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新课导入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然而工人们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富裕,反而处境更加悲惨,而且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大。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运动;
2.阅读《共产党宣言》等文献,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学习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地狱之门
天堂之路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诞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扩大。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因为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开除国籍,他不得不在欧洲各国过着流亡生活。马克思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马克思(1818—1883)
3.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恩格斯出生在德意志莱茵省的巴门市,父亲是一个保守的资本家,但是,恩格斯从小却愿意接触工人。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作。恩格斯没有想自己如何赚钱,而是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这使他不但对工人们的贫困生活十分同情,而且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思想。
恩格斯(1820—1895)
3.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
2.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3.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同工人交谈
马克思、恩格斯讨论工人运动
3.实践基础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4.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核心
意义:
①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②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诞生标志: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共产党宣言》
材料一 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材料二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五 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内容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归纳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③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④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二、《共产党宣言》
2.意义
问题思考:
《共产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
马克思主义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理论指导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
成立时间
名称
目标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
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背景 过程 1871年3月18日
1871年3月28日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1871年5月28日
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失败了?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而非社会主义革命。
巴黎公社的失败不仅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反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与合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
标志: 的发表
第一国际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课堂巩固
1.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据此可知,革命理论主要来源于( )
A.革命实践 B.经典著作
C.经验积累 D.科技创新
2. 《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一起创办的报纸,报纸订户最多时达6000份左右,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新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
A.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B.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A
B
课堂巩固
3.1880年,恩格斯写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后,这一著作陆续被译为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说明,当时欧洲(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各国无产阶级已经实现联合 D.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
4.下图反映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情景,这说明( )
A
C
A.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努力下创立
B.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理论的创始人
C.马克思、恩格斯重视社会实践,结合工人运动实践来创立科学理论
D.当时的工人运动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