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实质
应用
实验验证
概念
读法
书写
依据
步骤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解析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________总和,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质量
2.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的______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
原子的_____没有增减,
原子的_____也没有改变(原子三不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原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可能改变
改变
不变
3.规律总结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
原子
数目
原子
质量
原子
种类
宏观
元素
质量
元素
种类
物质的
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数目
4.要点关注:
(1)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
(3)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密闭容器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5.易错点归纳
1.质量守恒定律理解有误:①对物理变化无意义;②体积、分子数目不守恒;③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地理解为“反应物”。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①错写化学式;②臆造不存在的反应;③没有配平;④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⑤错标或漏标生成物状态符号。
3.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不规范,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不是纯净物的质量。
【典例】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 x 的值等于0.5
B.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解析思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由此可见乙的质量不变,而甲的质量减少,丙、丁的质量增加。由此判断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那么,甲一定是化合物。同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50-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丙、丁的质量比是27:24:3=9:8:1。
D
1.(2023春·黑龙江大庆·八年级校考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答案】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4+10+1+25)g﹣(21+10+9)g=0g
【详解】A、物质Y、Z反应后质量增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物质X、Q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反应可表示为X+Q→Y+Z,该反应生成物不是一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B、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上述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X中未测值为零,说法正确;
D、若Q为氧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该反应为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2.(2022秋·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中)新房装修材料产生的甲醛(HCHO)对我们健康不利。如图是某“高压臭氧除醛机”的部分说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除醛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除醛过程元素种类不变
C.除醛过程说明了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除醛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除醛的反应为HCHO和O3反应生成CO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分析正确;
C、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为原子,而不是分子,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故选B。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
(1)原则
①必须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造。
②遵守_____________,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要相等。
1.概念:
用__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
化学式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2)步骤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
写
配
注
等
【典例】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每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1 g 甲烷和2 g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g 二氧化碳和2 g 水
点燃
解题思路: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C
1.(2021·安徽六安·统考一模)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B.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
C.纳米TiO2与普通的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 TiO2+2H2O
【答案】C
【详解】A、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能够破坏人体的蛋白质,有害人体健康,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钛(TiO2)可做成纳米材料,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将甲醛等有害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故B说法正确;
C、纳米 TiO2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优异的颜色效应及紫外线屏蔽等功能,普通的TiO2则没有,故C错误;
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 TiO2+2H2O,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2022·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变化过程的两个化学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前后C3N4的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D
【分析】反应II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反应I为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变化过程的两个化学反应都是分解反应,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过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C3N4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故反应前后C3N4的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解题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标:上标相关物质的质量比,下标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列出比例式
(5)解: 求解
(6)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1.依据:___________定律
质量守恒
考点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典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2×(39+55+4×16) 1×(2×16)
6.3 g x
2×158 32
6.3 g x
=
x=0.6 g
设未知量;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并写在对应物质的正下方;
3
列比例式,求解;
4
检查无误后,写出简明答案。
5
1.(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的KClO3的纯度,取10g样品与2gMnO2混合后加热,反应完全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16g,若杂质不参加反应,则样品中的KClO3的质量分数为
A.98% B.95% C.90% D.85%
【答案】A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10g+2g-8.16g=3.84g;
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9.8g
则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98%
2.(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将H2通入盛有12gCuO的试管中,加热一会儿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H2到试管冷却,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10g。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A.2g B.8g C.10g D.12g
【答案】C
【详解】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是x。
,x=10g,故选C。
THANKS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