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分扣子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
录制工具和方法 PowerPoint、剪映、录音器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为了体现活动基本过程,本节课以“分扣子”的任务贯穿始终,鼓励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 本节课通过动画的呈现,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分扣子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类的标准,以及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本节课将动画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进行分类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继续分”的含义,以及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不同,体会分类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欣赏扣子画作品,由创作扣子画引出淘气和笑笑要将扣子进行分类的问题。 2.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1)分类之前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分类前要注意观察扣子的特点。 (2)你能帮他们将扣子进行分类吗? 学生独立思考,由观察到的扣子的特点进行分类。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1:你能帮他们将扣子进行分类吗? 1.议一议,找出分类标准 有圆形扣子,有方形扣子;有两眼扣子,有四眼扣子。所以既可以按照形状分,还可以按照扣眼数分。 2.做一做,按照不同标准分类 (1)学生按照扣眼数或者形状分扣子。 (2)组织学生观察和交流分类结果。 方法一:按照形状分 分成圆形扣子和方形扣子。 方法二:按照扣眼数分 分成两眼扣子和四眼扣子。 问题2:观察淘气和笑笑的分类,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完成二次分类。 方法一:按照形状分 圆形的扣子里有2个扣眼和4个扣眼的,方形扣子里也有2个扣眼和4个扣眼的。还可以按照扣眼数继续分。 追问:“继续分”是什么意思? 帮助学生弄清楚第二次分类是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方法二:按照扣眼数分 2个扣眼的扣子里有圆形的和方形的,4个扣眼的扣子里也有圆形的和方形的,还可以按照形状继续分。 问题3:对比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分法不同,但结果一样。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问题:按不同标准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思考分类标准和顺序,猜想结果。 2.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三次分类,验证猜想。 3.组织学生交流是按怎样的标准和顺序分类。 4.组织不同分法的学生对比分类结果。 都选择了扣子的颜色、形状和扣眼数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只是选择的顺序不同。分法不同,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 四、课堂小结 回顾梳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1.分类之前要仔细观察物品的特点。 2.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3.对同样的物品进行分类,只要一直继续分下去,结果相同。 五、评价反思 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