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重点难点 1.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2.物种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3.物种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知识点一 美洲物种的外传
1.概况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2.粮食作物
(1)在欧洲的传播
①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②从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③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④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2)在中国的传播
①明朝时期,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②玉米传入中国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代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③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3.蔬菜作物
(1)番茄
①美洲的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也是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
②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③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2)辣椒
①15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②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图示历史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这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
问题思考 材料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原文有改动
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清]《汉中府志》,原文有改动
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原文有改动
问题 阅读材料,比较从明代到清代玉米在我国的种植情况有什么变化。
答案 (1)由罕见、较少种植到大规模推广种植。
(2)由在淮河以南的山区、丘陵地区种植到平原地区也种植。
(3)由南方地区逐渐传到北方地区。
知识点二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概况
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2.农作物的传播
(1)小麦: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2)水稻: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 畜禽类的传播
(1)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
(2)影响:这些欧洲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问题思考 材料 小麦、葡萄、马匹、牛、猪、山羊和家鸡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问题 材料反映了关于物种交流的哪些信息?
答案 材料反映了粮食作物、牲畜交流的路线和主要内容:欧洲的家禽家畜、葡萄、小麦传入美洲;美洲高产作物、辣椒、番茄等传入亚欧。
知识点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1)对非洲:玉米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2)对中国:玉米、甘薯丰富了粮食种类。
(3)对欧洲: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牲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对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对中国:玉米等外来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
4.对当地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1)对美洲: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对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问题思考 材料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清]袁景晖纂修《建始县志》,原文有改动
问题 材料反映了清代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 清代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得以前不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同时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探究一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食物原料开始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食物原料在区域间广泛流播和利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在抢掠异域食物的同时,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 1750 年至 1850 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问题 (1)从欧洲饮食变化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答案 15、16世纪欧洲的食物原料广泛传播,殖民者把本土食物品种和殖民地食物品种相互引进,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从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小麦引发了欧洲食物革命,使面包成为普通的消费品,反映了欧洲的等级思想的被冲击,使人们在生活上趋于平等。
材料二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居民方面也起了关键作用。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哥伦布到达美洲后,美洲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同时,传染疾病的交流导致美洲等地土著居民的大量死亡。
哥伦布大交换
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所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00—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解读 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类似的交流相比,“哥伦布交换”有如下特点:地理范围大,开启了全球范围的交流;交流内容丰富,涉及动植物、人种等多个方面;影响更加深远,使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打破了文明相对孤立隔绝状态(或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欧洲主导;具有不公正性。
探究二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15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饥荒。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摩尔根称赞玉米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谷物,种植玉米对于人类命运的影响极为巨大。
问题 (1)农作物的交流,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人类命运?
答案 ①农作物的交流,使得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耐旱、高产作物提高了人们抗饥荒的能力,促进世界人口的增长。
②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③不同物种的交流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如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材料二 英国之所以能跨过农业的门槛开创工业革命,是因为大量的进口食物供应了人民劳动力所需的燃料。英国通过进口食物摆脱了“生物旧体制”的束缚,也让更多劳作者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驱动工业化的燃料,不只是那些埋在地底死去的植物——煤炭,更是马铃薯及蔗糖所构成的动力。种种与食物有关的因素,最终导致了这场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
问题 (2)如何理解材料中“种种与食物有关的因素,最终导致了这场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这句话。
答案 ①食物问题的解决引发了工业革命。如果生活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就可能出现自然资源紧张,进而加剧资源争夺,最终导致社会解体。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依靠技术发展从自然界获得更多食物,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城市化。因此,是食物革命最终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食物这一单独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力量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建立提供了政治条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扩张掠夺、黑奴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知识。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因此,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不仅仅是食物问题的解决,而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辩证看待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种植了这些作物,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略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3)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的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1.据历史记载,物种交流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但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范围主要局限于欧亚大陆。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且范围遍布全球。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耕作技术进步 B.新航路开辟
C.工厂制建立 D.欧洲价格革命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结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故选B。耕作技术在历史上就一直处于一个进步的过程,不可能在16世纪突然爆发成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排除A;工厂制度建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欧洲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与物种交流速度加快没有太大关系,排除D。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D.带来的物种交流改变新大陆落后面貌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了打击和破坏,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物种的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物种交流没有实现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也没有改变新大陆的落后面貌,排除C、D。
3.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不同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对当时欧洲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正确;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不同洲际间的物种交流,A错误;商业革命引起不同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引发欧洲饮食结构变化,C项因果倒置,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对欧洲饮食习惯的影响,没有涉及世界贸易的发展,排除D。
4.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表现有( )
①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传遍世界
②世界市场形成,贸易遍布全世界
③病毒的传播使美洲面临灭顶之灾
④新物种引进为明清经济带来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半球的农作物交流的表现有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传遍世界,①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②错误;由“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可知,病毒的传播使美洲面临灭顶之灾,③正确;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的引进为明清经济带来活力,④正确。故D项正确。
5.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指出:“(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由此可见,哥伦布大交换( )
A.欧洲具有主导性 B.范围具有区域性
C.结果仅利于欧洲 D.内容仅限于物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信息“(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体现了欧洲在哥伦布大交换中,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交流中的主导作用,故A正确;材料中的哥伦布大交换超越了区域性,具有全球性质,故B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新航路开辟对其他地区有弊也有利,故C错误;哥伦布大交换中内容除了物种外,还有制度、思想、习惯等,故D错误。
6.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D.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故C项正确。
1.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 )
品种 原产地 传入欧洲时间 传入中国时间 产量
烟草 墨西哥 哥伦布航行后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番茄 秘鲁 16世纪20年代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花生 巴西、玻利维亚 16世纪初 16世纪30年代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向日葵 北美 1510年 16、17世纪之交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哥伦布航行后”和时间信息来看,烟草、番茄等物种的传播,是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非禁止对外贸易,美洲物种传播到中国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不可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物种传播到中国后的生产状况,不是说明中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D项。
2.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的胡椒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很多,其价格下降走上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这说明( )
A.价格革命催生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B.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贵族的地位
C.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美洲饮食文化
D.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加强,美洲饮食传入,胡椒由贵族餐桌走向普通民众,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反映了在当时的欧洲,食物的使用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区分,故D项正确。
3.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传入美洲的植物有( )
①玉米 ②可可 ③甘蔗 ④葡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骡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4.《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中指出,“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数以千种的动植物物种在大陆之间往来不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
A.哥伦布航行美洲意义非凡
B.达尔文进化学说影响巨大
C.工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物种交换
D.经济全球化便利了大陆间往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数以千种的动植物物种在大陆之间往来不绝”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了,A符合题意;材料是讲“动植物物种”的交流而不是动植物的进化理论,B错误;工业革命主要是促进了工业原材料和工业品在各大洲的交换,C错误;材料所处时期还没有形成经济全球化,D错误。
5.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国家进行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
B.新航路开辟引起大量欧洲移民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C.新航路开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交流
D.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
答案 C
解析 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交流,C正确;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促使非洲人口减少,A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移民并没有大量迁往美洲,B错误;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提高,但没有促使人口的激增,D错误。
6.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D.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答案 C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欧洲新的生产方式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欧洲、亚洲和美洲的相互交流,即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故C项正确;世界交往的理性化指的是在世界交往中偏重的是人与人的理解和取信的关系,而材料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结果,这是带有暴力色彩的交往,故D项错误。
7.下图是“明清高产作物分布图”。由此可以推断( )
A.工业革命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
C.海上丝绸之路以物种交流为主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联系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产于美洲,在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甘薯产于南美洲,在明清时期传入中国,这与新航路开辟有直接的关系,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联系,促进农作物在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传播,故D选项正确。
8.大体来说,玉米的传播,首先在西南地区,尔后由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向北方推广;甘薯则首先在岭南和东南地区种植,然后向江浙和长江中游山区推广;马铃薯的传播也基本相同。这种传播途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这表明( )
A.移民路向决定了高产作物的传播
B.明清移民潮出现了新方向
C.高产作物的传入加剧了人地矛盾
D.高产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移民趋向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这种传播途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由地狭土薄的丘陵地区向自然条件充裕的河流平原推广,并成为影响明清移民的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不能反映明清移民潮新方向的出现,排除B项;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提高了产量,有利于养活更多人口进而缓和人地矛盾,排除C项。
9.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凤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
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凤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一些外来物种传入欧洲,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物种交流越来越多的影响,故B正确;A、C、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0.《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物种的交流
答案 D
解析 1500年前物种交流缓慢,1500年后出现跨越地球的物种移植,充分肯定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所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并没有反映出对全球生态平衡的影响,故C项错误。
1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
A.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烟草、马铃薯等物种传入欧洲,而水稻等植物,马、牛等动物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由此可见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答案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经济繁荣问题,排除C;根据常识可知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显然是错误的,排除D。
12.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答案 A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 (1)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等洲;③以食物为主:粮食类、果蔬类、经济类、水果类、畜禽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中国人地矛盾突出;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影响:积极: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消极: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人饮食文化的演变表
15世纪以前 欧洲人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法国和意大利使用橄榄油,丹麦使用黄油;阿尔卑斯地区多食用肉类,地中海地区多食用谷物类,有的地区则是肉类和谷物兼有
15—17世纪 欧洲人食物种类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土豆、玉米、小麦制成的面包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结构,香料成为欧洲人家庭必备品,咖啡、茶叶削弱了传统饮料的地位,即便一般家庭的餐桌文化也日益多彩。宫廷贵族的饮食礼仪为资产阶级所效仿
18—19世纪中期 欧洲的食物原料全球供应体系基本确立,如欧洲市场上鱼类品种供应来自世界各地。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食物的质和量有了飞跃发展。巧克力这时成为欧洲消费时尚,一度成为社会分化后一种财富象征。饼干、罐装类等方便快捷的工业化食品遍布市场
19世纪中期 —20世纪 食物储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食物储藏电器化,欧洲市场上食物既充足又便宜。人们更加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分餐制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饮食礼仪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社会交际的一种技巧并最终变成了服务大众的比较规范的饮食礼仪体系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证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
论题:饮食文化革命——欧洲近代化的缩影。
阐述:新航路开辟前,欧洲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十分明显。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欧洲人的活动范围,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也由此导致了欧洲饮食文化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如饮食原料供应日益多样化、饮食礼仪日益大众化等。这一切都加快了欧洲社会向近代化转型。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科技和交通运输条件不断进步,理性主义广泛传播,欧洲人的饮食供应体系日益全球化。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扩展,工业化食品和各种时尚饮食遍布城乡各地,科学饮食的新观念等日益形成。
总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饮食原料供应、饮食礼仪等的演变是欧洲近代化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