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
【预习培训】
1.利用20分钟时间根据导学案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扎实掌握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并完成知识框架构建和问题引导。
2利用剩余20分钟完成预习自测与探究案。并记下预习中存在的疑问。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标志,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分析各个时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原因,特征和历史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马克思为人类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人类无产阶级斗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热情。
【预习案】
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
(1)、原因:18世纪60年代, 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表现:①1825年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
②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抗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概况:①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意义:①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 基础。
②证明了只有用科学的革命理论做指导,无产阶级才能取得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胜利。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3.思索——空想社会主义
(1)、内容: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意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二、伟大的友谊
1.马克思的转变
(1)、幼年启发:深切同情劳动人民。
(2)、理论研究:先后学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革命实践: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为《莱茵报》撰稿,直接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4)、实现转变: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其转变为 。
2.恩格斯的转变
(1)、革命实践:1842年,恩格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频繁接触工人,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
(2)、完成转变: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形成了 世界观,从而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并肩战斗
1845年,两人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次会晤,从此共同战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2.地位——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3.意义 (1)、创造了一个新时代,标志着 。
(2)、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2、《联合报》报道:现在,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欧洲债务危机使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
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多年 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否定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是指( )
A.掌握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开始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斗争 D.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4、下列各项中,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不相关的是( )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各国普遍建立
C.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D.欧洲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
5、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建“新和谐公社”,试图把公社建成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但公社4年以后就宣告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
A.欧文经营管理不善 B.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资产阶级无情剥削 D.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产生
7、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8、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材料一 从19世纪初,傅立叶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称资本主义社会是“罪恶的渊薮sou”,“颠倒世界”,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他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为此,他刊登广告,说他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答应出资创办“法朗吉”的富翁,他等了12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来问津,1832年,他和几个门徒一起创办了一个“法朗吉”。可是不久就证明了他的理想行不通。
材料二
●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至今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摘录
1、根据材料分析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材料一 见课本137页学习思考中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试卷上写的话
材料二 《马克思的自白》
您喜欢的做的事?啃书本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材料三 英国《焦点》月刊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
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他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2、从以上材料,你体会到了马克思怎样的品格?
【知识拓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社会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马克思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提供了最基本条件。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了伟大力量。
(3)、思想条件:19世纪的三大思想成果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4)、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马克思在总结经验理论的同时,还和恩格斯一道参与和支持工人运动的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发展规律学说: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学说: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地位: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三个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学后反思】:将自己在本部分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D C D B D B D D
同:都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都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异:实现的方式不同 空—不主张使用暴力,马—暴力革命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具有持之以恒的斗争精神,和 “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
不迷信权威、“怀疑一切”的思维品质,坚持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
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学习者分析
初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仅停留在表象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提出疑问,希望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展示史料,设疑激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
⑴知识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与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与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
自主阅读教材、整理资料、合作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⑵过程与方法
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斗争实践等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学会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概括,学会运用提炼关键词掌握教材内容的方法。
阅读和分析史料,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实践,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革命奋斗精神。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策略设计
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⑶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1.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1825年以后, 周期性发生,造成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使 日益尖锐起来。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1831年和1834年 两次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____________和1844年德意志的 ,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也表明了工人运动迫切需要 指导,才能取得胜利。
3.以法国的 、 和英国的 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 的理论,对 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4. 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的________________、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加以科学的改造和吸收,就此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5.1847年11月, 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 和 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 的发表标志着 诞生。
新课导入
播放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片头剪辑。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公开投票一个月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呢?马克思被称为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受到如此的推崇?
(幻灯片出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随着课题字幕播放):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敢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导入课题
学生眼中的马克思:(引导学生回答关于马克思的故事、著作、名言)(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
设疑: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诞生呢?其客观条件有哪些?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基本矛盾
问题探究:
问题1 马克思主义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开展)之间是怎样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问题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上绝对贫困,享有的政治权力有限。)
过渡:工人的处境不但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问题探究
问题1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多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根本上讲,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是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工人阶级不成熟,没有斗争经验;更主要的是当时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问题2怎样理解三大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也为科学革命理论创立提供了经验教训。)
史料感悟:(一学生朗读)
问题:工人阶级为什么要发出诅咒?他们靠诅咒能赢得斗争的胜利吗?
(3)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问题探究:
问题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财富急剧增长,工人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问题2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是怎样勾画的?(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人人平等”的社会。)
史料链接:
回答:
问题3 材料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欧文主张通过何种方式建立新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方式:说服政府。)
问题4 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实现。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涵的革命性,也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它所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基础:三大优秀成果提供了“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二、伟大的友谊
导入课题:马克思与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与建党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提炼信息,用提纲式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活动与他们之间的友谊)
1.马克思的伟大转变
理论研究: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后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社会实践:任《莱因报》主编,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生活;
思想转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成为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的伟大转变
注重学习:中学没毕业被迫弃学从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革命实践: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伟大的友谊
三次会面: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面。1844年,恩格斯路过巴黎,第二次与马克思会面,两人充分交换了思想,在一切领域取得一致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进行第三次全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共同战斗: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科学的改造和吸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感悟: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身上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优秀品质: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导入课题:(幻灯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共产党宣言》何时发表?内容有哪些?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第一段:揭示规律:(资本主义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阐明使命、性质、特点(无产阶级的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纲领和目的(党的纲领和目的)、专政思想(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第二段:批判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党的策略原则;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
第三段:指出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重要性。
第四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要明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合作探究
问题1 《共产党宣言》发表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因为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阶段发展到科学阶段。
问题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略)
课堂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而欧美一些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向民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专制与民主,东西方的政治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也埋下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祸根。
板书设计: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背景 ②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马克 ③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思主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义的 发表:1848年2月
诞生 《共产党 ①揭示了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规律
宣言》的 ②阐明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发表 内容 ③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④揭露、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形成性练习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
A.工人运动缺乏政治纲领文献的引领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暴露
C.无产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 D.无产阶级尚未真正觉醒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3.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4.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共产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5.《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起草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指
A.资本主义发展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D.民族解放运动时代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4 C 5 D 6 C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即把问题交给学生,师生共同探讨,获得学习成果。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放在首位,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书、思考、解疑过程中,感知历史,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