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编人教版(八下)生物(课件+导学案)812免疫与计划免疫(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新编人教版(八下)生物(课件+导学案)812免疫与计划免疫(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2-27 21:34:05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
主备 审核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 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 和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部时, 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 、 、 。
2、人类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第二道防线是 ,上述两道防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叫做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组成,这道防线是人体出生后建立起来的 ,叫做 。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四)精讲点拨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m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 产生
即: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五)课堂小结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 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 产生
即: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六)达标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
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
2、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3、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 )
A、脾 B、肺 C、肾 D、心脏
(七)堂清测试(每处2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
1、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 )
A、杀菌作用 B、吞噬作用 C、清扫作用 D、保护作用
2、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3、基础训练40页——42页一、三题。
五、板书设计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 产生
即: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六、课后反思 (优点、不足、改进与设想)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2课时)
主备 审核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免疫的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防御病原体的3道防线,这节课具体来学习一下免疫的相关内容。
(二)自学提纲(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 并完成下列问题。)
1、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 ,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 和
“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
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和 等,免疫具3方面功
能: ; ; 。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照科学的 ,有计划地给儿童 ,以达
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
有计划的进行 叫计划免疫。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进一步理解免疫的概念以及计划免疫的概念意义。
(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四)精讲点拨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3、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4、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2)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达标训练
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
2、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
3、皮肤的保护作用,泪液的杀菌作用都属于人体的( )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
4、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人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人类又多了一类看不见的敌人。战争一开始,现代科技就显示出了强大威力。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在短短时间内就找到了隐匿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仅在数日之后,SARS病毒的完整基因序列也被解开,快速而准确的诊断试剂已经相继推出。切断传播途径的战术和现代医学的支持使人类有效地遏制了SARS的传播。人类正在全力争取战争的胜利:研制出SARS疫苗和特异性药物。请回答:
(1)在免疫学上,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的作用来消灭已侵入人体内的病毒。
(3)在疫区,SARS患者痊愈后,再患次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堂清检测:基础训练42页四、五题(四题20分,五题30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五、板书设计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2)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课后反思(优点、不足、改进与设想)
课件52张PPT。
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描述人体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新课导入你知道器官移植吗? 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移植给病人呢? 1954年12月23日,美国波士顿医生约瑟夫·梅里为一对孪生兄弟实施肾脏移植手术,代表着人类器官移植手术首次取得成功。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功关键是:移植的器官要与患者相”匹配”. 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第一道防线:皮
肤病原体皮肤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黏膜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第一道防线的作用: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2、分泌物有杀菌作用3、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和黏膜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被消灭了。链球菌资料分析1 讨论1.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
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病菌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病原体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的组成:体液中的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溶解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吞噬细胞吞噬病菌资料分析2 讨论2
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当人体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
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等组织中以及人体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这两道防线具备什么共同特点? 3.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 1.人人生来就有; 2.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先天性免疫思考:资料分析3 :
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是没有接种疫苗或没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讨论3
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胸 腺淋巴结脾 脏免 疫 细 胞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器官 :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和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第三道防线的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淋巴
细胞抗体病原体吞噬细胞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移植器官等异物)。病 原 体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淋巴细胞水痘病毒抵抗水痘病毒的物质刺激产生结合吞噬细胞清除水痘病毒,或使水痘病毒失去致病性水痘病毒在人体内的过程天花病毒(病原体)人体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特殊蛋白质)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抵抗抗原(病原体等异物)。特异性免疫人体第三道防线有什么作用特点? 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或称后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思 考:第一道—皮肤、粘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
    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先 天)(后 天)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解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组成功能功能组成组成功能二、免疫的功能定义: 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死亡细胞。 功能: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1、器官移植时,引起排斥反应。
免疫系统能识别出移植给病人的外来器官,当然要攻击它,把它吃掉!
2、抵抗病原体功能过强时,引起过敏反应。其实免疫也并非英雄盖世,智慧过人,有时它也会犯错误和做坏事!
过敏反应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发生的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预防措施:过敏反应: 比如免疫系统识别出吸入的花粉,就立即调兵遣将去攻击它,可是有时候的调的兵太多了。不但吃掉了花粉,还伤了自己的细胞。一句话: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某种抗原的过激反应。
1.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呢?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是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三 计划免疫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称为计划免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 计划免疫 例如: 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
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划免疫的意义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
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2012年的
主题将是倡议治疗与预
防同步。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
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走进“艾滋病”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预防措施: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
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预防艾滋病我们任重道远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传播的三条有效方法:
1.固定一个忠实的、未被感染的性伙伴。
2.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
3.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
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对于中学生而言,要能做到:
1.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2.给他们关爱,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胡锦涛主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温总理与艾滋病人在一起:孩子,别哭! 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姚明、濮存昕和患病小朋友在一起!真 诚 关 爱科 学 相 处艾滋病是很可怕,但并不是不可预防。同学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用科学来保护自己,就一定会生活得健康、快乐。 课堂小结免疫与计划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组成
功能组成
功能组成
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
(一)自学提纲:
1、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包围 吞噬 消灭
2、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天然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后天防御功能 特异性免疫
(二)达标训练:
1C 2D 3A
(三)堂清测试:
1C 2D 3见基础训练答案
第2课时
(一)自学提纲:
1、生理功能 自己 非己 抗原物质 损伤细胞 肿瘤细胞 抵抗抗原的侵入 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体内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疫苗 免疫程序 接种 预防 控制 消灭 预防接种
(二)达标训练:
1、C 2、A 3、A 4、(1)抗原 (2)特异性
(3)SARS患者痊愈后,体内会产生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从而再次患病的可能性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