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导体的电阻 课件 (共23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导体的电阻 课件 (共23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5 10: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1.2导体的电阻
情境导入
观看超导现象的演示视频
思考:有些物体的导电性能好,有些物体的导电性较差,即使同为导体,其对电流的阻碍也不同,那导体的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应如何减小导体的电阻呢?
新课教学
思考讨论:如图所示为金属导体 A、B两端的电压随导体中的电流的变化情况的 U-I 图像,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U
I
O
A
B
①同一个金属导体的 U-I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②同一个导体,电压跟电流之比都是一个常量;
③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表明不同导体电压跟电流的比不同。
新课教学
1.定义:
2.公式:
3.物理意义:
4.单位:
欧姆()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电流的比。
一、电阻
在导体的 U-I图像中,斜率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在同一个U-I图像中斜率越大电阻越大。
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例题1】(多选)根据公式R=及其变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R= 可知,使导体通过一定的电流所需的电压越高,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由R=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由I= 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从关系式U=IR可知,对于一个确定的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ACD
思考:那么导体的电阻R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导体的材料
请尝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导体的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S
长度l
材料
导体的长度
影响电阻的因素:
电路图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三个及以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原理
串联电路电流相同,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并直接比较电阻(当电流相同,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1
2
3
(2)设计实验
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新课教学
(3)进行实验
内容:在温度一定时,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即:
导体沿电流方向的长度
导体垂直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
电阻率
上述公式也为电阻的决定式
什么是电阻率呢?
三、电阻定律
定义:放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差!
注意:ρ是导体本身属性,由材料和温度决定,与l、S无关!
四、电阻率
新课教学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几种导体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 ρ / (Ω·m) 材料 ρ / (Ω·m)
银 1.6×10-8 铁 1.0×10-7
铜 1.7×10-8 锰铜合金 4.4×10-7
铝 2.9×10-8 镍铜合金 5.0×10-7
钨 5.3×10-8 镍铬合金 1.0×10-6
①电阻率与导体材料有关:
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②电阻率与导体温度有关: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可用于制作电阻温度计.
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补充:大部分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用于制作热敏电阻.
四、电阻率
超导现象 :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1987年,华裔美国籍科学家朱经武以及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相继研制出钇—钡—铜—氧系材料,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90 K (-183.15 ℃)
四、电阻率
我国研发世界上第一辆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
【例题2】(多选)下列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R=ρ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
B.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每部分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温度不为绝对零度
AD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横坐标表示电压U,纵坐标表示电流I,
这样画出的I-U图像叫作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 伏安特性曲线是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科学思维——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 线性元件
(2). 适用于金属、电解质溶液
(1).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 非线性元件
(2). 气态导体(如日光灯管、霓虹灯管中的气体)
和半导体元件
【例题3】(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像可知(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解析:
该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但根据R=知,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故可知U=2 V时,R=1 Ω,且导体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故A、D正确.
AD
1. 线性元件: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 非线性元件:一条过原点的曲线
课堂小结:导体的电阻
科学思维——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4.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2. 定义式:
R =
一、电阻
1. 物理意义:
二、导体的电阻率
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1). 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离子体;
(2). 注意长度l是沿电流方向,S是垂直电流的横截面积;
1. 决定式:
R = ρ
2. 电阻率:
3. 适用范围:
1.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四个点。请比较这四个电阻的大小。
教材 第61页
3.某人买了规格为的铜导线为的空调供电使用。实际上恰好用去了一半导线。如果空调能够正常工作,制冷时在这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约是多少?
解 由

教材 第61页
4.一只鸟站在一条通过电流的铜质裸导线上(铜的电阻率ρ为1.7×10-8 m)。鸟两爪间的距离是,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是。求鸟两爪之间的电压。
解 鸟两爪间的电阻
可得鸟两爪间的电压
U=IR=500A×5.67×10-6Ω=2.84×10-3V
教材 第61页
7.人体含水量约为,水中有钠离子、钾离子等离子存在,因此容易导电,脂肪则不容易导电。某脂肪测量仪(如图),其原理就是根据人体电阻的大小来判断人体脂肪所占比例。
(1)肥胖的人与消瘦的人电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激烈运动之后、沐浴之后测量数据会不准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1)肥胖的人与消瘦的人电阻不同的主要原因脂肪含量不同,肥胖的人脂肪含量多,电阻大,消瘦的人脂肪含量少,电阻小;
(2)激烈运动之后,沐浴之后,水含量减小,钠离子、钾离子等离子也就减小,电阻变大,测量数据会不准确。
教材 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