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5 12: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读“因纽特人生活习俗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因纽特人属(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因纽特人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北冰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
3.因纽特人生活习俗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降水稀少 B.气候严寒
C.风沙严重 D.冻土广布
张欣是美术爱好者,下图是他绘制的上海市与华北某农村素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关于上海市与华北农村景观差异的正确描述是
A.上海市房屋高度比华北农村低 B.上海市房屋密度比华北农村低
C.上海市公路交通比华北农村发达 D.上海市自然景观比华北农村保护得好
5.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差异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商业水平不同 C.人口多少不同 D.建筑形态不同
6.下列有关聚落的正确叙述是
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D.富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应加以保护
读“世界人口的增长及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数量( )
A.2000年达到70亿 B.1900年后匀速增加
C.增长缓慢 D.1950年后持续增长
8.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粮食供给压力加大 B.城市居住条件改善
C.劳动力可能短缺 D.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B.如果一个白种人长期生活在热带,也会变成黑种人
C.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D.黑人的头发卷曲,形成隔热层,利于保护头部
船形屋为某地传统民居,它多为竹木材料、上下双层,屋顶坡面长且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民居的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气候特征是( )
A.湿热 B.干旱 C.干冷 D.酷寒
11.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B.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C.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设置人行道,并在内侧布局沿街店面。商住两用,下铺上居,风行一时。下图为梧州市某街道骑楼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骑楼下廊的主要作用是( )
A.扩大店面营业面积 B.增加建筑美感 C.为行人遮阳挡雨 D.节约建筑材料
13.对梧州市骑楼进行保性护开发的措施是( )
A.另选新址,建设仿骑楼建筑 B.对骑楼片区进行拆迁,建设新商圈
C.更改用地类型,发展高档住宅 D.对内外进行修葺,发展第三产业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是指一个人居住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与交通无关 D.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15.“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分别是( )
A.城市,“土地平旷”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阡陌交通” D.乡村,“良田美池”
1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
(1)图中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至少2条)世界上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填字母)它们的特点是 (至少2条)
(2)F地人口稀少,因为 。
(3)D所在地区以 人种为主,居民多信奉 教,使用 语。
(4)以下图片中的宗教建筑属于什么宗教?
A是 B是 C是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A 6.D
7.D 8.A 9.D
10.A 11.B
12.C 13.D
14.D 15.D
16. ABCD 气候适宜、水源充足 EFGH E气候干旱、H海拔高等 气候湿热 白色 基督 英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