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
节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
学会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 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
1.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降水的单位是 。
3.通常用 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4.通常用 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5.将同一时间内 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
课 前 小 测
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等降水量线图
雨
降雨
雨量器
毫米
雪
冰雹
降水量相同
6.世界的“雨极”是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______,世界的“干极”是智利北部___________________。
7.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_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_;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__________岸降水少,大陆__________岸降水多;_______________沿海地区降水多,_____________地区降水少。
课 前 小 测
多
少
西
中纬度
内陆
东
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沙漠
什么是降水?
降 雨
降 雪
冰 雹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降水
雾
霜冻
露
下列现象为什么不属于降水
雾
霜
露
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上形成的。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都不是降水。
降 水 的 测 量
工具:雨量器和量杯。
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降 雨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降水量(mm) <10.0 10.0 ~24.9 25.0 ~49.9 50 ~99.9 100.0 ~249.9 >250.0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降雨的等级
变化
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月降水量>100mm多雨。
月降水量50—100mm湿润。
月降水量<50mm少雨。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
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7、8、9月
12、1、2月
700mm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降水的类型
夏季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全年多雨型
全年湿润型
冬季多雨型
均匀
不均匀
均匀
不均匀
均匀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区别?
纬度因素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
规律一
东岸
西岸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年降水量什么区别?
海陆因素
①回归线附近(23.5°),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规律二
内陆
沿海
沿海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什么区别?
海陆因素
②中纬度地区(30°-60°)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规律二
暖湿气流
地形雨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地形因素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规律三
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纬度因素);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②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海陆因素)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降水规律总结
世界“雨极”、“干极”
雨极
干极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量
的测量
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
季节变化
1.测量工具:
雨量器和量筒
2.单位:毫米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全年多雨
2.全年少雨
3.夏季多雨
4.冬季多雨
5.全年湿润
降水的形式
雨、雪、冰雹等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