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表格式)教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表格式)教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11: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围”出新思考--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录制工具和方法 使用WPS Office制作基本课件、使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微课
设计思路 本课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挑战性任务来学习,让学习发生于实际运用中,不仅增长了学生在学科知识,更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 A4 纸围不同立体图形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积累了活动经验,为空间观念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在操作活动中发现图形之间的异同,产生质疑。第二,在复习时,不单单是几种立体图形表面积知识的梳理,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而且通过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整体认识,对比直指立体图形知识之间的关联。在寻找相同点的过程中,建立了各知识点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的意义以及求立体图形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能准确、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2.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沟通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初“围”图形,复习中质疑 1.动手操作,围立体图形 用这张 A4 纸,不能有剪裁和重合,通过折一折、卷一卷,可以围成哪些立体图形? 2.展示交流,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围成圆柱、长方体、三棱柱、六棱柱,还会发现把A4纸继续折下去,会有16棱柱、32棱柱。 如果给我们围成的立体图形都配上两个底面,这些立体图形看起来有一些共同特征? 学生发现:(从特征上来看)都是立体的、都是“直的”、两个底面平行、上、下粗细均匀;都是直柱体。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其中一些图形的表面积怎么计算还没有学过,希望通过今天这节复习课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设计意图】用 A4 纸围不同立体图形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积累了活动经验,为空间观念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交流汇报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转化,再次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同时唤醒学生对表面积内容的回忆,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复习课。 【任务二】再“围”图形,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这一类图形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2.合作交流 活动要求: (1)回忆整理我们学过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并相互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结合你用这张纸围成立体图形的过程,思考这些直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如果你有新的发现,记录下来。 3.小组交流分享 ①梳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学生会说出计算公式,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②在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 这些图形的表面积都是一个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这些立体图形的侧面积都是一样,都是这张A4纸围成的;这些图形侧面展开都是一个长方形,侧面积都是长方形的面积;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底面周长,所以侧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高来计算”。 4.小结:温故而知新,借助这张纸围图形的活动,我们在复习学过的知识中又获得了新的理解与体会,还获得了一个统一的更简单表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在上述任务中,不单单是几种立体图形表面积知识的梳理,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而且学生不仅发现了一张纸可以创造出很多立体图形,还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都可以套用“底面积×2+侧面积”。这样的发现既减轻了记忆负担,使得知识结构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和概括的能力,可谓“温故而知新”。 【任务三】 分层练习,拓展提升 1.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2.比一比,哪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大? 【设计意图】本题与整理环节相呼应,在数据上除了设计高相等,还设计了底面周长也相等。除了让学生知道可以利用直接计算比较出结果,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图形的侧面积其实也相等,要比较表面积,有时并不需要算全,只要比较底面积的大小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