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指导书写“称、秤”这两个生字。
4、 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学情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历史故事,距离年代相隔很远,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也没有类似“称象”的体验活动。而这篇文章核心部分便是曹冲称象的过程,文字内容环环紧扣,逻辑缜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在设计中通过动画等形式让过程更形象化,使得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开小车的游戏复习之前学过的会认字
(1)开火车读
(2)指名读
2、看见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带着这些疑问继续走进这篇课文
(二)走进课文
1、出示大象的图片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课文里是如何描写这头大象的呢?
2、指名答
3、出示描写大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1)指出比喻句
(2)说话训练
4、那官员们看见这么大的象,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1)指名答
(2)出示并对比:这么大的象有多重?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
分析“到底”这个词语
指导朗读
官员们想知道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官员们想出的办法。
指名答
简单来说,官员们想出的办法就是造大秤,那曹操听见官员们的这个办法是什么态度呢?
官员们想出的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6、指导书写“称”和“秤”
(1)出示相关图片,区分“称”和“秤”
(2)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注意两个字的起笔和落笔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请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评价
(7)修正,同桌互评
7、官员们的办法不可行,这时,曹冲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那这个办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4自然段
(1)数一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5位学生分句朗读
(3)自由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曹冲想出的办法
(4)指名答
(5)出示动画,分步骤展示曹冲称象的办法
(6)齐读曹冲称象的办法
(7)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从哪里看出来的?(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8、曹操称象的办法很不错,想出这个办法的曹冲才7岁,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年龄小却很有智慧)
古人和你们想到一块儿了,古人也是这样夸他的,出示小古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教师朗读,学生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是呀,历史上曹冲就是一个非常聪明,智慧过人的人。1700多年前,《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就收录在《三国志》这本书里,老师给它注上了拼音和停顿符号。
(1)教师范读
(2)自己试着读一读
(2)齐读
10、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希望你们以后也要多向曹冲学习,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
(三 )布置作业
把《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