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课件)(共18张PPT)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课件)(共18张PPT)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06:1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903 年,“高斯号”轮船为了探索人迹罕至的南极洲,驶进了南极。不巧,正遇上了大风雪。这艘船被冻结在茫茫的冰原里,进退不得。船上的人都非常着急,他们绞尽了脑汁,想出了各种方法。有人想用炸药把冰炸开,有人想用锯把冰锯开……可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收集到的黑灰和煤屑铺在冰面上,从轮船边上铺起,一直铺到最近的一条冰的大裂缝里,约有 2000 米长、10 米宽。在阳光的照射下,撒有黑灰和煤屑的冰渐渐融化了,“高斯号”终于脱险了。这是为什么呢?
第五章 热传递
第20课 热在水中的传递
学习目标
能通过实验得出水的传热特点。
知道什么是热对流。
理解空气的热对流。
我们最常见的在水中传热的例子就是烧水
烧水的时候,观察锅里的水是怎样变化的。
通过这种现象我们能想到什么?
水在传热过程中,上下在不停的翻滚。
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是被水带上去了吗?
让我们带着问题开始第一部分的探究!
第一部分 探究水是怎样变热的
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小塑料盒放进温水中
我们会观察到装热水的塑料盒上浮,装冷水的塑料盒下沉。
根据上面的实验,想一想,在加热过程中,锅底部的水受热后会怎样?锅上部的冷水又会怎样?
思考方向:冷下热上
①水是液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②热水向上走。
③冷水向下走。
假设:我认为,锅底部的水受热后可能会_______,上部的冷水会________。
上升
下降
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材料:三脚架、陶土网、烧杯、酒精灯、木屑、水等。
实验方法:
1. 将陶土网放在三脚架上,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陶土网上。
2.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木屑,用酒精灯分别给烧杯底部的中间和边缘位置加热。
3.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下来。
实验细节探索
陶土网的作用是什么?
陶土网可以让烧杯受热更均匀,防止烧杯受热不均炸裂。
为什么要使用木屑?
水本身无色透明,加入木屑可以很好的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为什么要在不同位置加热?
在不同位置加热,可以确定实验现象是否具有普遍规律性。
多做几次实验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多做几次实验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实验过程比较简单,让我们分析一下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是符合我们的推断的。
根据实验现象想象在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水是怎样变热的呢?
烧杯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
思考:“热对流”里面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物质具有“流动性”,水具有热对流的特性,空气有没有热对流的特性呢?
让我们观察一下强对流天气模拟图,来理解一下空气的热对流。
取暖器是怎样使室内空气变热的,标出空气流动的方向。
总结:
我们了解了热对流现象,接下来我们尝试着利用热对流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应用与拓展
观察纸片向哪儿飘
冬季,把教室门打开一条缝,将纸片分别粘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观察纸片向哪儿飘,并解释这种现象。推想在夏季做同样的实验,纸片会怎样。
冬季:
内热外冷,热空气在上方往外走,冷空气在下方往里走。故上面的纸条往外飘,下面的纸条往里飘。
夏季:
内冷外热,热空气在上方往里走,冷空气在下方往外走。故上面的纸条往里飘,下面的纸条往外飘。
当堂练
1.超市里常用冰块给鱼保鲜,冰块放在鱼的( )保鲜效果比较好。
A.下面 B.侧面 C.上面
2.暖气一般挂在室内墙壁( )
A.上面 B.下面 C.都可以
3.空调一般挂在室内墙壁( )
A.上面 B.下面 C.都可以
4.夏天在门的下面贴一张纸条我会观察到纸条向着( )飞
A.里面 B.外面 C.静止不动
5. 下列现象,与热对流无关的是( )
A.烧水壶烧水,水向上翻滚 B.沿海形成台风天气 C.热水袋使我们感觉温暖
C
B
A
B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