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课时:3
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世界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学习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高(中)考要求: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新课知识
考点1 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发明过程
(1)造纸术
①________,中国已经有了纸。 ②105年,东汉________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印刷术
①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________。②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③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________。
(3)火药
①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______。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______。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③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①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________”。②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________。③北宋时,指南针用于________。
2.世界影响
(1)造纸术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________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________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后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________和宗教改革,促进了________和社会进步。
考点2 数学成就:《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1)约成书于________。(2)采用了________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数命题。
(3)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珠算
(1)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_______。后来演变成为______。(2)珠算运算法配合小九九和________计数法,运算如飞。(3)明清时期,随着_____的繁荣,珠算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还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4)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________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考点3 天文历法和农书成就
1.条件: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_______的需要,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历法和农业著作成就突出。
2.天文成就
(1)观测记录: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的记录。
(2)星表: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编辑成《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观测仪器: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_____、_______等。
3.历法成就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________》,商朝改进为“_______”。
(2)元朝时,_________编订的《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1281年颁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4.四大农书
(1)四大农书是稀罕氾胜之的《_________》、北魏贾思勰的《_________》、元朝_____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_________》。
(2)《齐民要术》
①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达农业科学著作。
②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还涉及林业、园艺、_____、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_______、________。他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
考点4 医学成就
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_______》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出了集大成中医专著《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___________”。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 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拓展延伸】高(中)考对接
1、(2013·重庆文综)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3、(2014·南京调研)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帝与景帝时期墓葬中的一张纸。该纸质薄而软,纸面平滑,纸上用黑色线条绘制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材料直接说明了当时( )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该纸发明早于“蔡侯纸”
C.纸张主要用于绘制地图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1.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2.(原创题)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
C.《农书》 D.《农政全书》
3.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中国的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纸的发明 B.指南针的发明
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
A.重经验 B.重实用
C.重自然 D.重血统
5.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战国时期出现恒星方位记录表 ②《黄帝内经》在西汉问世 ③唐朝时期火药开始传入欧洲 ④明朝时期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2014·诸暨期末考)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这实际上是( )
A.否定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B.佐证了印刷术在宋代传到欧洲的史实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人文思想的传播
D.揭示了宗教改革广泛开展的社会根源
7.(原创题)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四方石柱,柱面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由此表明( )
A.药方摘自《本草纲目》 B.政府重视医疗保健
C.唐代医疗水平高超 D.唐代常出现流行病
8.(2014·潍坊模拟)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注重科学分析 ③不重实用
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4·金丽衢十二校二模)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 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运算方法)
材料二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
关于材料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珠算开始出现在汉代,普及于宋代
B.珠算在北宋开始使用于经济活动
C.珠算有其独特的运算方法和实际的运用价值
D.材料二是艺术品,不作为证
课后反思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方法 列表的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学生阅读单元引言
2、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当是?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发现:
(1)罗伯特·K·G·坦普尔称中国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3世纪带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3)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知.”
新课:
四大发明(以问题层层推进)
问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学生列举。
问题2、简述四大发明的经过
发明 简单过程
教师课件投影 学生表述后教师投影
造纸术、图片 两汉(蔡伦)
火药 、图片 军事始于唐末
活字印刷术、图片 北宋 毕升
指南针、图片 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问题3、四大发明的意义
(1)这些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无穷智慧的发明和发现,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2)学思之窗:
(3)学生分析讨论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参考37页)
(4)教师总结:加速了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问题4、利用资料分析探究, 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思考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命运不同的原因。
(1995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4)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其他科学技术成就(以学生设计古代科技成果图表)
教师给出表格:古代中国的其他科技成果
门类
成果
数学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算筹和算盘推动古代计算的发展
天文
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慧星的记录
编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
历法
农学
《夏小正》、“殷历”。《授时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早3百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很大。
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医学
西汉编订《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万世宝典”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2、教师提问,请同学对重点成就作简单介绍,适当补充史料配以图片和投影(超连接)
小结:
1、总结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并归纳处于世界之最的成就。(在表格中划出来)
四大发明
(2)《九章算术》
(3)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慧星的记录
编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4)《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百年。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四大发明的影响
3、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落后?(可作为学生课后的探究题)
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作出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在近代中国发生?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
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
科技本身存在重实用性而少理论探讨;
重文轻技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碍。
……
课件55张PPT。 让我们一起参观中国古代科技馆,了解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情况。导入新课◎第一展馆:四大发明馆
四大发明
◎第二展馆:算学馆
《九章算术》和珠算
◎第三展馆:天文学馆
《石氏星表》和浑仪
◎第四展馆:农学馆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第五展馆:医学馆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科技馆 战国时代的司南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宋代火药武器:霹雳炮毒火球 活字印刷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
(3)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1、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
(2)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四大发明数学运算《石氏星表》和浑仪《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本课主要内容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1、概念内容解析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
外传: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1)造纸术2、发明与外传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甲骨文 竹简
铜器铭文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2)印刷术 发明: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推陈出新。
外传: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15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 《金刚经》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得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火药 发明: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
外传: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明代的火药——“火龙出水”(4)指南针 发明:战国时期发明“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外传: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便从中国商船上学到了指南针的用法。 3、四大发明的意义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二、数学运算1、《九章算术》 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数命题,如开平方和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运算的方法。 (1)成书时间(2)主要内容(3)意义和地位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珠算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最有效的计算工具。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1)珠算的起源 元末明初出现了现代样式的算盘;直到明代以后,算筹才被算盘完全取代。(3)珠算的普及和发展(2)算盘的出现 明清时期(原因是商业的繁荣)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4)珠算法的外传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尧设火正、羲和之官;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2、观测记录1、观测机构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慧星记录;西汉时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编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3、创制观测仪器(1)浑仪 最晚在汉武帝的时代,天文家们已经使用浑仪。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观测仪器。(2)简仪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制订 我国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 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商朝改进为“殷历”。春秋时采用19年7闰的置闰方法 ,战国时有了“月令”。(1)先秦历法——《夏小正》(2)《授时历》 元朝郭守敬编订,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2、农学研究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2)影响、评价(1)产生时间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黄帝内经》书影 2、《伤寒杂病论》——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万世宝典” 《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著述(1)作者:东汉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南阳市张仲景医圣祠 (3)地位: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2)内容:全书分为“伤寒”和“杂病”两大部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分别记载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3、《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书影 (1)作者: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李时珍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时珍采药
(3)地位:这部重要的中药学著作,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宝典”。 (2)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本课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我们深刻的思考: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使民族振兴?课堂小结1、(2006年江苏历史高考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D高考链接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科技文化的一些历史知识,与第2、3题同属历史时间基础水平的辨别题,难度不大是现在江苏高考客观题的一般特点。A不是西汉,而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不是活字而是雕版印刷的书籍;C不是唐朝而是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始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是正确的。答案是D。 2、(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解析:由题目看出要查阅关于宋朝的科技成就,A《考工记》是关于手工业的,B《神农本草经》是医学方面的,C《齐民要术》是农业方面的,D《梦溪笔谈》是宋朝沈括记录关于宋朝天文、历法、物理、数学等方面的著作。D3、(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A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四大发明的传播过程,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即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战败。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1、西汉时,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A课堂练习2、就世界范围来说,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是( )
A、地动仪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3、火药在军事上被广泛使用是在( )
A、汉朝 B、唐末
C、宋朝 D、明朝 BC 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沉重、昂贵、不易获得、不实用…… 3、如果我们今天学习写字也用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这些书写材料,你觉得怎么样?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本课测评探究学习总结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四大发明在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提示:如中医、中药、农历、纸等。因为学生生活环境不同,事例可能大不相同,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延伸 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