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程标准: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历史史实:
1、复习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工业革命、蒸汽机、瓦特、蒸汽时代、城市化、爱迪生、电气时代、垄断、资本输出。电气技术各领域的应用。
2、阅读理解概念: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理解记忆: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软件等)发展过程。
历史解释:
1、整合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相关知识,综合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因素,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影响(经济、世界市场与全球化、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转型、思想观念、文明进步、殖民扩张、环境污染等方面)。
2、分析信息技术产生、发展的原因,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知识信息传播,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心理、观念等)的影响。
发展性选择:
1、探讨推动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各种历史因素,感悟其个人的探索精神。
2、以网络信息战为例,分析探究信息技术安全的现状及意义。以网络知识信息为例,探讨知识普及化时代,对学习者的素质要求,感悟当代教育的内涵与精神。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背景:1、政治上: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 发展扫清厂障碍。
2、经济上:18世纪,随着丁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 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技上: 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二)过程:1、18世纪 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 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他研制的蒸汽机除了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三)影响:
1、蒸汽时代: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工厂制: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亡的社会化人生产逐渐形成。
3、城市化:在工业化进程十,形成了多工业 ,城市化进程加快。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世界联系加强: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 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一)条件: 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成就:1、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 。
2、发电机不断完善的同时, 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
3、各种 不断涌现。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影响:
1、电气时代: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人、更方便的动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 也更加先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 日益壮大,开始 对世界的统治。
3、垄断组织: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 的形成。
4、社会生活: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 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思之窗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思 考: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案提示: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展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互联网的诞生:
1、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正处于 时期,美国担心苏联的人造卫星破坏其军事通信系统,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4、20世纪 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二)功能: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 、聊天等服务。
(三)评价:
1、积极方面:
⑴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开始出现。
⑵全球化: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 的步伐。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巾场。
⑶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 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 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2、消极方面:⑴政治上:以 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⑵经济上: 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⑶思想上:容易造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侵袭社会;
⑷社会上:色情信息泛滥、青少年网瘾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积极方面
1、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劳动方式。科学技术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因此一旦物化到生产力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2、科学技术可以改变生活方式。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内容、方式、水平等等。
3、科学技术改变思维方式。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认识工具和积极的社会意识,必然对人类思维方式发生积极的影响。????
(二)消极方面: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充分显示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威力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全球问题"的困境之中。
本课要旨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 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 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了电气时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 时代。
第十三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 “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重点和难点:
1、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2、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方法:对比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新课:三个子目合成一气。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电机和其他电气的发明和使用、电气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工业革命
代表性发明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问题小结:以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件28张PPT。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②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瓦特改良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18世纪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原因和条件:⑴用作提水、带动车床和织布机;一、“蒸汽时代”的到来2.蒸汽机的应用推广⑵适应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
等部门;⑶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
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 1807年,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克莱蒙特”号试
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的新篇章。航行时
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所以这种船就被称为轮
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
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
此被称为“火车”。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
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平均每个工人
的日生产效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
5200万磅增加到45590万磅。生铁产量从25000
吨增至139640吨。煤产量从260万吨增至3000
万吨。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
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已经有7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
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
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
到77%。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从而摆脱了自然力的约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情况;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②促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③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进程开始,英、美、法等成为工业国,伴随着城市化,近代意识形成;④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各地联系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⑤促使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三股政治潮流出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三股进步的思想潮流。①环境污染开始,以化石燃料、以燃煤动力
为基础,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工业
污水来发展经济,造成了环境污染;4.消极影响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人际关系冷漠,阶级对
抗加剧;③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1.背景(1) 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用磁力产生电流现
象,实现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为研制发电机
奠定了理论基础。1.背景(1) 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依据)
(3)科学家们对电的研究不断深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2.电力的广泛运用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依据电磁学理
论,设计出环状电枢自激式发电机; 电力的广泛应用与发明大王爱迪生分不
开,他发明成就达千余项,特别是电灯电话
电报电影等。■
伏
打
电
池☆莫
尔
斯☆
伏
打◇
莫
尔
斯
发
报
机 1897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改进了无线电传送和
接收设备,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进行无线电通信取得
成功。★童年的爱迪生◇爱迪生和留声机3.影响二、电气革命的出现①电力成为新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②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③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确立并巩固对世界的统治;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⑤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的异同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原因(1)冷战时期,美国争霸的需要;
(2)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46年2月14日问世的“ENIAC”(埃历阿克),
运算速度每秒5000次加法,一条炮弹的轨迹只需20秒
钟就能被它算完,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三、信息技术的发展2、互联网的产生(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
担心苏联的人造卫星破坏其军事通信系统,加紧了对
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产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
网络,促成互联网产生。(3)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
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
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
称为“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
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的特点。(4)互联网的影响⑴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⑵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⑶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市场和支持;
⑷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消极方面(互联网面临的问题)⑴国家安全问题;
⑵外来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
⑶影响了部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方面学习延伸讨论一
互联网对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开阔视野
可以增强对外交流
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
可以促进学业等等利
各种宣扬色情、凶杀、赌博等污染青少年心灵
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实际社会
现实交际能力缺乏
沉迷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等弊学习延伸归纳探讨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基本要素资本、劳动力、市场知识、人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土地、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