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在你心中苏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豪放不羁的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踌躇满志的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豁达乐观的苏轼
苏轼
自主学习
识作者
字子瞻,号 ,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 ”被贬为 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 、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东坡居士
乌台诗案
黄州
惠州
儋州
(1037-1101)
苏轼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与黄庭坚合称“苏黄”;
其词开 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唐宋八大家
豪放
(1037-1101)
苏轼
识作者
自主学习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天妒良缘,红颜薄命,1065年,26岁的王弗去世,此时苏轼29岁。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年近40,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悼亡词。
知背景
自主学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牌名
点明写作时间
交代写作缘由。
梦见妻子,
怀念妻子
解题
自主学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诵读
自主学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哪一句最打动你?
简要分析。
合作学习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遭遇丧妻之痛,遭遇仕途之痛。
不是不思,相思太苦;
不敢思量,旧情难忘。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作学习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生死之别,空间之隔。
相思之凄凉,失意之凄凉,
无人诉说。
合作学习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岁月之尘,坎坷之尘。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合作学习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虚写,梦中重逢;
白描,生活温馨。
当时只道是寻常。
合作学习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虽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无声有泪,痛彻心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合作学习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恨绵绵无绝期。
合作学习
本词以 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 、 。
原文诗句 作者情感 手法
梦
梦前
梦中
梦醒
梦前
梦中
梦醒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相思成苦
因思成梦
无限思念
虚实结合
合作学习
离你去世已有十年,独处之时常常想念。
多年宦海浮沉,我已苍老不堪。
许多话想和你说,梦中重逢,又该从何说起。
梦醒之后,教我如何不想你。
小结
1.完成下列默写:
⑴ 道出了词人对亡妻阴阳永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和喟叹,为全词奠定凄哀的感情基调。
⑵ , 。既写出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诗人与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
⑶十年死别苦苦思念,一旦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视无语,默默凝咽,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的两句是 , 。
⑷ , 。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逢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尘满面
鬓如霜
教考融合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③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旧居。②晞:晒干。③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教考融合
⑴下列对于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缕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B.苏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虚写,描绘了内心的思念之情,下片实写,写夜里梦到的景象。
C.贺词开头即以“同来何事不同归”的探问起首,从内心深处发问,伤感之情表达得沉痛悲切。
D.贺词结尾处追忆他们过去的共同生活,短短两句话,却饱含深厚的思念之情,极为动人。
B
教考融合
⑵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对妻子的美好形象各采用了什么不同的写法,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情感。
①苏词运用虚写手法来写人,“小轩窗,正梳妆”“惟有泪千行”等句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同时体现诗人自己身世落魄之悲。
②贺词以细节写人,“谁复挑灯夜补衣”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反衬自己“空床卧听”的孤独、凄凉。
教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