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好的故事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好的故事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5 17: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好的故事
第一课时
26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复习与检测
任务要求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时间1分钟
考核一:读一读
膝髁 乌桕 伽蓝 蓑笠 参差
胭脂 泼剌 皱蹙 虹霓 澄碧
荡漾 退缩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xī kē
jiù
qié
suō lì
cēn cī
yān

zhòu cù

chénɡ
yànɡ
xuē
shùn
zhòu
línɡ
dǒu
复习与检测
任务要求
说一说写这些字的注意事项
时间1分钟
考核二:写一写










ɡē
yànɡ
zōnɡ
chénɡ
pínɡ
xuē
shùn
zhì
nínɡ
zhòu

dǒu
左窄右宽
我们听过很多故事,故事一般都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却不一样。它没有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时间,也没有曲折的情节。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第一课时
1.会写“搁、综”等11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2.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
3.能读懂第一自然段,了解“我”的现实处境。
学习目标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很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写作背景
活动一:初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由于本文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活动二:理解词语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小组汇报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尝试用下列方法理解词语。
1.有些词语可以先联系上下文先猜一猜意思,再借助注释解释。
2.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具体解释,只要联系上下文知道其大概意思即可。
3.有些词语如果联系上下文无法理解,可以在旁边作上记号。
活动三:汇报交流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小组汇报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石油
旧时指煤油。
借助注释理解的词语
山阴道
指浙江绍兴西南一带风景
优美的地方。
活动二:汇报交流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小组汇报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联系上下文能猜出具体意思的词语
膝盖。
四近
四周。
膝髁
看起来成团成堆的云。
“夏云头”指夏天成团成堆
的、边缘参差不齐的云朵。
云头
收缩。
皱蹙
活动二:汇报交流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小组汇报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联系上下文能猜出大概意思的词语
两岸边的乌桕,新禾……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
植物
同一种植物
建筑
寺庙
活动二:汇报交流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小组汇报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联系上下文无法理解的词语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泼剌
像这样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利用工具书查找,还可以上网查找。
表示水的动态的动词。“泼剌奔迸”
描绘了大红花倒影被拉长时的声音
和动态。
奔迸
活动四:读一读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先听后读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关注逗号的停顿,将句中罗列的事物读清楚。
5
活动四:读一读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先听后读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关注逗号的停顿,将句中罗列的事物读清楚。
7
要读得紧凑一些
活动五:整体感知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题目中《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
“我”骤然惊醒,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一个梦境
前后呼应
“我”在梦境中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活动六:研读文本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文章的开篇为我们渲染了怎样的环境?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圈画关键词。
1
喧嚣、昏暗
一 、比一比,再组词。
练习与巩固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时间1分钟
凝结
疑问
投掷
郑重
锦绣
绵延
凝( ) 掷( ) 锦( )
疑( ) 郑( ) 绵( )
二、本文题目中“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练习与巩固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时间1分钟
一个梦境
好的故事
第二课时
26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的故事”写的是“我”的一个梦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梦境。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2.能结合“阅读链接”,说出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学习目标
复习与检测
任务要求
拿出小条本
看拼音,写词语
写词语,不写拼音
时间3分钟
考核一:写一写
膝髁 乌桕 伽蓝 蓑笠 参差
胭脂 泼剌 皱蹙 虹霓 澄碧
荡漾 退缩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xī kē wū jiù qié lán suō lì cēn cī
yān zhī pō là zhòu cù hónɡ ní chénɡ bì
dànɡ yànɡ tuì suō shòu xuē shùn jiān
nínɡ shì zhòu rán línɡ luàn dǒu rán
活动一:品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3分钟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把握情感。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默读第3—9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梦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可以概括这一印象的词语。
4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请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5
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令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
7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读一读这些词语,思考这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7
用了相同的字词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这句话中将什么比作了“夏云头”?
5
水中景物的倒影
夏云头
外形
颜色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自由读第3—9自然段,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思考: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景致相似:都在描绘江南水乡
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
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为何作者说真爱这个好故事?总记得这个好故事?
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默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图示
美的人和美的事
美好的梦境
对比
昏沉的夜
“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
( )
提示:方框内填写“梦境”和“昏沉的夜”代表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
向往的生活
理想
美好的生活
现实
黑暗的现实
对美好的生活追求
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象征
默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图示
活动二:研读课文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2分钟
结合图示谈谈你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结合图示谈谈你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美的人和美的事
美好的梦境
对比
昏沉的夜
“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
( )
向往的生活
理想
美好的生活
现实
黑暗的现实
对美好的生活追求
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在如此昏沉、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并没有消沉,他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追求着美丽、幽雅、有趣的生活。
活动三:学有所获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1分钟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学习本课和上课时,我们借助了哪些资料?
关于作者生活经历的资料
关于作品创作背景的资料
别人对这一作品的评论或注释
活动三:结构梳理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1分钟
好的故事
现实
现实
昏沉的夜
梦境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昏沉的夜
美丽 幽雅 有趣
活动三:主题概括
学习与解惑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语言流畅、简洁
时间1分钟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好的故事”指的是 ,梦里 “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 的厌恶和对 的向往。
《野草》
一个梦境
黑暗现实
美好生活
拓展延伸
《野草》这本散文诗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这期间,鲁迅经受了一场持久、广泛、深刻、严峻的考验:先是女师大风潮,接着是“三一八惨案”,这中间贯穿了他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野草》虽然也蒙上了阴暗的气氛,夹杂着颓唐的干扰,但其基本精神是积极的,体现了人民的情绪和希望。
《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拓展延伸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开展的以驱逐校长杨荫榆为中心的斗争风潮。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召开紧急会议,不承认压制学生运动的杨荫榆为校长。4月,章士钊强调“整顿校风”,支持杨荫榆。5月9日,女师大校评议会开除许广平、刘和珍等6名学生。11日,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召开全体紧急会议,决定驱逐杨荫榆,同时出版《驱杨运动特刊》,并将真相诉诸社会。5月27日,鲁迅、沈尹默、钱玄同等7名教授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8月22日,许广平、刘和珍等13名学生被打伤,女师大被强行解散。11月28日,北京爆发以推翻段祺瑞执政府、建立国民政府为目的的首都革命。30日,女师大学生胜利返回原校舍。历时近一年的女师大风潮取得最后胜利。
女师大风潮
拓展延伸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屠杀人民群众造成的惨案。是年3月,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作霖的奉军交战期间,12日日本派遣军舰掩护奉军舰队进逼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阵地,被国民军击退。16日,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援引《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要求撤除大沽口防务的最后通牒。“大沽口事件”发生后,在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委会领导下,北京学生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率领下于18日在天安门集会,通过拒绝八国最后通牒、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立即撤退驻天津的外国军舰、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后,群众举行游行请愿,在执政府门前遭段祺瑞卫队的屠杀,死47人,伤199人。次日,执政府下令查封国民党市党部和中俄大学,通缉李大钊、徐谦等50人。
三一八惨案
文中多次出现“昏沉的夜”及“好的故事”,有什么特殊含义?
练习与巩固
任务要求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时间1分钟
都具有象征意义。“昏沉的夜”象征着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好的故事”象征着作者所向往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