对换,羞得他无地自容。当他和同学下象棋时,棋子却倏地一下子飞进他的嘴里。当他炫耀自己的本领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
4.原来,书中的情节和我们猜测的完全不同,虽然王葆如愿以偿得到了宝葫芦,却没有梦想成真,反而吃尽了苦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宝葫芦帮助王葆种向日葵,王葆自己学会种向日葵了吗?宝葫芦帮助王葆下棋,王葆自己学会下棋了吗?宝葫芦帮助王葆种向日葵,王葆自己学会种向日葵了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不劳而获是得不到幸福的,因为王葆没有体会到劳动过程带来的成就和价值,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五、布置作业,引导阅读(3分钟)
1.原著中的王葆有没有体会到这个道理呢?他有没有舍弃这个神奇的宝葫芦呢?
2.请同学们在课后读一读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之作,天才作家张天翼爷爷的《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来一探究竟吧。
板书设计:
王葆 来历奇
宝葫芦 法力高
奶奶 结局好
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