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4 23: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主要讲述袁世凯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进而复辟帝制,走上灭亡之路。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渐认识袁世凯本质后,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说学情
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看,八年级学生个性比较突出,喜欢彰显自我,所以应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学生层次来看,本校学生课外阅读面较窄,学生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作出肯定的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分析指导。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中华革命党;护国战争和洪宪帝制的破产。过程与方法:报道宋教仁遇刺真相,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学生认识到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的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通过参观大元帅府,了解景点背后鲜活的故事和历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说教学方法
1.采用视频教学、图片、史料教学等方法,通过精心设问、情境创设,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2.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读阅读、讨论和分析。
3.讲述法,本课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陌生,某些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讲述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
视频剪辑《建党伟业》、图片《宋教仁》、《李烈钧》、《北洋军阀割据形势图》等图片、相关史料、地图、ppt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林志元先生的照片和故居)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分享我的家族史。大家猜一猜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是我的外高祖林志元老先生,这边是他的故居,他生于1882年,1947年去世。
学生活动之1:快速抢答
林志元老先生这一生可能经历过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学生抢答。
(PPT展示1882—1947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轴)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帮大家整理出这段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向学生展示教师本人外高祖的照片和故居,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消除课本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年代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营造一种轻松良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为接下来实施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随后通过设置学生抢答活动环节,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线索,为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做准备,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最后通过展示历史时间轴,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核心素养。)
我的外高祖一声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几乎经历了近代史上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老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外高祖林志元老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两笔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
(PPT展示三枚纪念章和手稿)一是这三枚纪念章,三枚纪念章纪念的是他这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三次革命经历。此外,他还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部手稿,这部手稿记载了他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物都是属于历史材料。下面老师给大家拓展一下,史料的分类和应用。
课堂延伸:史料的分类和使用。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展示纪念章和手稿,已经通过课堂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史料的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如何学会如何去甄别史料和应用史料。)
教师过渡:外高祖留下来的这些文物属于一手史料。这些文物,正是要向我们描绘接下来这段交织着黑暗统治与追求光明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内容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PPT展示课题)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课题,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段历史时期的统治特点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题,回答:黑暗。
教师引导:古罗马著名演说家尤比乌斯所说过的一句名言:纵是暗夜时刻,难遮破晓微光。这句话用来描绘这段时期的历史是再恰当不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尽管黑暗,就像黑夜一样,但也遮掩不住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民主的破晓微光。
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统治主体又是谁?北洋政府。
(一)课题解读:北洋政府
教师通过将北洋政府的相关信息列成一个表格,对“北洋政府”的概念进行解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确理解“北洋政府”的含义和基本概况,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基本概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必须帮助学生简单地进行梳理,为后面的内容搭建一个大框架,同时也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对话做一个整体的铺垫。)
(二)新课解读之一:暗夜时刻
(PPT展示林志元《杂稿》中的引言。)我们刚刚说过,北洋政府的统治十分黑暗,生活在当时的我的外祖父是深有体会的。我们看一下林志元老先生的这段话,哪一句话可以体现黑暗?
学生阅读并指出:“残害勋良,毁纲坏法,引狼入室,诸丑乱政,致生灵涂炭,国政渐入黑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原始的文献史料,并培养学生如何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教师过渡:这段话提到了残害勋良,指的就是宋教仁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暗夜时刻之一:宋教仁案。
1、暗夜时刻之一:宋教仁案
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宋教仁案的背后主谋有可能会是谁?学生进行猜测,有学生猜测主谋为袁世凯。
教师引导:我们学历史的要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没有证据的结论不能妄下。有没有证据呢可以证明袁世凯有行凶的动机呢?老师找到了宋教仁说过的一段话。
请从宋教仁的言论中找出宋案刺宋的动机。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宋教仁的遇刺,是因为他要重组内阁,而内阁是属于国会领导的,国会和法院、总统一起,是《临时约法》效仿美国规定的三权分立。设立内阁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限制总统的权力。所以宋案有其必然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找出关键句,从而能够从最根本的层面上理解“宋教仁案”,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这一环节涉及到的“责任内阁制”更是与接下来要讲到的“宋案”和袁世凯复辟帝制休戚相关,这是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但这恰好是本节课一个知识点的疑难处,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能够站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去学习和了解接下来的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理解的核心素养。)
学生活动之2:探索求真
在宋案之后,袁世凯的气焰更加嚣张了,他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页并思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归纳。
除了以上举措之外,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二十一条”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且利用柱状图的形式进行展示,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所做的准备,理解虽然虽然时间很短,但袁世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程度在不断地加深,尤其是“二十一条”,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核心素养。)
2、暗夜时刻之二: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了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
(PPT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后,袁世凯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盛大的登基大典,在天坛举行祭天,宣布称帝。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为了纪念他称帝,发行了新的银币,观察图片,你能找到什么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信息: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文物史料,并学会从文物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尽管袁世凯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没底的。我们来看《槟城华新日报》1915年2月13日“国内新闻”的报道——“袁消”。
海外华人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呢?老师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张照片——“Footyuan”。由此可见,海外华人对袁世凯复辟称帝是持反对态度的。那么当时国内各界的反应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PPT展示林志元《杂稿》和孙中山《讨袁檄文》的选文。)材料中哪些话可以表明当时人民的态度?
学生活动之3:研读讨论
假设你是当时的人,当听到袁世凯称帝的消息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提示:你的身份可以是北大学生、北京城内开店铺的商人、革命党人……)学生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本环节还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3、暗夜时刻之三:军阀割据
袁世凯这场闹剧最终仅仅只是维持了83天就垮台,不久袁世凯就在绝望中死去。袁世凯死后,是不是中国就迎来了光明的前途?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袁世凯死了之后,中国又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之中。
(PPT展示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三个军阀。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完之后,进一步引导: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政局。
学生观察形势图,得出结论:乱!
学生活动之4:明察秋毫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军阀割据统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两个特点:1、依附帝国主义;2、连年混战。
(PPT展示军阀割据混战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相关图片和表格)军阀之间不仅连年混战,而且军阀背后还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导致这种混乱的局面乱上添乱。这种政局上的动乱,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
(二)新课解读之二:破晓微光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势,难道当时全国人民都无动于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的外高祖林志元老先生,对于时局就有自己的看法。
(PPT展示林志元《杂稿》中的选文)他认为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
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追求光明。海内外同胞如何来涤荡时浊,匡维国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破晓微光之一:二次革命
面对制造“宋案”这种恶劣的行径,革命党人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二次革命”。教师继续提问:请同学们告诉我,“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是谁?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次军事行动为什么被称作“二次革命”?它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二次革命”目的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为二次;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二次革命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回答:被镇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让学生能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与前面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并且将“二次革命”与“辛亥革命”做一次纵向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次革命”的实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核心素养。)
学生活动之5:拨云见日
(PPT分别展示林志元、来新夏和葛雷的三人著作的三段选文)二次革命为什么会被袁世凯所镇压?
分别请三位同学对三段文献材料进行解读,并且根据自己的解读,分别得出“革命派力量涣散”、“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列强支持袁世凯”三个结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展示三则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对问题有深层次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和加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2、破晓微光之二:护国战争
虽然二次革命被镇压,但追求光明的中国人从未停止过与黑暗的统治做斗争。所以,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革命党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发动护国战争的三个代表人物。学生阅读,并回答。教师指出,这三个人即“护国三杰”。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视频《护国战争》,并让学生留意视频中的旁白。
学生活动之6:集思广益
结合以上内容,以蔡锷等人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什么能成功地阻止了袁世凯复辟的闹剧?(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革命党人、北洋军阀、列强、人民群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总结,并进行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
尽管革命党人做出了努力,但护国战争仍然不能让中国避免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学生活动之7:畅所欲言
面对如此混乱的时局,国家的前途命运未卜。作为生活在当时的一个立志救国、有远大抱负的青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学生对本课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以本课接触到的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对当时的局势进行例行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课堂小结
虽然革命事业暂时陷入了低潮,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为了维护民主共和,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四处奔走奋斗着。这段丰富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了,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必须找到新的盟友,这个盟友,就是为中国带来新时代曙光的中国共产党,这些内容,我们下一单元再学习。
(设计意图:在学习完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对本课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小结,引导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认识到历史是一部整体的历史,是前后联系、不可分割的,同时再一次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说板书设计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宋案与民国初年政治
二、袁世凯独裁之路
三、革命党人的反独裁活动
四、北洋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