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5 02: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理想社会的探寻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最好的时代”
——整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9世纪中前期经济危机简表 时间 备注
1825年 英国经济危机
1837年 英法经济危机
1847年 欧洲经济危机
1857年 世界金融危机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食不果腹:吃肉是富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生活,工人只有在星期天才可能吃到一点肉。蔬菜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
衣衫褴褛:粗布成了工人服装这个名词的同义语,工人被称为“粗布夹克”,借以和那些穿呢子的老爷们相区别,而呢子也就成了资产者的标志。
居住恶劣:这些房子污秽不堪,没有像样的家具。全市人口中有五分之一即45000多人,居住在狭窄、阴暗、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里。这种地下室共有7862个。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工人的劳动生活
“最坏的时代”
1.阶级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根本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卢德运动——捣毁机器
1831年、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4年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要求提高工资,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最终被政府军镇压。
“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问题”三次请愿,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
最终遭到政府宪兵镇压。
“没有面包,就要革命”
要求提高工资,反对私有制社会。
最终遭到政府军镇压。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列宁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
“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思想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3.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来源
代表人物 理想社会 实现途径
圣西门 实业制度 劝说人们捐款
傅立叶 法郎吉 等待有钱人投资
欧文 新和谐公社 依靠合乎理性的政府
空想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思潮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少年马克思
根据材料,指出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的伟大会见,开始了长期合作的革命实践活动。
人物扫描
恩格斯,德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的挚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父亲是一资本家,但恩格斯从小同情工人境遇。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作。恩格斯了解工人贫困的生活状况,对工人们十分同情,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思想。
恩格斯同工人交谈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关心和同情底层人民的生活,把为更多人谋幸福和获得解放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二、《共产党宣言》
★1848年(30岁):与恩格斯(28岁)发表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指出资本主义时代的两大对立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二、《共产党宣言》
阅读课本P100“材料研读”思考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将会怎样发展?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政权由国家统一调控经济,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保证人民生活。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集中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二、《共产党宣言》
二、《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成了全世界工人阶级以及一般劳动人民前进的旗帜。……《共产党宣言》把世界工人运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那伟大的思想掌握了千百万群众,便变成了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近代部分)》
(2)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标着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1848年——1863年:马克思积极参与和关注英、德、美等国的工人运动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斗争目标:
作用: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1864年(45岁):马克思参与创立“第一国际”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建立
结果: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法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巴黎公社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社员墙
5月27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退守拉雪兹神甫墓地,终因弹尽粮绝,在一堵墙边全部壮烈牺牲。1908年5月21日,法国群众在这堵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写“献给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的遇难者”字样。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发生的“五月流血周”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在这些要枪毙的人中,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当轮到他的时候,他请求执刑的军官暂缓3分钟,以便好把手上的一块手表给住在对面街上的母亲送去。‘免得她丧失一切!’执刑的军官不由得被感动了。便同意放他走。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了!过了3分钟,那个男孩喊着:‘ 我回来了!’轻轻地跳过他已经牺牲了的战友的尸体,靠在墙上,巴黎,你有这样的儿女是永垂不朽的。…… ”
——《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宣扬巴黎公社精神的《国际歌》
诗人欧仁·鲍狄埃作词《英特纳雄奈尔》
(international)
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1883年(65岁):3月14日,在伦敦逝世,享年65岁。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根据提示说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革命胜利
1871年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成立
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伟大尝试
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想社会的探寻从未止步!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共二十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