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1 温度-3.3 汽化和液化》2023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1 温度-3.3 汽化和液化》2023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5 10:4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1 温度-3.3 汽化和液化》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比较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C.无锡地区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0℃
D.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与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  )
A.36和﹣14 B.44℃和14℃ C.36℃和26℃ D.36℃和﹣14℃
3.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若三支温度计中最多只有一只不准确(  )
A.甲温度计不准确 B.乙温度计不准确
C.丙温度计不准确 D.三支温度计都准确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结冰 B.雾气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5.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
D.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7.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以上都可能
8.加热一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10.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11.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1℃,说明液面上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发现烧杯口冒出的“白气”迅速消失,该过程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2.某人游泳时,在水中觉得不冷,而上岸后,就觉得很冷,这是因为风吹过时,   了身上水的蒸发,水蒸发需要    热量,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3.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
14.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2)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    状态。
(3)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4)“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15.某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一时间图象,通过丙图中AB、CD段的比较,CD段比AB段吸收的热量多,是因为    。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    形成的。
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    选择酒精温度计(填“能”或“不能”)。(酒精的沸点是78℃)
(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1 温度-3.3 汽化和液化》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在40℃左右;
C、无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此选项符合实际;
D、南极地区温度很低。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解答】解:甲图中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
乙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分度值为1℃;
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
甲放在空气中时,它所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它显示的是杯中水的温度,因此它的温度等于外边空气的温度,棉花团中的水要蒸发,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
故选:B。
4.【解答】解:A.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故A符合题意;
B、雾气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C不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因为﹣268.9℃<﹣196℃<﹣183℃,
所以从液态的空气中通过升高温度分离出来,依次是氦,最后是氧。
故选:D。
6.【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A物质是达到一定的温度才熔化的,但温度不变。B物质从一开始加热,是非晶体;
B、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因此非晶体物质B一边吸热升温;故B错误;
C、从图中可知,故C错误;
D、从图中可知,到第10分钟完全熔化完,这种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选:D。
7.【解答】解: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甲虫背部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故ACD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
A、图象中BC段温度为0℃且保持不变,但熔化过程必须吸热;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沸点是98℃,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故C正确;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如果停止加热;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9.【解答】解: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图中温度计10℃分成10小格,每小格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4。
10.【解答】解: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熔化,说明固体物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点。物体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非晶体;吸热。
11.【解答】解: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沸点越高,说明液面上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白雾”都是液化的小水滴,说明水“不见”了,所以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大于;汽化。
12.【解答】解:人出水后,有风吹来时,使身上的水蒸发加快,使人体的温度下降;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加快;吸收。
三、实验探究题
13.【解答】解:
(1)“固体熔化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规律”的实验都要用到温度计和停表;
(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温度计;吸收热量。
14.【解答】解:(1)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
(2)高温的水蒸气在遇冷时才发生液化现象,而在靠近壶嘴的地方,水蒸气不会液化,故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3)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由于遇冷而发生液化形成“白气”;
(4)“白气”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后,小液滴又会发生汽化;
故答案为:(1)小水珠;(2)高;(3)液化。
15.【解答】解:(1)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没有熔点;
(2)由题意知,该物质在AB段是冰,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且AB和CD段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冰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而熔化;
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1)39;非晶体;(3)不正确。
16.【解答】解:(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并且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
(2)实验过程中要观察水沸腾的现象,得出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故选B;
(3)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98℃,气压越低,所以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应该选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所以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
(5)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但继续吸热,则水的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B;小于;(5)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